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重庆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重庆市各区、县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单元,选用农村人均超标用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和农村居民点闲置等评价指标,采用特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以三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总分值为依据,对重庆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等级划分,为全市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以及时序安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各区、县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单元,选用农村人均超标用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和农村居民点闲置等评价指标,采用特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以三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总分值为依据,对重庆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等级划分,为全市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以及时序安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讨西南丘陵山区(以渝北区为例)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研究方法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计算法、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城镇体系规划法,层次分析法(AHP).综合3种潜力测算法,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取各方案权数,得出渝北区规划目标年的居民点整理潜力值.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可综合人均建设用地标准、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与城镇体系规划3种方法,通过对各方案赋权重值得出潜力.  相似文献   

4.
探讨西南丘陵山区(以渝北区为例)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研究方法: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计算法、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城镇体系规划法,层次分析法(AHP).综合3种潜力测算法,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取各方案权数,得出渝北区规划目标年的居民点整理潜力值.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可综合人均建设用地标准、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与城镇体系规划3种方法,通过对各方案赋权重值得出潜力.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评价分级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作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一项基本工作 ,是制定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的根本依据 ,是划定土地整理区的基础。评价分级主要应用层次聚类法与多因素综合评定法 ,确定江苏省各县 (市、区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聚类组的综合评价值 ,将全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划分为 4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措施。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在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估算的基础上,运用了农村居民点现实整理潜力估算模型,农村人口预测模型,自然、经济和社会限制性指数等计算方法,估算了重庆市万州区农村...  相似文献   

7.
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和要求出发,分析了现有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的利弊,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潜力调查及测算方法。以随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其规划目标年(2020年)按人均用地指标法推算的随县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为8 314.66hm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规模可达到1 003.58hm2,扣除安置用地,挂钩指标可达805.47hm2。研究表明:采用现有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测算的潜力是理想条件下增减挂钩的最大潜力;而实际潜力需要在拟定拆旧和安置地块基础上,通过实地核实图斑,推算整理复垦新增耕地面积,以及因安置占用的耕地面积,由此推算挂钩潜力指标。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在广西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地整理有利于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 ,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严重 ,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土地整理十分必要且效益明显。我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已经形成几种较成熟的基本模式。针对广西的地理环境特点 ,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模式推行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 ,进而促进广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潜力的研究能够为整理工作科学、合理地实施提供理论支持,而且也能为完善土地整理的理论体系做出贡献.选取渝北区作为研究对象,按其行政区划分为31个参评单元,根据各单元的基础统计资料建立原始数据库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8个综合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94.21%.以此8个综合因子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将31个参评单元划分为3个综合潜力类型区,结合实际情况和定量分析过程评价各类型区的整理综合潜力及整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常德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 ,采用Geostar软件对常德市土地整理开发潜力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信息提取 ,运用Logistic模型对常德市土地整理开发潜力的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常德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保持在一定的许可区间 ,但已接近土地承载力极限。因此 ,必须调整土地利用内部结构 ,开发未利用地 ,提高耕地的高效性和集约性 ,发挥土地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是加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拓展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措施。实施挂钩政策的关键在于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其中主要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本文在对泰安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挂钩政策下的四种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泰安市实施挂钩政策,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措施,提出了今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线”划定情境下如何科学测算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及整治策略,是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举措。文章基于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利用人口预测与潜力测度模型,对潜力来源及整治流向进行分类界定:依据“三线”已有划定区域及整治导向,将整治策略分为生态发展、农地保障及城乡统筹三种类型。其中,生态发展方向下的整治潜力相对较小,应着重推进生态用地整治增强区域生态功能、保证区域生态优势;农地整治方向下的整治潜力较大、涉及范围较大,应着眼推进农用地复垦,保障区域农业生产;城乡统筹方向下的整治潜力较小,应合理引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布局结构,进而为区域用地集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顺义区土地整理有效耕地面积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系数法、类比法对顺义区土地整理项目中新增有效耕地面积潜力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一级潜力区有龙湾屯、大孙各庄、北小营、张镇、木林、杨镇、北石槽、李家桥等区域,耕地整理潜力系数大于10%;二级潜力区的耕地整理潜力系数在5%和10%之间;马坡、牛栏山、李遂为三级潜力区,耕地整理潜力系数小于5%。其目的是为今后评价耕地整理面积有效性提供技术路线和科学依据,指导政府在不同的潜力区进行不同程度的投资,从而利于提高投资效率,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山地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山区将是未来农村居民点的主要整理区。以北京山区密云县为例,在分析密云县山地经济现状、农村居民点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密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四种模式:农村城镇化型、村内整理型、中心村建设型和迁村并点型。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机制创新途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现状中存在资金筹集难、宏观政策重视但微观动力不足、重前期开发轻后期管理等问题,应从产权激励机制、多元融资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和多方互动机制等方面寻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机制创新途径,以促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农村居民点整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居民点选址建设的基础,在新农村建设及土地集约利用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城乡统筹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的视角,以长兴县为研究区域,结合实地调研选取评价因子,并借鉴《土地评价纲要》中分级方法,对其进行分级,从而构建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借助ArcGIS的栅格计算器和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前后两步处理,确定出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适宜区域,为长兴县农村布局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现有新增耕地测算方法普遍存在精度低、可靠性差、不易操作等问题,尤其不适合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的测算.文中通过对现有新增耕地测算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采用改进基础设施用地法,提高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的测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哈尔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在数量、结构及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前哈尔滨又面临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本文在对哈尔滨市居民点用地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哈尔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预测与整理研究,引导农村居民点的用地整理走内部挖潜的路子,为严格控制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首先给出了日照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对2003~2012年日照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从数量和区域差异上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日照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主要运行机制: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村集体自主型.不同的运作模式中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承担角色不同,适用的对象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性,因此,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构建新型乡村社区、实现农村发展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构建空间最优布局模型,可为中心村空间布局选择提供方法支撑,实现中心村空间选址的最优化。可根据中心村基本内涵建立科学的中心村空间最优布局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综合评价方法和Dijkstra算法,构建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和最短路径模型。以鄂西南M镇为例,以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和最短路径模型对居民点进行计量分析,可得出各评价单元中心村综合评价指数,通过比较评价指数从而筛选出最优的中心村布局,实现中心村的科学选址。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和最短路径模型的在中心村空间最优布局的选择上具有有效性。中心村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是中心村内涵的数量化表达,以图论法寻求最优空间区位,提高了中心村选址决策的科学性,对于城镇化进程的中心村科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