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得”字的语法化和“得”字补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得”字补语是汉语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种补语,学者们就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其内部构成复杂,至今歧见纷出。“得”字补语在现实中的复杂表现源于它所经历的语法化过程。“得”本为动词,后顺应汉语动补式的发展大趋势加缀在动词的后面,使其表义逐渐弱化,成为动词和补语之间的连接成分,表示可能和表示结果的“得”字补语是其“达成”语义的两个变体。  相似文献   

2.
安仁话中的“得”字可以作动词、介词、助(动)词。安仁话的“得”字双宾语、兼语句以及被动句都很有特点,与普通话对应用法有差异。安仁话“得”字用法为双向动词提供了方言例证,也进一步验证了给予动词的虚化轨迹。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在"化"尾动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中,"化"尾动词具有"使……变化"和状态间临界点转变的语法特点,它同时具有致使词功能和致使状态意义。"化"尾动词联系着致使原因和致使对象,共同完成句式的致使意义实现。通过句式比较分析了"化"尾动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于古汉语中"得"的研究已比较系统,主要有以下内容:"得"作为助动词时的性质和意义,"(可)得(而)V"结构;"得"作为助词时"得"字补语句的语义类型和"得"的性质,"得"字补语句产生的时间,助词"得"的来源,"得"字补语句的前后段成分,"V(O)不得"结构;"得"的语法化原因,专书中"得"的用法等。但仍然存在很多有争议的问题,诸如助词"得"的来源等。对于"得"的语法化原因的探讨还缺乏深度,对于佛经等一些俗语文献中"得"的用法的研究也比较少。  相似文献   

5.
借鉴"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的理论来分析致使义"把"字句的整个句式语义,可以发现致使义"把"字句中作为施事或当事的"把"字宾语却具备了"原型受事"的"非意志性"、"变化性"和"受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章着眼于动词的静态意义和动态意义,将致使动词分为两类:静态致使动词和动态致使动词,前者指本身带有致使义的致使动词,后者指本身不带有致使义的致使动词。文章着重分析了后者在致使框架中发生的词义变化及其制约因素。最后根据致使力的隐喻扩展,对广义的致使动词进行了重新分类,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讨论了"把"字句和"使"字句的置换问题.本质上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分析型致使结构,各有不同的句法构造和语义构造,"把"字句是强致使句,"使"字句致使性相对弱些."把"字和"使"字不能无条件地互相置换."把"字句和"使"字句各有对句中动词的要求,有些动词既能用于"把"字句,也能用于"使"字句.能跟"使"字句置换的"把"字句"把"后部分都能独立成句;而且其致使事件谓词一般隐含;如果致使事件谓词没有隐含,那么"把"后成分一般得是致使事件的施事、感事或主事性成分,或者是与这些成分有关的领属性成分.能跟"把"字句置换的"使"字句其句中动词必须符合"把"字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致使”类兼语句是国际中文教学的代表性句式之一,在句法结构层面表现出的显著特征是致使动词可以相互替换且句义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在语义结构层面的特征是具有双重语义结构,且句中的致事和结果分别具有[-自主性][+使因性]和[-可控性][+变化性]的语义特征。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致使”类兼语句的偏误主要表现在句式误用、成分误加、成分遗漏和成分误用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显性单纯致使句兼语式进行讨论,作者对显性致使句中NP为兼语的句法功能提出质疑,认为单纯致使句并非兼语句,而是NP+VP整个小句充当纯致使动词的宾语。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边缘特征等于可合并性这一假设,尝试在边缘特征驱动的语段推导框架下,证明功能语类“得”在现代汉语“得”字句语段推导中的必要性,以及“动-得”线性紧邻的必然性。“得”字句动词复制的原因,在于当“得”前动词带宾语,宾语必须递出,这就在C(Complementizer)的移动路径上形成两个语障,即限定词短语和该限定词短语所在轻动词短语;作为一种句法后修复手段,话题化使整个宾语所在轻动词短语在CP(Complementizer Phrase)之上再合并,经过链删除,消除较低的语障,但动词却不能删除(这造成动词复制),原因是在尽可能删除较低副本的条件下,保留递出单位的核心是不违反强制曲拱原则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1.
"得"在彭泽方言中有多种用法和丰富语义."得"做动词时基础义为"获得",后接名词性、动词性短语和兼语短语,"得"做"感激"之义时只限于固定结构"得于";"得"做助词时结构为"动+得",表结果和祈使;"得"做助动词时,表可能.  相似文献   

