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作者死亡”观从19世纪开始萌芽,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顶峰,其反文学传统的革新精神引发了西方学界对作者之死与作者建构的激烈争论.面对讨论的热潮,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其1962年创作的小说《金色笔记》中更是雄心勃勃地让“作者死亡”,大胆地分析了小说中作者主体“退隐”下的多种叙述策略,即以主体批判、话语分析、形式实验的方式对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文本实践,以此探究了当今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身份与角色的转变意义.其开放性的观点与之后的后结构主义学家巴尔特、德里达、福柯的“作者死亡”论点都有着奇妙的暗合,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那些在历史和传统中一直被排除在主体和作者之外的群体--女性、黑人、被殖民者等等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死"理论不适合他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主体,否定作者,而应该把被排斥的部分包括进来.不过正是因为"作者之死"理论,传统作者主体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弱势群体才得以在历史中发现自己的位置.而这种新型的作者主体追求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梳理了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再到现代、后现代时期作者的地位的嬗变过程,分析了作者从立足于“实在论”的客观实在,到作者自我意识的凸显使“实在”的作者变成“假定”的存在,从在作品中的失语到作者被隐匿于文本之后,再到被排除出批评家的视野,作者最终被颠覆、埋葬的现象.在作者的权威不断遭受挑战以至于最终作者“被死亡”的过程中,处于文本另一端的读者的地位不断上升,文本的独立性逐渐显现,从而走向自由愉快.这种双向逆动的趋向展现了消解中心、颠覆权威的解构的浪潮,以及“观看”的多样性成为可能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唐五代小说“议论”的主体有作者、叙述者、故事中人物.作者或与叙述者合二为一,以旁观者的身份直接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的立场以及对事物的情感态度评价;或潜入叙述者、故事人物,通过“议论”这种形式与接受者间接对话,从而引导接受者体会作品的创作主旨.在叙述故事进程中,作品往往用“引证明理”“比较论理”“假言推理”“指谬析理”等方式进行“议论”.这种在作品中陈述观点的方式,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认知和态度,成为作者塑造人物、表达思想、升华主题的重要创作手段.不仅影响了接受者的阅读视线,使接受者的阅读感受超越故事本身的精彩而直指人心,而且作者也通过自己意图的阐发,引领接受者体味故事中所蕴含的更为广阔的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学生“三自”管理模式,是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尝试。推行“三自”管理模式,必须要以发挥大学生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性为前提。在“三自”管理模式下,高等院校必须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培育大学生的主体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了实现“中国梦”“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价值追问、力量源泉和责任担当。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价值主体地位、权利主体地位。当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面临官僚主义扩张、工具理性主义膨胀、社会分化加剧和公共理性欠缺等现实困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应该围绕人民主体观强化公权力与人民的新型关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围绕人民当家作主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新公民;围绕巩固“人民主体的核心”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现有研究普遍探讨“Dreamwriter案”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版权归属的意义,本文却观察到其对新的技术和传播语境下新闻版权主体认定的思路。我国是世界上不多的承认法人作者的国家,法院将腾讯公司“视为作者”,显示了多元主体格局中既有法律能够为主流媒体提供比“特殊职务作品”更加包容和高效的拟制主体方案。在媒介深度融合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语境下,不同类型主体参与的平行创作模式在新闻创作中也普遍存在,对应这种生产逻辑的“视媒体为作者”方案不但能够平衡基于技术“创新-抵抗”中新闻媒体的组织投入和基于媒体意志的新闻资源整合,还与其实际承担的版权责任和数据化语境下的公共文化管理义务相适配。  相似文献   

8.
