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新农合省级信息系统平台,抽取安徽省6个县2017年1月1日—6月30日新农合参保居民全部胃癌住院患者费用明细,统计描述直接医药费用水平、费用结构及补偿水平,评估胃癌的直接经济负担水平,为优化资源配置和制定适宜的病种付费机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①新农合参合居民胃癌半年住院率0.04%,住院费用占参合居民住院总费用的1.42%。②县级和省级住院人次分别占胃癌总住院人次的46.90%和41.56%。③胃癌次均住院费用11 294.31元,住院层次越高,次均住院费用越高。④药品和材料费分别占胃癌住院总费用的17.29%和22.97%,住院层次越高,药品费占比越低。⑤胃癌住院实际补偿比63.81%,贫困人口实际补偿比(91.24%)高于普通人口(60.03%)。加强县级医疗机构胃癌住院服务能力,建立有效的逐级转诊机制,有助于降低胃癌的直接经济负担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安徽省级医保信息平台获取36个县域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患者基础信息,统计描述住院患者的住院流向、住院费用及医保补偿基金分布等。2016—2019年,县域外住院人次占比为28.38%~30.79%;住院总费用、医保补偿基金和住院次均费用的年均增速分别为6.76%、11.34%和4.79%;县域外住院总费用、医保补偿基金占比最大且逐年增加;住院补偿比为53.78%~61.42%,县域外住院补偿比逐年增加。从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患者就诊流向来看,分级诊疗效果尚未显现,医保补偿基金流向县域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控制。应通过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等方面采取措施,支撑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  相似文献   

3.
以2009-2013年晋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住院患者为统计对象,分析新农合住院病人流向、各年龄阶段分布及费用流向等特征,提出要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着力提升本市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努力实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制度对农村老年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负担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分级医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淮安市某区农村老年新农合患者在该市某三级医院?某区医院和该区乡镇卫生院的住院医疗费用情况,对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老年新农合患者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住院的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费用?结报补偿比?次均补偿费用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强政府决策能力,完善分级诊疗医疗制度和费用支付,合理引导农村老年新农合患者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桑植县的调研数据,以该县新农合参合人员报销案例最多的3种典型病例及其代表群体“医疗成本”作为依据,对参合农民乡镇住院全报销的免费医疗模式效果开展评价。在进行改制前后患者“医疗成本”比较,以及患者群体“医疗成本”的比较后发现:改革对农村小儿患者群体住院的医疗费用控制效果较差;对成人患者群体而言,虽报销费用明显增加,但受益被增加的自费开支项目抵消;农村老年患者医疗费用因报销费用提高而受益。  相似文献   

6.
了解健康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定点扶贫县贫困患病人群的医疗费用负担,探究健康扶贫政策实施效果及不足。通过比较2016—2018年4个国家定点扶贫县贫困患病人群医疗费用情况、医疗费用分担构成以及住院和门诊费用差异,发现健康扶贫政策在减贫控费上取得成效,贫困患者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医疗费用都存在明显差异,医疗总费用呈上升趋势,而个人自费费用负担并未加重。医疗费用补偿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为主,医保资金压力大,其他补偿作用不明显;慢性病患者增多,慢性病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64.66%,加重了医疗负担。建议继续加强健康扶贫政策作用,提高贫困患者医疗保障政策的精准化、公平性,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提高贫困患者获得感。加强与慈善组织的合作,稳定筹资渠道,健全大病保障机制,提高分类救治效果,增强农村地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3年东台市新农合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为进一步提升新农合政策实效与医院临床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东台市2013年参保新农合住院患者疾病按照国际疾病标准(ICD-10)进行分类汇总,并对前五位疾病构成分性别、年龄组进行顺位对比分析。结果:全年新农合患者共计84958例,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疾病为该市主要疾病构成。结论:加强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工作,提高医院医疗诊断、治疗、服务水平,促进新农合政策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贵州省县级医院建立心血管病专科科室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贵州省7个县区农合办获取2015—2016年新农合报账费用明细表,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数及流向县外的患者数均呈现增长趋势;县内、外住院总费用、自付费用、补偿费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部分条件相对成熟的县级医院推进心血管病的专科建设,对患者、医院以及新农合基金、国家医改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打包支付对患者就诊流向的影响,选取福建省某国家试点医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和间断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该医共体实行医保打包支付前后患者就诊流向指标变化。结果显示,改革后门诊患者县域内就诊人次、县域就诊率上升,住院患者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下降趋势放缓;门诊患者基层就诊率下降,住院患者的基层住院人次及占比下降趋势放缓。医共体实行医保打包支付有助于引导患者回到县域内就诊,但尚未推动患者向基层分流。未来需进一步完善医保打包支付机制,提升医共体整体及基层服务能力,落实配套制度建设,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慢性病住院费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某综合医院2014年全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病案信息,对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病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化验费用分别为8 207.5元、3 442.5元、1 275.0元、1 057.5元;高血压、糖尿病、椎间盘疾病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5 929.2元、10 384.1元、8 900.2元,其中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重依次为33.9%、47.4%、34.9%;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之间存在正相关;年龄、住院天数和疾病类型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较重;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最高,药品费用占比最大;椎间盘疾病患者住院天数最长;老年人为慢性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高淳区积极探索新农合基金支付方式改革,创新住院起付线外全报销制度,对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效率,降低参合农民的医疗负担取得明显效果.同时,对推行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医疗费用管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起到直接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对安徽省儿童治疗费用进行核算与分析,研究安徽省儿童治疗资金筹资、分配和使用情况。结果发现,2016年安徽省儿童治疗费用为74.98亿元,占全省治疗费用的8.76%,人均治疗费用为662.75元。其主要来源于公共筹资(35.07%)和家庭卫生支出(61.36%);主要发生在医院(76.09%),15.59%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主要分布在0~4岁年龄组,医疗资源消耗居于前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起源于围产期的某些情况和损伤、中毒和外因某些其他后果等。家庭经济负担严重且筹资结构不合理,医疗机构配置失衡且患者就医流向不合理,建议调整筹资结构,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关注重点人群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我们通过研究安徽省城镇老年人群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因素和控制路径,为国家或省卫计委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方法利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12个县区的188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对他们的医疗费用支出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其中1836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7.56%。结果年收入、居住市、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罹患疾病的种类和住院天数对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有显著影响。结论通过增加老年人收入、加强医疗救助政策、改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提高住院质量、控制住院天数等方法可以控制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分析烟台城镇居民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为目的,选取2010年烟台市44所不同级别医院前5种系统疾病,共11706例患者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通过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监管,严格掌握入院标准;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提高报销比例;合理医疗资源配置,控制药品费用、大型检查及特殊材料的过度使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海南省某三甲医院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住院费用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住院费用结构中,检查化验等有形服务费用比重偏高,手术、护理、诊察等无形服务费用比重偏低;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年龄、性别等四个因素对住院费用有显著影响。结论:加强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严控有形服务的增长,加大对无形服务的补偿。  相似文献   