12.
词素"化"可以实现形容词或名词的使役化。文章从句法致使的角度,对现代汉语里"X-化"类使役动词的形成提出一个可能的句法解释。在句法致使的视角下,"X-化"类使役动词是核心词X与轻动词Cause和Become句法合成的结果。"化"作为一个轻动词,具有重要的句法意义:它可以充当致使轻动词Caus或起始轻动词Bec,触发相应的句法推导,使"X-化"类动词的使动和自动用法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汉语允许"X-化"类动词在致使和起始结构之间的有序转化,有力证明了文章的推导方案。"X-化"类动词致使能力的散失可以视作去致使化或作格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上林壮语致使结构可以根据两个语义参项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使用标记te:η1的结构,说明致使者无意导致某种不幸结果;二是使用标记hη3的结构,说明致使者有意促使或者有意不阻止某种结果;三是使用标记ku6的结构,说明致使者有意程度比较强。ku6来源于动词"做",hη3来源于动词"给予",te:η1来源于被动义。根据语言类型学的研究,te:η1的语义来源及其所表达的不幸语义范畴是上林壮语致使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亳州方言中的"得"字语义丰富,用法灵活。从其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维度分析了"得"字单独使用与组合成词的方言语法特色,对亳州方言中"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单独成词时可充当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组合成词时和名词、动词组成合成词,"得"便成为半虚语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现代汉语中表示给予义的双宾句表现为一个句式的连续统,而表称、致使、结果三类双宾句则处于这个连续统中不太典型的位置,同时这三类双宾句内部也存在着典型性的差异:表称类两个宾语之间插入的动词动作性越强就越靠近兼语句,反之就越靠近表称类双宾句;使动类内部的典型性为他动使动类高于自动使动类;结果类中“个+谓词性成分”如指向动词后面的间接宾语就可看作双宾句,如果是指向谓语动词或者是指向谓语动词前面的主语,那么在语义上则可看作是靠近动—宾—补语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量语料的统计和梳理,探讨了“得”前谓词在表现形式上的复杂性。从类的意义上说,先导动词、判断动词、能愿动词和一部分使令动词以及一部分行为心理动词不能进入“得”字句的前段充当谓词。虽然“得”字句对动词有所偏好,一些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动词较容易构成“得”字句,但是能否进入“得”字句的前段充当谓词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从形容词的情况来看,凡是能用“很”修饰的都能进入“得”字句的前段,所以“非谓形容词”、“形容词的重叠式”和“带有强式字眼修饰的偏正式形容词”一般很难进入“得”字句前段。基于对“副 名”结构的认可,本文认定名词也可以进入“得”字句前段。  相似文献   

17.
英汉典型致使移动构式认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构式语法角度出发,英语典型致使移动构式"NP1+VP+NP2+PP"和汉语典型致使移动构式"NP1+把+NP2+V+PP"在句法、语义、语音、能产性、论元实例化模式及句法语义联接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句法上,前者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而后者是"主语+把+宾语+谓语+宾语补足语";语义上,前者表达"致使者发出致使力作用于被使者,致使被使者移向/移到某地"之义,而后者表达"致使者针对被使者发出致使力,致使被使者移向/移到某地"之义;语音上,前者动词不受音节数量限制,而后者动词大都是单音节动词,某些双音节及三音节动词不适用于它;能产性上,前者比后者能产性高;论元实例化模式上,前者属于直接实例化模式,而后者属于共同实例化模式;句法语义联接上,两者句法元素和语义论元的联接方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把"字句与"被"字句是两种表示致使义的句式,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对比性.文章引入"致使力的传递"这一概念,基于致使力传递的观察视角,提出"把"字句表示正向致使,"被"字句表示反向致使,并分析二者的异同.二者的共同点在于:致使的发生认知域,致使者的强施力性和被使者的强受力性,以及语义重心--被使者及其变化.二者的差异性在于:被使者的直接受影响性与间接受影响性,致使者的间接致果性与直接致果性,动态过程性与静态叙述性,致使力的非单一来源与单一来源.  相似文献   

19.
“得”字句与语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计量统计的方法对“得”字句与语体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得”字句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文艺语体,下面依次为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和公文语体,同时作家个人语言风格的差别,也影响作品中“得”字句数量的多寡;“得”前谓词大多数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其中及物动词“得”字句在各类语体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得”后补语分表描述、评论和描述/评论,它们由于受语体的制约,根据表达需要进入各种语体,各尽其职。文中还对不同补语与各类词语的对应情况作了考察,进而分析了它们产生对应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词义、句法语义和音义匹配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发现上古汉语中存在一些“方式+结果”动词,包括表致死义的“弑”类动词,表断折义的“截、斩、拉”,表分离义的“剖”,表使出义的“抉”,以及通过音变构词派生出的“贯_去、染_去”。这些动词所处的语义场中通常存在一个作为上位词的“致使+结果”动词,且在上古汉语中都没有相配的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