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雷州自古多"寇贼"。有"瑶贼"、"倭寇"、"海贼"及其他"寇贼"。"倭寇"、"海贼"的猖獗与明朝廷推行的"海禁"政策有关;造成明代雷州地区多"寇贼"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明朝廷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欺压、明朝军队及过往官员对雷州及其附近地区人民的骚扰;明代在雷州建珠池采珠,也是导致雷州民众为"寇贼"的原因之一。"寇贼"之乱使雷州人口大减,破坏了地方社会秩序,对雷州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加重了雷州人民的经济负担,对于雷州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摧残也是极严重的。为减少损失与危害,尽快恢复发展生产,地方官府采取了若干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雷阳文化”以“雷阳”命名,有必要先对“雷阳”的概念加以梳理。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刺史陈文玉疏请改东合州为雷州,雷州之名始于此。但海康之名出现比“雷州”要早。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南合州改为合州,并将由汉置徐闻县数次更名为齐(隋)康县,合州分置齐(隋)康县(今徐闻县)和海康县(今雷州市)。海康县名始于此。唐宋时期,海康县也曾叫过海康郡。那时县郡之称经常变换。直到元代以后才不称为郡。  相似文献   

3.
雷州半岛的乌王神是中国罕见而雷州独有的神灵,在雷州文献中虽记载不多,却备受当地人信奉。乌王神又称邬王、铭王、乌蛇大王等,其崇拜的动物应是乌蛇,这间接地透露出它曾受闽文化的影响。乌王神的历史渊源是雷州的雷神,该神化身为动物时叫忽雷,人类起源于它的乌卵,故它又名乌雷神。随着闽南语一统雷州,闽人蛇神与雷州乌雷融合,宋代以后从雷神中独立出来,成为乌王神。作为祖先神的雷神在中国只见于雷州,与此相应,乌王神也为雷州所独有。  相似文献   

4.
雷州歌是深受雷州半岛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其歌词不仅反映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更是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诸多方面,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与我党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的建设思想不谋而合。在现存大量雷歌文献中,有很多脍炙人口之作。它们既体现了现代人的思想,又充分展示了雷州半岛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关于雷州半岛的文化定位,近来在一些媒体上展开了讨论。“雷文化”、“雷阳文化”之外.尚有“雷州文化”、“高雷文化”、“红土文化”、“湛江文化”、“琼雷文化”等说法。结论往往在讨论之后,讨论的过程所产生的文化学意义与价值会超过简单的结论。在此,我们提供几家较有代表性的提法,以期唤起海内外文化学者对于雷州半岛的文化定位的关注,将此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顾野王的代表作《玉篇》在我国辞书学史上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然其名字,不像其它辞书,一见其名,便知其义。顾野王"玉篇"得名之由,与道教文化和语言文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雷祖信仰是中国特殊的雷神信仰。雷州雷神庙现仅存一二,近古时期却有十余座,上古时期雷祖信仰当更广泛。雷神故里原在遂溪英灵村、榜山和海康擎雷山等地,后来雷神庙迁到雷州城南英榜山等地。雷神的迁徙据传是一个雷神"托风雨而迁"的神灵过程,其深层原因却是以孟喜为代表的黎族人民大起义对雷州政权和神权造成巨大冲击,使雷州在迁移政府衙门的过程中连带迁移了雷神庙。  相似文献   

8.
位于蓬安与广安交界地带的来苏寨,流传着得名于苏轼之来居的说法。事实证明,这个说法是望文生义。来苏寨之名源于《尚书》,"来苏"意为盼望明君来拯救苦难,以获得苏息。如此解读"来苏",并未贬低来苏寨的文化内涵,反而提升了文化底蕴,何况这座山寨在明清之际还承载着区域治乱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9.
《说文解字》所收之“瓠”在上古本为瓠瓜的类属名,得名于“囫囵、浑然一体”;“匏”当为瓠的一个变种,得名于“包裹、包藏”义。在文献中,“瓠”也可特指“匏”,但并非许多学者所认为的二者完全等同。大约唐代时,“瓠”才开始专表今天所谓的“瓠子”这一品种。“瓢”为用剖开的匏做成的盛舀容器,并非指葫芦。  相似文献   

