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只有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才能深刻把握行政管理专业素质的总体性质,推动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内涵式发展。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偏重知识理论的掌握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缺乏内在的联系和梯度发展的必要衔接、在社会问题的分析方法与解决技能上着力不足等问题,关键出路在于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彰显学科自身特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人文素养培训,从而形成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合力,增强行政管理专业"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2.
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我校地理教育(历史与社会)专业课程的设置结构,在充分借鉴国内师范院校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和人文性的组织原则,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等四大模块。这就形成了知识与技能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设置特色。  相似文献   

3.
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和变革成为各高校积极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台湾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实证分析,得出三个结论: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基本一致,但各部分课程分布差异明显;专业必修课程呈复合型、跨学科性特征,各高校课程设置各有侧重;样本高校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差异明显.基于研究结论进而建议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注重复合型、应用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具体而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反映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与方法,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素质.由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专业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理论基础与研究技术基础课程、研究方向课程、专题课程共四个层次组成.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教学环境下,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境。基于海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创办以来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其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软硬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和完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由于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过快、专业方向众多、授予学位庞杂、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总体上呈现出课程开设数量不均、课程开设质量差强人意、课程课时分配随意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和不足。对该专业课程设置所应遵循的科学性、创新性、社会需求导向、实践性等原则及其与之对应的具体设置方法进行深入探究,能够达到规范和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教师专业化走在了世界教师教育的前列,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独显特色。该校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呈现三分天下的局面;课程设置细致;重视实践课程。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给我国师范大学的启示是:完善课程结构与比例、优化课程的内容、增加教学实践时间,重视教学实践的质量是改进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高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质量的重要方面。借鉴其合理经验,优化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可达到提高我国教师教育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仅注重知识的掌握、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等诸多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指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需要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重视理论课程的同时,又要注重实践环节的安排;既重视定性课程,又要重视定量课程;改革单一的政治学取向和单一管理学取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有内在联系和逻辑衔接。  相似文献   

9.
在OBE理念视角下运用扎根理论,审视某省属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发现:第一,厘清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设置的逻辑关系;第二,专业核心课程和重要实践环节搭建了落实OBE理念的桥梁;第三,以"学"定教,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展望未来,"一切为了学生"是建设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关键目标;动态完善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师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高师教育学科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是否符合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师专业化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比例失调、内容陈旧、缺乏特色、脱离实践、研究滞后、改革不彻底。只有明确教育专业课程在教师专业化中的功能和地位、强化教育科研、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开发教育专业课程、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才能提高高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信息管理类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复杂性思维理论,采用技术和人性化折衷思想,提出IDEC教学实践框架,并通过"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对该框架予以分析,以期对信息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谈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界一直倡导将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于实践操作中去。而在不同科目和层次的课程中,其具体的方法又是多样的。以"管理学基础"为例,探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主要可以采用巧妙设置问题、适当引入相关的经典案例、与实践活动环节相互结合等途径来达到启发式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既可以指导教学实践,又能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指南和依据。本文以系统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内蒙古地区高校蒙汉双语教学中的汉语课程教学实践,阐述了设计汉语教学系统模式的原则,并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尝试构建了"探究发现式"汉语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期实现汉语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明显,为了有效提高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目前高校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不足的现状,主要表现为教材的实践性不足;教师的实践性不足;学生的实践性不足,是加强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性的现实依据.加强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性,其主要途径是加强教师教学的实践性和加强教材编著的实践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现行管理学教育存在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理论与企业实际“两张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等问题。MOOC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的学习体验都还原了“学”的本质,从而实现教师从“讲授者”到“启发者”的角色转变。在罗伯特·塔尔伯特翻转课堂结构基础之上,结合MOOC的教育理念及思想,构建了基于MOOC的管理学课堂教学应用模型,并以管理学核心章节战略管理为例,对课程开发进行了详细说明。调查结果显示,管理学MOOC课程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对管理学MOOC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经济管理类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当今自媒体时代,如何通过相关实践环节的课程改革来适应时代发展,值得每个高校教师去探讨。以高校来华留学生课程“Chinese Business”实践教学环节的商业模拟教学改革实践为案例,从国内外商业模拟教学的现状及特点出发,研究自媒体的传播机制,探寻了自媒体时代下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商业模拟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模式创新。实践结果表明,将自媒体的传播机制应用于高校管理类课程的商业模拟中,能够促进教学主体和教学资源的双向整合,实现教学知识的快速网状传播,从而提升学生在知识构建、主动学习、创新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引入到"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利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工具,对教学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进行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与"学"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实践表明,该方法不仅对本课程教学有益,对其它课程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学校课程管理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实践中的泛政治化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制约和束缚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课程管理必须走出这种误区,打造其自我的学术造型:一是超越课程与教学的二元思维,由教学管理走向课程管理;二是改造学校组织,由科层走向赋权承责。三是转换学校课程管理取向,从行政管理走向专业管理。四是改变课程管理模式,由平面式管理走向立体式管理。  相似文献   

19.
财务管理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职业考试与实践教学及提高学生兴趣与课程特点等矛盾。在教学中,通过案例和综合题教学、国内外对比教学以及有效利用多媒体优势等方法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规划CAD》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针对目前正在实行的规划CAD课程的理论课、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规划CAD课程教学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转向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机制能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学习规划CAD课程和培养出更多的城乡规划人才。针对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教师应建立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以及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对规划CAD课程进行改革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