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对加强南北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南粮北运方面更是功不可没,明代会通河疏浚以后,成为南方漕粮北上的必经之路,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枯涩之患多有发生,如何解决水的补给问题,成为保证通航的关键。在明代,会通河主要以泉水、湖水、河水为补给水源,及时地保证了通航。  相似文献   

2.
会通河自元代开通以来,就存在着水源不足的先天性问题,因此,有明一代,政府为保证京杭运河这一经济命脉的全面贯通,在会通河段发掘泉源以济运河,为管理泉源设置专门夫役--泉夫,泉夫的组织形式几经变化成为定制.  相似文献   

3.
古今城市的兴起,除政治原因外,经济的发展是最主要的原因,而这两者无不联系于其时共地的交通条件。所以,城市多在交通路线上,或路边,或河畔,或港口。明代由于会通河的疏浚,处于会通河与卫河会合处的临清,随着大运河交通作用的发挥,迅速地繁荣起来。本来一个无足轻重的偏僻小县,成为北方一个重要的都会,其战略地位也从而提高。这种情况在明代一直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4.
百泉是我国北方岩溶性上升泉的典型代表,是卫河水系的源头。历史时期百泉泉水在卫河漕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解放后其天然流量仍能灌溉农田8万余亩。但自1979年开始至今,百泉出现了长期的间歇性断流现象。从其泉域内地下水开采过量且不断增加、泉域补给区内连年干旱少雨等方面来分析泉水间歇性断流的原因,并从改善泉域补给区内的地表植被状况、合理控制泉域内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泉域的正确管理等方面入手,对百泉的资源利用前景做几点简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再救月牙泉     
没有人类的自觉节制,多少个7000万恐怕也保不住这泓泉水美丽的月牙泉可能很快就要枯竭了。因为人们的过度砍伐和毫无节制的农田灌溉。1960年,月牙泉深7.5米:现在,月牙泉只剩下1.1米。月牙泉在丝绸之路上.敦煌城南,鸣沙山旁,南北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宽西浅,宛如新月,因此得名。和许多泉水一样,有地下水源源不断地补给,因此月牙泉可以长流。但月牙泉不同于其他泉水。首先,月牙泉生在常年风沙不断的甘肃鸣沙山,不仅没有被沙土掩盖,而且可以常年清澈碧绿;此外,因为传说泉内有铁背鱼、七星草和五色沙,所以月牙泉从汉朝起就有"药泉"之称。月牙泉水位下降,不过是敦煌市  相似文献   

6.
移民迁移不仅是居住地理位置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播化与交流。纵观历史,并非所有的移民文化都能在迁入地存续与发展,影响移民文化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是其能否得到同质文化的持续补给。研究发现,"移民文化补给"的方式主要有移民迁出地人口再迁、文化圈辐射、迁入地主动引入等,这些方式增强了移民文化的生命力,使之独立于迁入地主流文化或发展成为迁入地主流文化。正是由于文化补给的影响,各种优秀的移民文化才得以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人类社会异彩纷呈、五彩斑斓的多元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北伐军采取自造、购买和缴获等主要方式来补给火药,对保持自身战斗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北伐军没有把火药补给放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形成统一的补给系统,并受清政府封锁、火药性能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造成北伐军的火药补给不能满足战争发展的需要,严重削弱了战斗力,成为北伐军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我们都喜爱唱这首歌,是啊,对于泉水的印象都非常好,清澈、甘甜。但是,事实并没有这样简单,地下的泉水经过漫长的旅行,也会受到各种污染,变得对人有毒、有害啊。  相似文献   

9.
满洲里是中国东北的重要边境城市,在国际上也很著名。关于满洲里名称的由来,有一种意见认为是来源于满语,是满族人自称的译音(见《实践》1980年8期)。这种意见与满洲里城市形成的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实有望文生义之嫌。 满洲里一带地方,在清代是新巴尔虎蒙古的游牧地,其本名为“布鲁金宝勒格”,这是蒙语,意为泉水旺盛的地方。在满洲里市郊小龙沿山下,原有一泉,其水甚旺,积为沼泽,称作小北湖。小北湖水东溢,又形成了一条十余里长的小河。泉、湖、河使这里成为水草肥  相似文献   