10.
雷州半岛缺水决定了水利是其命脉。宋代以来,雷州地区大兴水利,兴修了西湖渠、特侣塘、捍海堤等水利工程,形成了发达的水利网络。与之相适应,实行塘长、岸长制度,制定严明的水利法规。雷州水利工程的兴修促进了雷州半岛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了城市水患,也反映了官绅集团在水利共同体中的相互关系,而雷州州治变迁也与水利工程密切相关,同时也影响了以雷祖祠为中心的相关信仰中心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雷州半岛缺水决定了水利是其命脉。宋代以来,雷州地区大兴水利,兴修了西湖渠、特侣塘、捍海堤等水利工程,形成了发达的水利网络。与之相适应,实行塘长、岸长制度,制定严明的水利法规。雷州水利工程的兴修促进了雷州半岛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了城市水患,也反映了官绅集团在水利共同体中的相互关系,而雷州州治变迁也与水利工程密切相关,同时也影响了以雷祖祠为中心的相关信仰中心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一阴一阳”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易传》所谓的"道",既有一个阴、一个阳的不易之体,又呈一时阴、一时阳的变易之用;从而《易传》所谓的"一阴一阳",包含有这静动体用两方面的含义,忽略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3.
“海上丝绸之路”肇始于雷州半岛等地古越人文化和南越、西汉的外贸方各,而“海上丝绸之路”又为雷州文化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雷州文化又未能真正继承“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涉鲸波、开拓进取之精神,局限于“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未能走向以海为商的发展道路,以致民性保守,“惰向外志向,乏进取毅力”。在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世界的当今,真正继承和发扬“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应是发展雷州文化的应有之义、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乌浒”是东汉时越人的别名。民族史学界普遍认为,乌浒人与壮族有渊源关系,但对“乌浒”这一名称的语源却是众论纷云。有说源于酋长之名“无余”的,有的说是“骆越”音转的,也有说得名于楚国方言“于菟”的,各持己见,分歧不一。笔者亦就提出一孔之见,就教于大家。 历代史籍对“乌浒”一称,有过不同的记载。万震《南州异物志》:“乌浒,地名也,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读史方舆纪要·广西五》认为,乌浒人得名于横州之乌浒山。杨孚《异物志》则说:“乌浒,南蛮之别名”。范晔《后汉书·灵帝纪》“玉林乌浒民相率  相似文献   

15.
《左传·昭公四年》中吴伐楚,取楚之"棘、栎、麻"三邑。其中"麻邑"的地望,历来有襄城、安阳和麻城三说。文章试图证明清代江永的今麻城说更为符合历史真实,并对古鸠兹国的地望和麻城之得名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雷州换鼓曾被誉为天下四绝之一,但人们对雷州换鼓是什么却争论不休。从民族学资料中,我们发现了雷州换鼓的真义。雷州换鼓包括:把铜鼓送往雷州府、换成雷州雷神庙的龙凤灵鼓、再运回原地三个环节。其原因是:雷州雷神闻名于天下,中国有了"铜鼓出在雷州府"的公论,南方苗、彝、土家等民族都有到雷州更换铜鼓的遗迹。  相似文献   

17.
"厝"字地名是闽方言特有的普遍性地名,理论上,应该分布在整个闽方言区。但是,通过电子地图的搜索,在广东雷州半岛的雷州方言区却没有发现"厝"字地名,成为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从语音和意义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结论是,雷州方言"厝"字与"宅"字音义相同,"厝"字地名被"宅"字地名所代替。  相似文献   

18.
"道"的本义无他,唯"名"而已。"名"的有无,构成了道的体系,"无名"以言道本,万物之始的状态;"有名"以言道功,万物由生的功用。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抽象地涵盖了天地无极,万物皆在无名与有名间出入往复,而其中妙理,可见于"欲"字。"无名"即无私、无欲;"有名"即有私、有欲。"恒无欲"与"恒有欲"对应的主体非体道之人,而是"无名"与"有名"。观欲而知欲之所由,于无欲中体"无名"之妙,道法即在这个"欲"的有无中隐藏,因此为"众妙之门"。老子道义的确立,是一个严密的逻辑过程,而"名"的概念是这个逻辑过程的关键。"名"非人为命名之名,表示的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无名"、"有名"是贯穿老子思想体系的逻辑元素,知"名"才知"道"。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词,"阳"的本义是"太阳;阳光";"阴"的本义是"没有阳光;阴天"."阴"、"阳"表示山水南北的意义,是先产生于"阳",然后连带影响到"阴"的.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其原始意义是指山坡和河岸.水的阴阳与山相反,是因为河的北岸向南,南岸向北.  相似文献   

20.
孟子思想中"仁义"的实现离不开对"时"的把握。孟子"时"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身、家、国、天下这四个层面。在"身"层面上的"时",主要是讲个体行为不应拘泥于"仁义"之名;在"家"层面上的"时",主要是讲家庭成员之间不应拘泥于"人伦"之名;在"天下"与"国"层面上的"时",主要是讲执政者不应拘泥于尊卑有别之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