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当代日本媒体社会看耻辱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耻辱感”是日本人日常行为的驱动力的基本因素之一。而当今日本社会高度发达的经济和媒体,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耻辱感”文化。日本民众的耻辱感深层心理促进了日本社区集体意识的形成,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治维新固然是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性标志,但明治政府拉开这一序幕的第一步骤,却是东京迁都。这意味着,具有资本主义转型内涵的近代化功能首先在都城建制中得到落实。当这一落实逐步构成了对地方的强辐射和绝对影响时,日本的资本主义改造才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当今日本与过去日本的根本区别在于过去的日本是以保守意识浓厚的旧中间阶层为重要社会基础的、左右翼对立明显的、运行在相对稳定的国际与国内秩序中的国家 ;现在的日本则是以政治参与及民主要求强烈的新中间阶层为重要社会基础的、左右翼对立模糊的、处于国际与国内重要变局中的国家。把握这一根本特点 ,深入分析当今日本社会阶层、社会思潮及政坛变化 ,对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图书资料所展示的一个社会的努力目标进行分析,是文化研究中一项由来已久、被人确认的传统做法。英国和日本为即将当爸爸、妈妈的人或刚刚当上爸爸,妈妈的人提供的有关怀孕和如何当好父母的书籍图片可以视为展现这两个社会的信条和价值观的窗口。日本具有它本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又具有西方化的物质技术,因而特别适宜于作为一个比较的对象。对于日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而且应该被视为一个独特的社会,或  相似文献   

5.
<正>不久前,一篇名为《当日本人说羡慕中国人时,他们到底在羡慕什么》的文章在中国网络走红。文章列举了"日本社会太压抑、中国生活轻松欢乐多"以及"中国吃瓜更便宜"等日本人羡慕中国人的理由。这篇文章传播到日本社交网络后,一些受了刺激的日本网友也非常努力地想反驳一下。在著名的右翼网友聚集地,日本2ch论坛上,有人表示,大部分日本人并不知道文章里所说的事实。有人说,除了中国菜,没有羡慕中国的地方了。并且还得是日本人做的中国菜,不能是中国人做的中国菜……  相似文献   

6.
“和为贵”与“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原则。传入日本后,曾对其社会发展,产生很大积极作用。但同时,当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时,又能与其“军国主义”思想并行不悖。为什么呢?这是与日本本土政治文化,诸如“内外有别”的共同体意识、“武士道”精神,以及“万世一系”的天皇制度等相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今年五月三十日,是五卅运动五十五周年纪念日。回顾五卅运动的历史,特别是吉林省五卅运动的历史,是很有教益的。 一 五卅运动是一九二五年五月在上海爆发的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一九二五年五月上旬,上海的日本纱厂工人,为抗议日本资本家无理开除中国工人而举行罢工。五月十五日,当工人代表和厂方交涉时,日本资本家竟开枪打死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打伤十余人。这一暴行激起了上海工人、学生和广大人民的愤慨。五月三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是预谋已久的侵略行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决不是偶然的。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列宁早就指出过,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当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的军事帝国后,便开始疯狂地对外掠夺。日本帝国主义素怀侵略中国之野心,他们乘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殖民地而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之机,发动了侵华战争。其主要目标是中国的东北,日本清楚,东北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有丰富的地下资源,这对于资源贫乏,地域狭小而人口众多的日本来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  相似文献   