16.
以Grossman模型为理论模型,采用Probit模型、Multi—Logit模型等计量方法对福州市所辖闽清、连江、闽侯等6个县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中的就诊行为、就诊单位的选择、就诊的医疗费用负担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户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因素影响农民的就诊选择;文化程度、健康情况、负担系数、收入水平、家庭规模等因素影响较显著,而性别、年龄以及是否党员、是否村干部等因素影响较不显著。(2)到就诊单位的距离影响了农户对就诊单住的选择。(3)“新农合”制度对减轻农民负担有积极影响。建议,应当尽量提升报销比例,降低报销起付线,尽可能简化与农民相关的制度安排;要合理利用合作医疗基金。制定适宜的门诊和住院补偿方案等。  相似文献   

17.
参合农民的满意度是评价新农合基金绩效的重要指标。对L市2015年592位参合农民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就医过程对参合农民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农民满意度与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综合费用有很强的相关度;新农合基金管理水平对参合农民满意度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制度设计对参合农民满意度影响最小。因此,为优化新农合基金政策绩效、提升参合农民满意度水平,应构建高质量医疗服务供给机制、强化农民主动参与机制、推进新农合政府管理机构能力建设以及对新农合基金绩效开展持续评价。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新农合政策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主要着眼于共付机制的需求方约束,这必然以降低农户福利水平为代价。在医疗服务供给者诱导需求的条件下,供给方的道德风险引致的过度诊疗必然带来医疗费用急剧膨胀,最终造成医疗资源配置严重浪费和低效率。基于以供给者诱导需求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对我国现阶段新农合政策的福利效果进行了阐述,认为影响新农合政策中医疗服务供给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市场竞争形态、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并据此认为,新农合的改革方向应以控制医疗供给方的道德风险为核心,真正提高农户从新农合制度中享受到的福利和收益。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乡镇卫生院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抽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省部分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优化乡镇卫生院收费管理,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省内4家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用SPSS 13.0软件对住院费用进行统计描述、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的曲线估计、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结果:西药费用占患者住院费用比例最高;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呈直线相关;患者的年龄与治疗效果对住院费用有显著影响,性别和住院科别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从提高乡镇医院医疗质量,缩短住院天数,合理控制药品费用,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几方面着手,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CHNS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9年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减贫及增收产生的效果,结果表明:新农合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使得参合农户的家庭人均收入平均增长了8.94个百分点,且该影响有一定持续性;新农合对农户收入的正向影响在家庭规模较小、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较高、儿童占比较低的家庭中更强.基于以上分析,政府应当继续大力推行新农合制度的全面实施,加强农户的新农合知识及其他相关教育,并注重医疗补偿机制、监控医疗服务价格等配套措施的完善,最大限度提高新农合政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