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服从于德性,儿童德性培育是教育的基本使命。但在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中,儿童德性逐渐异化。从逻辑起点看,它源于教育中以儿童身体为基的自由的丧失;从价值根源上讲,由于教育中"是"与"应该"的断裂与分离。教育要实现其基本使命,需要在身体法乎自然的过程中成就儿童的德性,在儿童个体生活的治理和公共生活照看中实现儿童德性。  相似文献   

2.
情绪是人类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对人的心理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具有适应作用、动机作用、组织作用和通讯作用,因而它能影响和调节人的认知过程,协调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等。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情绪与儿童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及思想和品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人们常认为教育是一种智力或认知的经验,学校教育所注重的是儿童认知发展问题,情绪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学生的情绪发展常常听其自然.许多受情绪困扰的儿童得  相似文献   

3.
教育即是要帮助和支持儿童与外界建立起一定的关系,但对儿童来说,他们最早对世界产生的不是探索的兴趣,而是尽一切进化的手段建立起与成人照顾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从而满足以成人为中介的自我生存的需要。亲子交往与关系是家庭教育经验的核心,是儿童与外界建立联系的开端、原点与基础;师生交往与关系是机构教育经验的核心,教师与儿童关系的建立及其质量决定了儿童接受机构教育的基本态度与程度。成人照顾者和教育者在与儿童关系的建立中应放弃主体际性的视角,对这种关系的建立及其质量承担起绝对的首要的责任。从这种意义而言,家庭教育具有更为奠基性的价值,不能被机构教育所取代;教师应以自身为媒介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并对儿童身体与生活方面给予同样的关心与照顾。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化是文化传递的产物;儿童文化是习得的;儿童文化的生成是一个濡化过程.濡化构成儿童文化最显著的生成性特征,它体现为既有文化对儿童内在精神与心理的型塑、不同社会中儿童的养育模式、成人儿童观对儿童文化呈现形貌的规约.作为高级濡化活动的教育在儿童文化生成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中现代学校儿童文化或校园儿童文化的出现,显示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儿童文化生成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艺术与儿童文化的内在精神是相通的。儿童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真实而具体的生活世界。艺术教育应该以此为切入点,发现儿童文化,根植儿童文化,分析儿童文化,赋予艺术以生命和魄力。  相似文献   

6.
儿童教育与儿童的生活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教育与儿童的生活密不可分,儿童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的生活质量,这不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更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社会对儿童真正的尊重、信任与关爱.对此,我们应该关注儿童个体在教育活动中的发展;关注儿童在教育生活中的学习方式;关注儿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生活的快乐体验;关注和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蕴含着三个战略规定 :①在教育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相互制约关系中选择快一点发展教育 ;②在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制约关系中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教育 ;③把教育作为一国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基本手段来加以重视和发展。“三个面向”互为目的和手段 ,并统一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个面向”的划时代贡献在于阐明了发展中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理论贡献在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相似文献   

8.
教育总是时代的教育,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口号以及不同的教育行为方式.现时代是一个后现代时代,教育不可回避地具有了后现代性.与教育的本体具有一致性的后现代思想当属"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属人的世界,教育本体就在于成人;另一方面,教育从其发生学意义上讲,本体则在于与生活世界的互动.因此,用生活世界的哲学指导我们当今的教育应该说是具有教育本体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前期 ,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个特殊的、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活动 ,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游戏与学前儿童的创造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 ,作者试图从游戏与学前儿童的创造力的关系入手 ,通过对几种创造性游戏的介绍 ,来探讨如何在游戏中发展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或准则,它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尺度.儿童期是儿童产生参加社会生活的愿望,并形成最初个性倾向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 ,最直接、最密切的就是人类社会与地球的关系。在地表自然界 ,生物圈、人类圈与其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若无重大自然灾害或人类干预 ,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人类在变革自然和创建人工生态系统工程中 ,一方面创造了巨大财富 ,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但是 ,生态灾难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用“生态危机的哲学”唤醍全人类的家园感 ,是生态学家和哲学家的共同使命。  相似文献   

12.
教育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在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升华人的生命品性,然而当前教育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失去了自我,沦为一种"规训"的工具,导致了人的异化。价值重建中教育的使命在于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改善其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在于建构可能生活,不断提升其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应成为每一位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为了使幼儿通过教育,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幼儿教师需具有正确评价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能力、了解幼儿心理特征的能力、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能力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境遇是特定儿童亲身经见的教育者、教育事、教育形态等构成的流动体,是儿童在教育世界中生存的实景画面与真实状态。儿童生存的主体形态是教育生存境遇,当代我国儿童教育生存境遇不容乐观。教育即“催熟”“追分”“听课”“规训”等不妥理念及其实践样态挤压着儿童的自然成长空间,儿童与教育境遇间的不适感在加深,中国社会期待一种儿童成长本位型教育境遇惠临世间。要创造出这种教育境遇,教育工作者的行动路径应是:呵护儿童“自成长力”,不断发现“真儿童”,构建贴地型教育、暴露式教育、节制性教育,构建教育服务与儿童成长的缓冲区,以及保障“教育空白区”的合法存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引发了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的重大历史契机,幼儿道德教育逐渐摆脱政治化、成人化、教条化阴影,向幼儿的道德主体性和生活世界回归,更加注重幼儿主体价值和社会性发展意义,以培养幼儿独立人格和道德生命为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6.
谈少儿报刊编辑的职业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儿报刊的编辑肩负着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崇高使命,他们应该心系未来,爱岗敬业,把自己融入少年儿童当中,成为孩子们的贴心人,用自己的真心、爱心、诚心,将刊物变成少年儿童的乐园,引领孩子们充分发展,张扬自我。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欧美学者对游戏、玩具与幼儿教育之间联系的研究有明显进步。他们普遍承认游戏与玩具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一些欧美学者尝试以游戏与玩具为工具,实现其幼教功能的发挥。民国出版物作为当时传播先进教育思想的主要阵地,将欧美学者的相关研究对国人进行了引介。这些引介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欧美学界有关游戏、玩具基本概念的介绍;二是对欧美学界有关实现游戏、玩具幼教功能的可能性研究的引介;三是对欧美学界有关如何运用游戏、玩具以发挥幼教功能的观点的引介。欧美学者认为,在幼儿的游戏与玩具中,暗示及引导的方式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及情感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上三方面观点随着民国出版物的引介而影响了民国的研究者,推动了民国幼教思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从京派儿童视角叙事的角度探讨了京派小说的审美回忆.童年视角叙事使京派作家适度调解情感的审美距离,收到了含蓄蕴藉的美学效果,并通过儿童的感觉和心理,呈现出纯美的艺术世界--一个人性皆善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李吉林从普通小学教师成长为教育理论家 ,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 ,其个人品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儿童深沉的爱是其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不竭动力 ;童心使她能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 ,体察儿童的心灵世界 ;充满诗意的心灵使其发现教育、自然和生活之美 ,引导学生体验美的世界 ;她勇于实践 ,善于思考 ,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此其智慧之心 ;她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终臻成功佳境 ,此其恒心。爱心、诗心、童心、慧心和恒心构成其自成高格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0.
民间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西南地区,民间艺术是对儿童实施社会化训练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的教育特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道德品性,是培养儿童传统美德的精神家园;它的启蒙特性多角度开发儿童的智力,是发展儿童多元智能的生动载体;它的美育特性全方位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是进行儿童审美教育的天然基地.在全球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民间艺术与儿童社会化进行着成功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