9.
一、序言日本和中国关系极深,两国交流源远流长,而日中关系史的研究亦有很长的历史。因而,概括地观察这项研究工作的情况是很难的课题。当叙述日本研究日中关系史的现状时,我们首先想就研究方法稍加说明。在日中关系史的研究中,研究者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或第三国人,其研究态度或评价方面将会有一定的差异。再者,在研究过程的资料运用中,日本人长于使用日本方面的史料,中国人长于使用中国方面的史料,这是无可讳言的事实。而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使我们有理由认为,像这次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的场合,两国学者共聚一堂,就共同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比之其他领域的讨论更为有效。我们受到本学会的邀请而得到这个机会,深为感谢,并认为是极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楚辞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秦鼎开始到西村时彦,也就是江户时代和明治时代。第二阶段大致是从战后开始到现在为止。在第一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当数西村时彦,他对楚辞的研究细致入微。在第二阶段日本学者努力尝试从新的角度和使用新的方法来阐述楚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一阶段中,当以藤野岩友和石川三佐男为代表性研究者。我们对楚辞进行研究的时候,不仅要从中国诗歌这一角度来进行研究,同时也需具有从异国角度来进行研究的眼光,看看国外学者是如何接受楚辞并给出他们自己的解释。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也许能够从中看出一些问题,以及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出楚辞在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这也是一个文化传播和被接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准备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日本对清入关前史的研究情况。一、关于明代女真的研究日本在明代女真史研究上的重要成果,较早的是内藤虎次郎在一九○○年发表的《明代东北疆域辨误》一文。这是第一次比较准确地论证明代前期的东北疆域“到黑龙江口”以及库页岛原来属于中国的事实。系统研究的著述,当推和田清在一九三四年完成的长文章《明初的满洲经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抗日战争(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胜利六十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这一段悲壮艰辛、可歌可泣的历史,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就当时徐州煤矿在日本侵略者占领下的情况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孙超  阿友 《百姓生活》2010,(8):25-26
2月22日下午,当合肥市殡仪馆火化室的工作人员在清理一位百岁老人的骨灰时,共清理出大大小小27块弹片和7块疑似弹片坚硬物。这捧在手里沉甸甸的27块弹片,都是当年日本侵略军的炮弹碎片,也是这位百岁老人当年在抗日战场上浴血战斗的见证。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东北亚的战略发展态势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战略。一种是发展战略,中国与日本都属于这一种类型;另一种是美国奉行的“均势”战略。发展战略与“均势”战略构成了东北亚基本的战略对抗与竞争。一、日本、中国的发展战略回顾“冷战”时期,最具革命性的两件大事,一个是日本通过一条新型的国家发展道路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另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确立了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审视后冷战时期,日本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样引人注目。二战结束之初,日本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日本经济倒退了25年。日本成为…  相似文献   

15.
张永祎 《金陵瞭望》2009,(12):24-24
陆川独辟蹊径地选取了一个日本兵作为叙述视角。叙述角度的改变意味着审视立场的改变.把民族的立场上升为人类的立场.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这个视角创新也是隐台疑问的.邢就是当时会出现这样的人物吗?其实当今日本兵因在南京和中国犯下滔天罪行自责甚至自杀的事.已屡见不鲜.最为典型的就是《东史郎日记》,他代表着日本人民的反战情绪和忏悔意识.这是这个人物出现的历史土壤,或者说当时就有这样的人物存在.陆川的努力只不过把他们从背景推到镜前.让我们终于认识到了这个叫角川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夏小舟 《今日南国》2007,(15):61-62
在日本留学,课余打工固然是常事,但到日本人家中带小孩却挺稀罕(日本已婚妇女就职者颇少,相夫教子是她们自认的天职)。所以,当朋友告诉我有一个家庭想请人照顾小孩时,出于好奇,我欣然应了。  相似文献   

17.
萨苏 《可乐》2011,(6):5-6
坐动车去济南,我碰到一个健谈的朋友。聊天时,说起动车,赞赏之余,他有些义愤填膺。"和谐"号动车和日本的"新干线"看着太相似,他认为铁道部一定有人里通外国,和日本人合伙赚咱中国人的钱。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不禁莞尔。我太太当年正好在铁道部和日本"新干线"的合作项目中当翻译。照她的说法,这档子买卖,却是中国人完胜。至少,她接触的日本业界人士,  相似文献   

18.
坐公共汽车 在美国,我注意到,很多人上车时,会开心地对司机说声“你好”,下车时对司机说声“谢谢”,这是礼貌。因为他/她毕竟在一段短时间内为你工作。 坐地铁 说到地铁,我就想到20年前在日本第一次坐世界最高速的新干线的经历。这是一个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当列车门开的时候,男人们就抢先往车厢  相似文献   

19.
春天,几位来自樱花国度的日本友人抵宁访问,他们都是研究昆曲的学者。南京昆曲指导委员会在河海大学礼堂为客人们举办了一场昆曲演唱会。金陵姑娘字正腔圆、炉火纯青的精湛表演,使日本友人为之倾倒。他们感到诧异的是,昆曲这门古老、高雅的艺术,虽起源于江苏昆山,但清中叶后在民间逐渐衰落,只囿于皇室流传。如今能正宗表演这门艺术的人并不多见。当他们得知这几位曲友的演唱得益于一位在南京的皇室后裔指导时,惊讶之情溢于言表,庆幸自己在南京能够欣赏到如此纯正、地道的昆腔。 这位皇室后裔,便是爱新觉罗·毓  相似文献   

20.
薛福成认为日本酷慕西法,中国当鉴之;日本骎骎相侵,中国当防之.中国防范日本需真自强、行外交和护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