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信、达、雅之争和直译、意译之争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的延续.面对这场翻译标准的争论,不应各执一端.对于文质之争、信达雅之争、直译与意译之争,它们的本质并不是矛盾的,而应该是互补的.对此辜正坤先生提出的"多元互补论"就是很好的立意,有益于正确认识我国翻译史上一脉相承的翻译标准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翻译标准是衡量译文质量优劣的一种尺度,古今中外关于翻译标准的论述异彩纷呈,但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通过分析各种翻译标准发现,翻译标准难以统一的主要原因在于翻译标准的本质特性,即: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动态性和模糊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实例,对翻译在比较文学中媒介作用以及对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特征:即以"翻译文学"为研究对象,以翻译文学本质和翻译文学史为研究内容等进行概述。通过分析比较文学对翻译文学本质的认识及其在翻译文学史研究方法上的特点,阐明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之间互相依存,交叉融合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西比较诗学"中的"比较"具有翻译、对话、联系、阐发、影响、接受以及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等特殊涵义,它以全球文明作为本位,而不是以某一文明作为本位,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双语背景和双语意识的跨语际文论研究.我们既不能用中国文论的标准来衡量西方文论,也不能用西方文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文论,而要超越中西方两种文论视界.  相似文献   

5.
哲学的实践转向之后,后解构主义翻译研究随之向实践与语言内回归.根据哲学实践转向的影响,借助"三见"之说,后解构主义翻译标准将以实践为依托,以抽象翻译标准为依据,探索具体翻译标准的表述,以文本为中心,融合包括"一元论"和"多元论"在内的现有标准,建立多层多元标准体系.该体系将实现共性和差异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使标准源于实践、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进行纺织科技文献的翻译,必须在硬件上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书,在软件上具有一定的纺织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汉语表达水平,这样才能使翻译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论翻译无确定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关翻译标准的新"术语"大量涌现,争论旷日持久。作者发现,这些新"术语"并没有多少本质上的差异,争论毫无意义。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给翻译定一个或几个衡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中西翻译标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中西方翻译领域近代以来关于翻译标准的主要流派及观点,回顾了中西方翻译标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中西方翻译标准的趋同性,即西方译者重"对等"或"等效",中国译者重"信",究其本质都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或原作者。最后指出了中西翻译标准从经验到科学,从规范到描写,从一般到特别、从笼统到具体的发展特点和中西翻译标准伴随翻译理论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并逐步借鉴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功能派翻译理论与直译标准的辩证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派目的论的理论开创了翻译策略的新视角,但历来与"直译"、"忠实"等概念无缘.事实上,功能理论仍然从属于"忠实"的翻译理论体系,是在更宏观的层次上坚持着更广义的"直译"标准.功能理论中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忠实"要素,功能派理论与直译也存在着深层的亲缘关系,二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翻译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目的论为基础,采用理论思辨、文献考察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严复的翻译实践原则予以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严复的西学翻译实践受其内外各种要素,特别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以目的性原则为最高原则,并在坚持目的性原则的前提下遵守连贯性原则和尽量遵守忠实性原则.严复的翻译实践原则体现在其对拟译文本的选择、雅洁风格的追求和"非正法"手段的运用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信”的问题是中西翻译理论所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在当今盛行多元理论的同时,不应丢弃这一传统译论。本文以“信”的翻译原则出发,探讨文学翻译在遣词和风格方面的“信”度失缺,旨在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并能以“信”的角度进一步审视译作,从而规范文学翻译市场,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尤其是有关"雅"的标准,一百年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研究了各种对严复"雅"字翻译标准的评论,结合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言(象)意论、"美善统一论"观点,认为严复求雅的翻译旨趣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使然,但作为翻译标准,"尔雅"的内涵应该重新界定为对原文风格的忠实.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几种对翻译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现代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忠实"的局限以及这些理论对忠实的动摇和丰富,认为只有让"忠实"更有弹性、更立体灵活,不再作为创造的对立面而存在,才能成为有实际意义、能解释翻译现象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翻译标准既是翻译活动需要遵循的准则,又是翻译成果进行鉴定的尺度。翻译标准之争自有翻译以来就存在,贯穿了整个翻译史。翻译家们提出的不同的翻译标准或原则,如同不同的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得出不同的译品,形成了翻译艺苑里百花齐放的盛观。其中,在翻译实践中,最具代表性和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回顾中外翻译标准的变迁历史,对“翻译标准”这一概念得到了系统的认识,并分析其中的进步之处和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翻译标准界定的一点看法,阐述了标准多元化的论点和最高最低标准的划分。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我国广大译者奉为翻译标准,被认为是译界的金科玉律.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信"、"达"、"雅"提出质疑.首先,认为"信"达"雅"不能称之为翻译理论;其次,指出"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适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质疑"信"达"雅"的经典地位,并提出人们不能盲目推崇"信"、"达"、"雅",而应该拓宽视野,借鉴西方近几十年来翻译理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把中国的翻译理论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刘仲德教授提出的“信、达、切”的翻译标准,讨论了其对科技论文摘要翻译的适用性,指出了科技论文摘要翻译中存在的“失信”、“欠达”和“不切”等现象,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由于传统“忠实”的局限性和对翻译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现代理论的生成,产生了对忠实的动摇和丰富,只有让“忠实”更有弹性,更立体灵活,不再作为创造的对立面而存在,才能成为有实际意义的、能解释翻译现象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林立,观点纷呈,其中不乏关于翻译标准的讨论。西方有关"等值翻译"的研究也有几大流派,奈达的"动态等值"论是所有流派中最有影响的。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差异,"形式等值"在中英互译中有其局限性,而"等效翻译"在翻译实践中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学翻译标准是文学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衡量儿童文学翻译作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但是较之于市场上儿童文学作品的数量和种类,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衡量标准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佐哈尔·沙维特提出的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两条原则为指导,在此基础上阐发、细化、构建出更加具体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儿童文学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