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采纳拒绝行为的内涵及产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技术创新采纳拒绝是相对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而提出的,两者是因一个决策问题而生的两个选择行为。企业技术创新采纳拒绝行为就是指企业在评估创新机会后,做出不予采纳技术创新的决策行为。拒绝行为主体只能是企业家——企业的经营者,而拒绝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家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不确定性、创新人才匮乏、创新资金短缺等。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两种外部机制作用的激发,一是市场机制,二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由于市场作用的发挥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因此,更应强化政府政策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和支持作用。政府行为的产生过程是政府行为动机受到强烈激发的结果,而政府行为动机又是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相应内在需求的作用结果。政府行为动机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需求,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协同机制的需求以及适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需求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社会环境的需求。一个政府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行为动机,而且会有矛盾和斗争,但对政府行为起支配作用的则是优势动机。政府行为动机与行为表现之间存在各种不确定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决策是指依据企业战略目标,为实现特定的企业技术创新任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创新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性被视为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本质属性。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至少应当包含四个要素:目标、主体、方案、过程。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决策目标包括技术目标和经济目标两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决策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创新采纳客体的现状,还取决于各个阶段的决策主体对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过程的了解和掌握,即取决于决策主体的创新采纳能力。  相似文献   

4.
不同体制下企业创新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企业的创新行为主要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制度创新。文章在对企业创新行为动机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环境下企业创新行为差异的理论根源,并以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为代表,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创新行为差异进行了实证比较。  相似文献   

5.
集群创新:优势与知识溢出所产生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优势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表现形式之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主要源自于集群内部创新机会诱发的创新灵感、集群内部激烈竞争产生的创新动力、集群内部资源的可获性与共享性获取的创新资源、集群内部合作形成的创新范式。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知识溢出对集群内部成员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是有条件的。对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应给予创新者适当的补偿而不应完全抑制,创新者要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但保护的目的不是阻止知识的溢出,而是依法维护创新者在知识溢出过程中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6.
国外对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从技术创新采纳的动因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内涵和性质作了初步界定,同时还通过不同领域专家的实证研究说明了具体产业内企业采纳的特征,特别是从企业、社会、市场、技术间互动的视角分层探讨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速度、时机、方式、内容等方面的因素.描述了企业技术创新采纳过程中的选择决策阶段特征,并指出在企业创新采纳过程中既可能存在按照时间序列依次发生的线性有序特征,也可能存在更复杂的交叠和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7.
协同创新体制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年计划")思路指引下,我国实行的是政府引导,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自主协同合作体制。协同创新机制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主体、各组织的内部合作方式与要素关系的总和,它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主要遵循知识扩散动机和动力最大化原则、技术转移梯度最小原则、以知识为主的资源互补性最大化原则、个体成本收益率最大化原则和创新能力差距适度化原则。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作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行为之一,必然要受到社会责任的约束和规制。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区分为创新动机、创新产品或服务的目标决策、研究开发及中间试验、创新技术的选择与设计、规模扩大过程中的生产组织及资源配置、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销售及社会应用,以及技术扩散、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等7个不同阶段,其社会责任要求呈现出内涵逐渐递进丰富的特征,对应着不同的规约原则,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社会责任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如何通过企业家这个因素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指出企业家的技术创新行为具有明显的公司治理属性,公司治理结构是依靠市场控制和组织控制两种模式,分别以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为主来对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发挥激励作用,从而影响企业家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并进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和环境不确定性使企业竞争由相对静止模式转变为动态模式,通过动态能力获取、整合、重构资源进行创新行为,成为企业在动态竞争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江西赣州和浙江丽水123家中小型农产品电商企业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创新行为、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创新行为在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间存在中介作用。具体而言,企业知识获取能力通过作用于企业内部体制改革和市场开拓行为提高企业绩效;企业整合利用能力通过作用于企业新技术采纳行为提高企业绩效;企业重构转变能力通过作用于企业市场开拓行为提高企业绩效。提出中小型农产品电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能力优势,采取相匹配的创新行为,来提升自身的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强国的关键,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创新活动的孵化地,制造业的发展正呈现出强劲势头。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有限混合模型划分出企业在不同年份的技术采用水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知识资本的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技术采用水平总体偏低;知识资本投入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当前阶段的技术采用水平呈现正相关。但是,企业异质性效应差异明显,出口企业效果优于非出口企业,民营企业显著性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发展经验表明,通常集群内部并非每个企业都有能力和条件进行技术创新,只有少数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竞争能力增强等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绝大部分是通过技术创新扩散形式实现的。本文依托全球五大城市群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围绕主体、载体与制度三个层面,分析我国长三角地区技术扩散与跨区域产业集群互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现实困境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回归模型方法,根据275家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2011-2014年样本数据,构建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债务约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且债务水平对企业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约束能力,具体表现在高债务水平下的企业股权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明显弱于低债务水平下的企业。债务水平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的负相关,且股权集中强度对企业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高股权集中度的企业债务水平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约束能力要强于低股权集中度企业。  相似文献   

14.
机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无形资源,在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不仅具有导火索的功能,而且还对企业其他要素产生催化作用。管理创新机会是企业各种主客观因素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有利偶合,来源于企业内部与外部条件的变化,并且与信息源之间产生相互对应关系。对管理创新机遇进行管理,就是要探索科学的“寻机”、“创机”和“用机”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于建立起管理创新的机遇链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企业R&D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企业创新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复杂的特征,从行业、企业及政府三个视角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企业R&D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其中,行业的视角主要包括市场结构、产业类型、行业技术水平等因素;企业的视角主要包括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政府的视角则主要关注技术创新政策的效率。相对来说,从政府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R&D行为影响的文献少得多。由于R&D活动的不确定性以及溢出效应,政府支持亦是影响企业R&D行为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我国国情有别于西方国家,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政府的视角探析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R&D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竹资源培育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竹农采纳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当前竹业技术创新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行的林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制造成了技术供给有效度低、竹农显性技术需求的驱动不足以及技术供需之间并未达到均衡一致。继而引入概率,对竹农采纳新技术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提高竹农采纳新技术可能性要从2个方面入手,即提高竹农采纳新技术过程中的预期产量、预期价格的概率以及降低学习、运用技术的成本,并由此提出了提高竹业技术成果转化率的措施,即竹农参与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背景下的技术演化能力诠释着企业的技术周期和企业的生命周期。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也影响产业聚集和企业分工,带来企业市场退出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8.
当今,人们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对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化使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使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战略。为此,信息化时代促进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可采取以下策略:充分认识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信息化背景,构建网络组织框架,创新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的模式,改革校企科技合作运行机制,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