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中,不同指数和模型的选取对基金的证券选择能力和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评价都有较大影响。本文根据我国11个开放式基金的日收益率数据,采用9种指数对其业绩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评价结果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所采用指数的收益率之间相关性的大小。从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混合投资特点来看,涵盖沪深两市股票和国债收益率的复合指数较适合作为评价基准,复合指数下基金大多取得了超越市场的表现,部分基金具有显著的正向市场时机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和评价基金经理通过证券选择技巧,获得优秀投资业绩能力的方法主要有Fama的投资组合业绩构成分解。另一种方法是研究基金经理通过选择市场定时来获得优秀的投资业绩,市场定时是评估基金经理正确判断市场走势的能力,基金经理根据自己正确的判断来调整投资组合,从而使持有的投资增值。如果基金经理预期未来市场走熊,那么基金经理会增持组合中持有现金的比例,或者降低证券组合的贝塔值;相反,如果基金经理预期未来市场走牛,那么基金经理会减持组合中持有现金的比例,或者增加证券组合的贝塔值。通过基金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的比较就很容易地看出基金经理的市场定时策略是否成功。当然,这一方法需要计算评估期基金组合和市场组合的收益率序列。  相似文献   

3.
基金的市场时机选择检验--对基金管理人业绩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场时机选择能力是用来评估组合投资管理者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当市场前景看好时,组合投资管理者能否抓住这一时机改变其组合中的风险资产与安全资产的构成,取得较高的市场收益率;反之,组合投资的管理者能否采用相反的方法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基金的投资是一种典型的组合投资,它常常是类似于市场组合的投资,因而,基金管理者能否捕获到市场机会可以作为衡量其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修正之后的市场时机选择模型来检验我国证券市场中的14只新基金自1999年6月以来的市场表现,并对基金的市场表现进行理论与现实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对基金绩效进行分解的基础上 ,对证券选择能力和市场时机把握能力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价 ,指出证券选择能力和市场时机把握能力是衡量基金绩效的重要内容 ,同时指出了西方传统风险调整收益指标所存在的缺陷 ,并对 2 0 0 1年中国基金管理人的证券选择能力和市场时机把握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风险调整后,大部分基金的业绩优于市场基准组合;利用T-M,H-M模型分析,可以看到基金经理具有一定的证券选择能力,但并不显著;利用TM-FF3模型和HM-FF3模型分析,可得出基金经理没有证券选择能力的结论。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模型,均可发现基金经理的市场把握能力较差,但同样不显著。经综合分析,基金经理的证券选择能力是依据对市场公共信息的分析得到的,并没有证据表明基金经理凭借内幕消息而获得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金的高速扩容,产品不断创新,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业绩也逐渐拉开了差距,对我国封闭式基金的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基金管理人的选股选时能力,实证结果认为,经过风险调整后,我国封闭式基金的业绩能够优于市场基准组合;这主要归结于正的证券选择能力;不同规模的基金业绩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具有诸多局限性,而DEA方法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因市场组合选择不同和无风险收益率确定不当而带来的评估结果失真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基金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运用DEA方法对中国22支封闭式基金2000年至2002年间的相对投资绩效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目前的证券市场环境下,多数基金的运作处于无效状态,基金绩效不存在明显的持续性和规模效应,不同投资风格的基金绩效也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噪声交易以及在不同市场形态中的表现形式,引入理性交易者和正反馈交易者,构建一个由它们共同作用的证券资产收益率均衡模型,结合非对称的GARCH-M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中小板指数、沪深300指数和封闭式基金指数5个样本进行了正反馈交易研究。分析认为:沪深两市的日收益与噪声交易者行为有关;大盘蓝筹股的上市对治理噪声和遏制正反馈交易有积极作用;中小板指数的正反馈交易最为明显,其次依次为封闭式基金指数、深圳成分指数、上证综合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应该开发更多的适合长线投资的指数基金来稳定股市并恢复封闭式基金的发行。  相似文献   

9.
窗饰行为是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时期末采取一系列手段修饰其管理的基金投资组合、粉饰自己的投资业绩,从而达到欺骗投资者、谋取更多利益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运用2003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4季度的数据,采用基金重仓股的时期末反转效应,对我国封闭式、开放式基金总体样本以及不同换手率样本窗饰行为的存在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封闭式、开放式基金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窗饰行为,然而对于重仓股中成交不活跃的股票而言,窗饰行为显著。对窗饰行为的研究可为证券投资者和证券监管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金业绩评价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基于深成综合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两个不同的市场指数条件对我国12只封闭式基金的业绩进行评价。实证研究发现:风险调整后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适合不同的市场指数,进一步证实了市场的有效性假说,同时还发现时机选择对条件信息具有很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基金的业绩是否超过大市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国内基金业的发展,国内学术界对基金的业绩评估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但在以往的众多文献中,研究基金业绩较少采用分期样本和每周数据进行检验。本文将针对这一现状,利用2005年和2006年的基金数据,把近两年的大市分为熊市和牛市,并利用周数据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估,重点评估基金的超额收益率、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本文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Jensen's alpha模型、T-M模型和H-M模型三个模型,研究发现,基金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其超额收益率是明显的,选股能力也是在总体、熊市和牛市三个样本中显著为正,但是与以往的众多研究结果类似,本文的总体和分期样本中,基金的择时能力不明显。本文采用的样本分期和采用周数据的检验补充了有关基金业绩评估的学术文献。  相似文献   

12.
证券投资基金净值排名是基金评级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如果评级所依据的业绩数据时间过短对基金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将会导致基金严重的短期行为。本文采用基金超越基准回报率的移动平均值与该基金的业绩基准作为评价基础,通过快速聚类方法对基金在进行业绩排名时所需的最短时间间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净值排名至少需要6个月观察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基金的资产配置情况选择合适的T-M模型,对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期间的41只样本开放式基金的择时与选股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开放式基金的超额收益主要是承担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而获得的超额收益,仅个别开放式基金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但样本开放式基金整体不具备显著的择时能力。今后应该从市场、业绩评价以及基金经理个人素质三个方面来提高基金经理的择时与选股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开放式基金的制度设计角度看,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新兴力量———开放式基金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这必然会增加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整体风险水平。借鉴美国共同基金的经验,对照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不足,提出了规避与分散流动性风险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动能力权是人对天然属于其所有的劳动能力为增进自己福利所用的权利。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已制定了《物权法》,还应当创制出《劳动能力权法》来确认、设定和保护人的劳动能力权。这样才更加有利于调动亿万劳动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业在中国资本市场重要性的提升,基金管理公司的内部激励已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文章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分析了基金行业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构建了持基激励模型。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持基行为对基金经理的努力水平、风险选择水平以及基金业绩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基金经理持基行为可以提高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提高其信息获取能力,从而降低基金的风险,提高基金的收益率。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年1-10月份基金管理公司自购的有关数据对持基激励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持基激励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入市运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养老金运营的经验、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以及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保基金的成功运营表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进入证券市场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根据国外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入市模式的利弊分析,认为我国应采用全部信托型投资方式.但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入市运营还面临着若干问题,如法律缺位,转制成本需要化解,统筹层次太低等,因此我国应及时颁布<社会保险法>,抓紧起草<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法>,及时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方筹集转制成本资金;提高统筹层次,在实现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统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