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为了准确掌握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探讨不同群体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共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2005级参加军训的1534名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不同生源、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民族、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的人格特征在不同方面存在差异,针对差异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分析了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并就如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尽快成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年级层次,有步骤有计划分别地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学生一进入大学,学校的培养目标及所学专业就大致决定了他们一生的发展方向.在大学,随着教学顺序及年龄增长,他们必须经历“入学”、“求知”、“毕业”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一所学校新生人数要占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左右,他们的状况如何,对整个学校校风、校纪建设影响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多元化、思想认识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信息来源多元化以及择业去向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呈现层次性和差异性的状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工作原则、方法途径、内容体系、评价体系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长江大学2010级、2011级一年级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调查、访谈,表明在大学一年级这个高等教育的起点阶段,被调查者入党意愿十分强烈,但对党的关注度和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小部分被调查者入党动机呈功利化、现实化、被动化、从众化趋势发展,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形成受到基础教育、家庭教育、攀比心理及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长江大学在"1+3"人才培养模式下,以主题班团会、党校为主阵地,强化一年级大学生对党史、党章、党情的正确理解;以学生党支部建设为龙头,加强一年级大学生对党员义务、责任的正确认识;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管理为抓手,加强和改进一年级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对端正入党动机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某高校2012—2013年度计算机学院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评,进而运用效应量(Effect Size)分析了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及在各个年级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较差,四年级毕业生的表现最好;一年级与三年级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焦虑、抑郁等几个维度上的表现明显差于男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城市与农村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对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全、三分"的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体系,即"全面、全体、全程","分年级、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工作。通过"三全、三分"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体系的构建,达到强化学生专业思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学生干部角色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学生干部队伍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特殊作用.培养和发展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长期的基础性工程.为此,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学生干部的角色认知展开调查.调查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学生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对学生干部角色的认知已经与以往不同,大多数学生认为担任学生干部有助于个人发展,但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不同政治身份、年级学生干部表现出差异性.因此,高等学校应完善学生干部管理体制、分类培养学生干部、明确学生干部定位与职责,促进学生工作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9.
高师院校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表” ,进行学习适应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高师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处于中下水平 ;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点 ,而且呈现出专业、年级的差异。因此 ,高等教育尤其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只有从思想教育、课程设置和体系、教学方法、考试机制、学习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 ,方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心理学教育需求的差异性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之间 ,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之间 ,以及文科生和理工科生之间对心理学教育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因此 ,应该根据大学生对心理学教育需求的差异 ,有针对性地在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一些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通过科学分析寻找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有效方法,即建立一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素质状况的数学模型,用层次分析法(AHP)寻求在当前影响因素和资源配置下的最优化解答。  相似文献   

12.
"年级主题 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在分析了现有高校以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网络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为有效途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德尔斐咨询法从专家、家长、学生三个方面采集信息,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年级主题"和"基础"两部分的内容进行定量的分析规划,构建出"年级主题 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期望应该是各高校开设该类指导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350名来自3所不同层次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的现场调查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了解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对于学校就业指导开始时间的期望存在着显著差异;性别、生源地不同的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技巧的期望存在差异;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方式的期望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状况经历了阶段性变化发展过程并呈现出不同特点,客观把握阶段性特点、分析其原因、预判其趋势,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壮大健康向上的大学生主流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在全国范围内对随机抽取的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心理动力素质较好,人际管理素质和职业能力素质较弱;男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优于女生;重点大学的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略优于普通大学的学生;一、四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优于二、三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最好,体育类和理工科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居中,文科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对大学生干部的研究成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研究的热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地方高等学校学生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任务执行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并从性别和年级两个层次上对学生干部进行分析发现,在性别上,女性学生干部在协作能力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男性学生干部;在年级上,一年级学生干部在沟通能力维度上的得分高于二、三年级学生干部;应适当增加学生干部培训,从而有利于学生干部个人的发展和高等学校总体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进步的,但部分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功利化和心智上不成熟等问题。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因素有社会大背景、思想政治教育滞后于经济政治体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在新形势下要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多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对策来改善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情商测评及培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商 (emotionalquotient)即情绪商数的简称 (EQ ) ,它是相对于智商 (intelligencequotient)命名的一个术语。按照EQ的操作定义 ,设计了“大学生情商测评量表”。利用所设计的EQ测评量表 ,对目前在校大学生进行大样本测验 ,然后对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整体EQ状况以及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层次学生的EQ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出相应结论 ,以此提出了大学生EQ培养对策 ,为研究、探索和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运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对浙江省四所大学的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及来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总体压力感处于一般水平,压力的主要来源是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因素和学习压力因素。男大学生在学习、社交、生活及总体压力感上高于女大学生;二三年级大学生在生活方面感受到的压力高于其它年级大学生;理科大学生在学习、社交、自我发展与择业及总体压力感上高于文科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在学习、社交、生活、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方面高于城镇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编的人性观问卷,对359名大学生的人性观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比较认同人本主义学派和认知学派的人性观,较少认同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性观。人性观差异性的研究显示,男女大学生之间,不同学科的大学生之间,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之间在人性观的一些因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