传统“产学研”合作理论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行为主体定位不清、合作模式单一和创新机制简单等问题,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区域创新的需求.三螺旋理论下的现代“产学研”合作理论分别从理论模型、行为主体、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对传统“产学研”合作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创新,为现代“产学研”合作理论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三螺旋理论突破了传统“产学研”理论“产—学(研)”双主体的线性合作模式,强调了政府等其他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了“官”“产”“学”非线性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当代文学的影响中,“典型”的形象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演变为“他者”的身份,而受到关注,作者与其塑造的“典型”互为主观。中国新当代文学在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互为文本”过程中,中国当代文学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作品中的“他者”,更是一个文化形象的“他者身份”,这个身份隐喻了一个以意识形态为主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叙述文本中,主体意识的分化是普遍存在而又常被忽略,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叙述文本中“我”的分化方式:即作者向叙述者的分化;作者向隐指作者的分化;作品中“我”的分化;叙述的分化重组。提出了叙述研究已经从“意义形式”发展到“认识的形式”的观点,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很独特的一部分.相较于西方的理性科学主义,中国的“意”在艺术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的艺术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它描绘的是可以神游的意境,重视的是作者透过画面所透露出的思想情感.从“天人感应”到“有我之境”,中国艺术随着“意境”的提出和不断的深入,形成了一种与“道”协调,重视笔墨情趣的特殊内涵.而“意境”是依靠形体存在的,因而“形”、“神”、“情”、“理”的统一是中国“意境”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自认为写得不错的少数作品之一。在小说文本中 ,周围的观众构成了“看”的主体世界 ,艺术家构成了“被看”的主体世界 ;通过对这个二元世界的构筑 ,作者表现了自己作为生活在异化了的物质世界中的精神个体对人类精神道路的探索 .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其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被列为“八个必须”之首,彰显出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自觉与主动,从而进一步深化全党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的认识.要在现实中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坚守人民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坚持人民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在社会利益分享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监督国家权力运行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章太炎变化复杂的思想中,有一条类似于现代“祛魅”的用“自然”和“唯识”拒绝、颠覆东西方各种“超自然”实体的理性主线.这条理性主线并没有走向现代性的“工具理性”,而是迈向了“价值理性”之路,为获得革命的主体而首先进行的主体道德建构之路,人从“超自然”中、从自然性和非自性中解放出来的独立、自立之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从西方哲学的视角来看,近代科学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对“人”的研究成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而人的自然化则使得宗教(基督教)成为唯一关注人本身的“学说”.因而,如何使人(尤其是其精神世界)成为科学探讨的对象,亦即如何建立真正的“人文科学”,这是西方哲学进入现代以来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胡塞尔现象学的整个方案可被理解为重建人文科学的尝试,从概念上为人文科学提供了新的框架.作者还借助马丁·布伯对第二人称“你”在人伦关系中的本源性地位的揭示,深刻分析了那永恒“在场”的“你”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指出中国儒家的“仁”与西方基督教的“爱”都根源于“你与我”这样一种直接的对话关系,而人文科学的大厦也恰恰应该建立在这一关系的基础之上,从而以科学的形态取代宗教长期占据的位置.本文最后认为,自然科学可使自然光亮起来,人文科学则以这“光亮”本身为探究的对象,而其中所体现的正是人类之永不止息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6.
该文遵循现象学阐释学原则,面对海德格尔思想文本自身,解读海德格尔诗学言论的意旨。作者认为,海德格尔界说“诗的本质”乃存在之创建、通向存在之近处和神圣,以及界说“诗人的使命”在于道说神圣、还乡和期待上帝,都表达了对现代主体形而上学所导致的“贫困时代”中人的生存状况的思考,指示着对人的本真存在的切问,体现了海德格尔“反主体形而上学”之思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文学的“日常生活”因素及其凸显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结果,文学对“日常生活”的呈现具有选择性、指向性和策略性.新写实小说通过对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再生产性”、功利性和实用主义的推崇,对日常满足的平庸化、一般化叙事,确立了日常生活在新写实小说中的本体性地位.新写实小说中“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性,包括“日常生活”的现代性诉求、大众文化属性和“日常生活”的多元性,既要从下而上地参与不断变动的日常实践,也要从上而下地以理论建构“日常生活”的多维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纲 ,也为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检验标准 ,而“三结合”则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有效载体。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 ,推进“三结合”,应在认识、效益、载体、地位、评价等五方面满足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文学大系》首先是中国的“新文学”大系,是确立“新文学”本位观的一次集体行为.“大系”作为后启蒙时代的代表性书系,其意义就在于它坚持并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义文化立场,以对新文学成就进行资料性、文献性总结的方式,对那些试图从不同方面否定“五四”新文学、否定启蒙主义文化思想者予以回应.“大系”以“新文学”为主体,站在新文学的立场上对文学史进行分期,从时间观念上对中国文学的秩序进行了新的梳理,并确立了1917年开始的新文学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与学关系始终是一个争论的焦点,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二者关系问题更是争论的热点。本文从教学论角度对体育教师与学生特殊主体地位进行了分析,对只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才能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观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