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分合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新见历史档案、报刊文献,清理和还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子体演化的历史脉络,重新反思和认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937年9月10日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其子体,即国立西北五校——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从1937年临大成立至1946年各自回迁复校,具有分而有合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完整的研究客体。其母体与子体在大西北历时九年艰苦卓绝的办学过程,形成了人文社科、理工农医完整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拥有505名教授和1 489名员工的师资队伍,毕业学生9 257人,五校均开始招收研究生,奠定了中国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并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储备了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省立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国立北平研究院等四校一院奉命西迁西安,复迁陕南汉中,形成战时我国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之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西南联大几乎全部北归不同,西北联大除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回原址复校外,在西北留下了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国立五校。今天的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与西北联合大学均有源流和传承关系。西北联大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中国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由"点"、"线"布局向"面"的布局演化的历史性转折,它将高等教育制度系统地传入西北,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它从知识、思想、文化等方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社会进步,为战后中国西北建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蓄积了宝贵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它凝聚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共赴国难的团结精神,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凝聚了两大光荣传统: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我们希望通过回顾西北联大的历史,更加全面地了解20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精神传统、传承和文化创新,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赐稿,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3.
基于抗战时期的历史档案,梳理了国立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合组成立的历史经过。地处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武功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抗日战争期间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合组是现代农业文明的一次重要融汇。在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撑下,国立西北农学院办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卓越,成为当时国内惟一的独立农学院,并在合组后逐步形成扎根西北、融汇世界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抱负,成为当代兴学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省立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国立北平研究院等四校一院奉命西迁西安,复迁陕南汉中,形成战时我国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之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西南联大几乎全部北归不同,西北联大除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回原址复校外,在西北留下了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国立五校。今天的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与西北联合大学均有源流和传承关系。西北联大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中国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由"点"、"线"布局向"面"的布局演化的历史性转折,它将高等教育制度系统地传入西北,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它从知识、思想、文化等方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社会进步,为战后中国西北建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蓄积了宝贵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它凝聚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共赴国难的团结精神,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凝聚了两大光荣传统: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我们希望通过回顾西北联大的历史,更加全面地了解20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精神传统、传承和文化创新,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赐稿,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5.
柳青一生重视理论学习,具有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功底,这正应合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的"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的要求。柳青的大学生涯是在西北大学的前身——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度过的。柳青在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学习生涯,正是其构筑马列主义理论基础的重要时期。求学期间,柳青接受了沈志远、曹靖华和季陶达等多位曾留苏学人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6.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平津相继沦陷,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为使中华民族的文脉延续不断,遂有长沙与西安两个临时大学的建立,不久又分别改为西南、西北两个联合大学,成为战时我国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其中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河北女子师范学院联合组成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在日寇炮火逼近黄河风陵渡的紧急情况下,于1938年3月16日自西安迁往陕南汉中。千余师生按行军编队,徒步250余公里,抵达汉中。全校分布在城固、南郑、勉县等地。1938年4月3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350次会议通过《平津沪地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立医政学院与国立江苏医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27年,江苏试行大学区制,境内公立医学学府硕果无存.1934年,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的陈果夫创建省立医政学院,后因抗战西迁与南通学院医科合并,改组国立江苏医学院.从省立医政学院到国立医学院的嬗变,涉及到办学理念、办学体制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诸多变化.全面对照分析前后时期的差异与特点,对于了解民国时期江苏医学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陕西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两大源头:陕源与京源。在陕源即将断流之际,京源济陕,成为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再生之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诞生,曾成为中华民族危难时期,支撑和延续中国高等教育的擎天柱石;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五校分立,促进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其办学传统与精神,对陕西高等教育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是一个民族构成多元化的国家,从其国立大学章程中可见,新西兰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少数族裔采取了许多特殊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对新西兰国立大学章程中有关少数族裔规定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大学章程相关建设的思考,这对于推动我国综合性大学特别是民族院校的章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出现的早期大学,基本是国立、省立、私立和教会大学等在萌芽发展中并存。从政府层面看,近代省立大学教师聘任包括分级、资格取得等明文规定,各大学又因实际情况不同而实现路径迥异,其中,省立重庆大学尤其具有典型性,主要表现在聘任委员会、聘任方式与聘任时间等方面。可为今日各省立及国立大学尚在进行中的人事制度改革等提供某种路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于西安临时大学南迁及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组建后,从母体中分离出国立5院校,且独立设置,在当时及现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与认识.本文认为西北联大的组建及分置国立五校是国民政府改善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主要特色是半开放型.加之弹性入学,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灵活的学习方法,校际协作,课程互换,成绩等效等,这使其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对于梅贻琦来说,虽然之前已经出任清华大学的校长,但是西南联大却是其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代表着其教育思想之大成的《大学一解》,就是在西南联大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国立九中(含前国立安徽二中)创立于1938年,抗战时期迁到大后方四川江津,主要收容以皖籍为主的师生.其中有不少国家栋梁之材,经过国立九中的教育薰陶走向社会,发光发热,如邓稼先、舒芜等,陈独秀先生晚年也住在江津.到1946年国立九中一分为三,降为省立,陆续迁回省内.  相似文献   

15.