10.
曾巩在齐州知州任上的一年多时间里,热心文教,钟情泉水,对建设和弘扬济南文化贡献良多,尤其在其名篇《齐州二堂记》中对济南泉水的时空溯源,更表现出他过人的渊博学识和精辟见解,对济南泉水文化研究实有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11.
表示“两人或两人以上合力举物”义,现代普通话用“抬”,方言中还有“扛”和“舁”,历史上这些词之间存在着竞争替换关系.从东汉起“舁”一直是通语中的主导词,直到明代被“抬”所取代;与“舁”基本同期出现的“扛”,历史上很可能是一个南方方言词,元以来也曾北上过,只是清以后逐渐从北方撤出;“抬”始见于唐代,明代以后逐渐成为新的通语主导词,“抬”很可能起源于江淮官话,然后往北往南扩散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汉水流域长期是沟通西北与中南的交通大动脉。周秦汉唐时期,汉中与襄阳先后为南北交通咽喉,汉水流域的农业经济对封建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汉水流域在交通、矿产、旅游业等方面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3.
明清对湟水流域土司的管理方略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明清政府对湟水流域土官土司的改革方略,对了解明清两代统治西北地区的军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湟水流域土司制度始于元代,明代臻于完善,清代虽然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实施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但并未根本动摇湟水流域土司制度的根基,可是清代对土司制度的调整和改革,使河湟地区的土司制度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14.
明代潮州的海防格局,是在洪武朝30多年间逐步建立起来的。文章主要通过明代地方文献的分析,描述明初潮州海防系统建立的缘由、过程和制度变迁,探讨沿海卫所布局所反映的潮州地方社会情形,从一个侧面反映明初中央王朝的政策在沿海边远地区推行的实况及地方社会的因应过程。文章也力图从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理解海防体系建构过程的种种安排,并揭示这一过程对地方社会的长远影响。文章试图说明,就户籍和田土管理制度而言,明初潮州地方确实存在着行政和军事两大相互独立的系统,但与北方和西南沿边地区不同的是,东南沿海的“沿海卫所”和“内地卫所”可能并未因为这种管理体制的差别,而成为独立于府县之外的“地理单位”。相反地,潮州沿海的各个守御千户所都与周围的乡村有密切的联系,成为理解小范围地域社会发展脉络不可或阙的重要因素。明初潮州海防另一影响深远的举措,是南澳岛的弃守。洪武初年曾将粤闽交界洋面南澳岛的居民纳入版图,但洪武、永乐年间“弃而不守”。南澳岛因而成为各国商人和各种海上活动力量聚集之区,从而变成有明一代闽粤海防的心腹大患,其影响直至清初实施迁界政策之后。文章也对这一举措的历史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古代新疆多语种双语的流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汉至南北朝 ,新疆双语的主流是汉藏、印欧语系双语 ;隋唐宋时期新疆双语经印欧、汉藏、阿尔泰语系多语短暂过渡 ,汉阿双语成为新疆双语的主流 ;在元明清 ,特别是清代 ,以汉、维语为代表的汉阿双语为中心 ,形成新疆双语网络。  相似文献   

16.
明后期归德商人的身份大多是明初移民。在科举无望的背景下,这些移民转向经商或兼营商业。但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和河患频仍的生态环境,阻碍了归德商人的独立和继续发展。随后,归德商人大多转向了科举入仕,为明后期归德府发达的科举事业、强大的乡绅望族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东莞凤岗是宋代客家民系南渡珠三角的栖身地、明清两代大量移民海外的中转站,又是改革开放以来华侨"过番"投资热土、大批南下民工的工作居留地,由是形成了一座特色鲜明的"客侨文化名镇"。其自然地理景观、风水田园景观、村镇空间景观、建筑艺术景观、民俗人文景观,构成了一个具有国际性关联、先进性特质、民族性风格的"客侨亚文化圈"。在世界文化日益趋同的情况下,有必要加以保护和传承,划定保护紫线、设定维修图则、确立主题风貌款式、使之自立世界民族之林,实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有明一代,中国西南边陲的乌江流域因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而成为封建王朝移迁中土人口的目标之选。在明廷带有强制性质的大军留镇、引民屯种等规模性移民活动的带动之下,各种民间自发的商贾、饥民等外来中土移民于是大量陆续进驻此地。他们通过与世居少数民族的不断交流碰撞,共同推动了乌江流域地区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文化改造,大力促成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互动,并深刻影响了当地民族关系的发展和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最早的佛像是发现于重庆的延光四年(公元125)的摇钱树佛像,而北方最早的纪年佛像在此200年之后,这表明中国的佛教造像首先在长江流域兴起,然后,北方丝绸之路与黄河流域的佛像艺术才次第兴起。长江沿线的早期佛像,集中于汉晋时期,主要受古印度恒河流域的贵霜秣菟罗流派的影响。南朝时期,南方的佛像,与古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和东南亚的关联较密,不仅有斯里兰卡的佛像传入中国,梁武帝也曾使人去印度求取佛像。无论是"秀骨清相"还是"面短而艳"都带有异国情调的造像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