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农村信用工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信用欠佳问题十分普遍,导致了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两难”困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当务之急在广大农村地区要大力推广建设“信用工程”,实现“信”、“贷”的良性发展,破解农民小额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额贷款公司伴随我国农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应运而生,在扶持低收入群体、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逐渐形成适应我国“三农”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新方式。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特殊性信用风险问题日益浮出水面,严重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通过LOGIT模型的构建,展开实证分析,有效评估信用风险,预测未来风险,针对评估结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建议,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以更好的姿态支持我国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和发展对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活跃乡镇经济、繁荣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由于其设立和经营等方面的特殊性,小额贷款公司还隐存着一系列的风险问题,这些风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关系到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以及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分析小额贷款公司在实际运作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探究解决这些风险的法律措施以及政策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仅仅从贷款企业角度来评价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而且评价企业信用风险时,也集中在贷款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上,忽略了银行本身存、贷款结构和风险状况对信用风险的影响,造成了评估主体缺位。作为对众多文献的补充,从贷款企业非财务风险因素、银行风险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信用风险因素分析,完善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没有阻碍反而促进了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并达到"双赢"的原因,并对小额贷款公司再融资的潜在风险,以及市场上出现的再融资方式,如小额再贷款公司的建立进行了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信贷资金供需缺口的普遍存在,传统金融机构的低效率以及中国微型金融市场的扭曲是小额贷款公司"双赢"的条件。只要小额贷款公司保持"只贷不存"等性质并在合理考虑成本和利润的前提下提供短期小额贷款,就能实现"双赢"。并运用网络模型研究认为,小额再贷款公司在短期能缓解小额贷款公司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无法长期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是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探讨了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几种表现形式,并分析了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指出实施抵押贷款证券化、完善个人信用制度、落实抵押贷款担保制度、规范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是规避信用风险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7.
如何科学、合理地控制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是当前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农户小额贷款的特点,建立农户小额贷款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将灰熵理论应用于贷款对象优选评价中,初次提出了农户小额贷款灰熵决策评价模型。应用实例表明,运用农户小额贷款灰熵决策评价模型解决贷款对象优选排序问题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小额贷款公司具有“只存不贷”的特性,可贷资金不足一直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瓶颈.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从银行获得资金,但是融资渠道狭窄,一些小额贷款公司转向民间高息融资.鄂尔多斯高度发达的民间资本市场使其成为可能,这就使小额贷款公司成为连接民间资本、银行、企业等资金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本文揭示了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向资本市场传递的途径,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贷款配置中中小企业占比一直过低,其原因是在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中小企业风险相对较大且缺乏一种有效方法来防范风险。本文从信用衍生产品的角度出发,针对在实际中银行面临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不等的情况,利用信用违约互换,提出了一种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小额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研究对有效解决林农资金缺口、提高林农收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规模化经营、制订科学的林业公共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数据,对林权抵押贷款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对小额林权证抵押贷款的相关概念、经济学和产权理论进行总结。结合我国小额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制度型农村小额贷款的运转经验,以及各利益相关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村小额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是一段时期内林业小额融资的重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始终伴随着它们。供应链融资使得中小企业依托供应链和其中信用良好的核心企业,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供应链融资客观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并且运用“3σ准则”做出初始信用风险评价,规避评价主体对样本信用评价的主观偏差,最终得出BP神经网络法在供应链融资客观信用风险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的非对称性,从而导致银行在信贷市场上面临着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银行由此对中小企业实施信贷配给,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通过建立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缺口模型来证实这一问题,并由此做出相应的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外学者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探讨银行的经营模式,证明银行具有信息生产优势,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早期文献提供了基于关系型贷款技术的小银行优势;的证据,近期研究显示,大银行的交易型贷款技术也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竞争对中小企业贷款技术的影响取决于银行的规模和组织结构,而对于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尽管法律制度显著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但跨国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银行都在积极开发中小企业贷款。未来在贷款技术的组合、市场竞争的影响和转轨型国家的中小企业贷款等方面可以期待出现更多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直接影响市场准入秩序、市场交易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的状况,而市场秩序的状况也影响着中小企业信用行为的选择。规范的市场秩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行为准则和合理预期,并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惩戒中小企业的失信行为,因此,中小企业信用与市场秩序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就必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15.
应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研究了现有信贷模式下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小额信贷"格莱珉模式"的特点,给出了构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的思路:一是建立农户信息系统、进行农户信贷信用评级,二是农户自愿组建小组、实行农户分组信贷,三是调整贷款结构、增加农户贷款收益。  相似文献   

16.
采用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对哈尔滨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访谈法、资料分析法对哈尔滨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发展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哈尔滨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开展NGO小额信贷服务的甘肃省安定区民富鑫荣小额信贷服务中心的走访和接受其服务的200户农户的问卷调研,从目标客户、贷款速度和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NGO小额信贷存在产权制度模糊、融资来源不足、盈利性和扶贫性两者之间存在矛盾等问题,提出了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拓宽放贷资金来源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综合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经常受到银行信贷配给约束的原因,在综合考虑银行利率、银行贷款审查成本、抵押品价值、企业风险、企业产权特征、企业规模、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企业履约概率等多个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信贷配给综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规模小、私有产权比重大、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品,以及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此外,当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素时,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特征将会呈现更加复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是全国经济的基础,是连接城市现代文明与乡村综合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县域信用体系是一系列信用制度安排的综合体现,对于促进县乡中小企业诚信经营、改善"融资难"局面、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构建和谐新农村都是一个任务重、意义大的时代课题,且已成为突破县域制度瓶颈,维系并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建设的现实思路和基本构架包括:领导机构组成、征信数据库构建、信用产品生产、信用市场培育、失信惩戒机制形成、信用运行模式与建设路径的选择。此外,农村信用文化、企业信用互助担保联合体、融资信用保险制度等也成为县域信用体系的有机组成内容。县域信用体系的成熟运行,将为建设省域乃至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实地调研数据,研究分析了银企关系对制造业中小企业的重要外源性融资渠道———商业信用的影响。建立了涵盖企业财务状况、银企关系、宏观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指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银企关系对制造业中小企业商业信用可得性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制造业中小企业,只有表示企业与银行业务往来程度的银企关系会影响到商业信用的可得性,银行信贷市场与商业信用市场基本上是两个分割的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