国立东南大学成为20世纪20年代南方学术重镇,与郭秉文等人提出并践行"公办民助"思想具有极大的关联性.民国初期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办学者的思想认识以及北洋政府的制度倡导,促进了"公办民助"思想的生成,其在大学筹建、董事会治校、社会服务、兴建设施等方面的有效运用,推动了国立东南大学的迅速崛起."公办民助"思想的生成及运用,是近代中国国立大学的首创之举,在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深远的价值影响.回溯百年名校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和坚忍执着的开创精神,对于当代中国大学走开放、创新的办学之路,仍然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及其分立各校作为西部文化中坚,薪火传承。在学科建设上,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在育人特色上,砥砺品性,通专并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历史启示在于: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是西北联大取得丰硕办学成就的强大精神动力;依靠大师西部同样能办出一流水平的大学;学科积累和师资建设是大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特色是衡量大学办学得失的重要标准。抗战时期大学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临时教育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召开的一个重要的教育会议.该会议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对日本整个教育领域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审议,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改革方案,对日本整个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私立大学的法律地位及其与国立大学的关系问题是日本高等教育中长期未能解决的突出矛盾,临时教育会议的决议报告允许财团法人兴办私立大学,从政策和法律的层面解放了对私立大学的束缚,私立大学从而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本文试从临时教育会议及其对日本私立大学发展的影响入手,深入探讨其影响机制的形成,以期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2001,(10):60-60
致力于国际化办学的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在亚洲和澳洲95所最佳大学中排名第22位,在韩国大学中排名第5位,是一所注重硕士研究项目的高科技大学,提供舒适、经济的校园生活。釜山国立大学成立于1946年,位于韩国的第二大城市釜山。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级的著名大学,拥有12所学院、1所普通研究生院、6所专业研究生院,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专家和著名学者。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术气氛浓郁、自由,有包括艺术、表演、宗教、志愿者服务和企业家等130个俱乐部,为学生开发潜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创造了条件。拥有综合配套设施的学生宿舍可…  相似文献   

19.
自1928年受蔡元培委托参与国立武汉大学筹建至1945年卸任校长,王星拱服务国立武汉大学十七载。1933—1945年掌校时期,正值抗战时期,作为早期创业者,王星拱不断推进初建于珞珈山的武汉大学的发展;作为后期守业人,王星拱带领师生完成战时西迁,落脚乐山延续命脉。王星拱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推进大学学术建设,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贯彻学术自由观念,坚持四育并举主张,强调通专并重教育等举措,构筑了学术重镇,践行了教育救国,坚守了大学精神,塑造了完整人格,培育了济世英才。在王星拱带领下,武汉大学的实力和声誉与日俱增,进而跻身民国著名高校前列。在这段苦难与辉煌的历史之中,王星拱掌校办学的理念与实践对于当下大学"双一流"建设也带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华东航空学院(以下简称华航)由南京迁到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整整50周年。华航和交大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全校整体西迁的两所大学,两校西迁是中央和国务院对工业经济、高等教育战线布局结构调整采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