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需求不足的表现及成因是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长期积累 ,导致工农关系失调 ,产业关联脆弱 ;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转换 ,导致农业高成本、低效益 ;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导致主体需求的弹性和空间甚小 ;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无法迅速提高 ,整个经济发展缺乏消费需求的推动 ;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乏力 ,难于刺激消费需求的升温 ;短期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启动经济的成效不明显。扩大有效需求是最基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目前,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制约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本文在论述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影响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城市化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传统体制下实行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和不合理的城市规模分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新工业化中存在的弱质问题特别是企业弱质问题,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迟缓、"三农"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难等问题的出现,无一不与城市化滞后有关。为改变我国城市化滞后状况,当务之急是尽快构筑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基础与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福建城市化水平大大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展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究其原因,直接原因在于城市化演进的特殊性,是在"二元经济结构"强化背景下、在需求与供给不对称条件下、在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脱节情况下、在非市场化方式下推进城市化的;而深层原因则在于结构偏差导致的结构性障碍,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进而极大制约了城市化发展.加速推进福建城市化,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偏差的协调.可供选择的路径主要有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带动城市化;加快服务业发展以推动城市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促动城市化.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与农业增长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增长及其增长的制约因素,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增长的几次快速增长源于土地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收益,但是这并没有解决农业增长缓慢的问题,说明我国存在着制约农业增长的因素,本文认为制约因素主要是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推行反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受到阻碍,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构偏差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城市,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政策因素固化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农业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使工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不能完全转化为投资,出现大量的失业和潜在失业人口。所以,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和就业从农业部门向现代部门间流动,是解决农业增长和工业增长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在如何推进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问题上,学术界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城市失业率逐年增长、城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放慢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即“放慢人口城市化论”;第二种观点认为,鉴于当前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村又面临农民收人增幅大幅回落,“三农”问题突出,因此,应加快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即“加快人口城市化论”;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人口城市化进程应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即“适应人口城市化论”。对此问题,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即我国应加速…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大战略,是现阶段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现实选择.我国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面对的基本国情和现实问题是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今后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对策应建立健全城市化政策体系,按经济规律建设小城镇,强化政府职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等.  相似文献   

8.
加速人口城镇化以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人口城镇化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制度没有在工业化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进程中予以破除。而城镇化的滞后将给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带来诸多挑战,包括有效需求不足、农业生产率低下、产业结构难以升级等方面。通过城镇化滞后后果的分析,阐明通过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土地承包制度在内的制度创新,以便加快人口城镇化的步伐,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煤炭消费终端部门对煤炭需求的动态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中国的基础能源.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离不开煤炭资源的支持,同时工业化、城市化也带动着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本文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追索煤炭的消费终端,通过状态空间模型阐述了在宏观政策变化、经济环境变化、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电力消费对煤炭需求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间内,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电力消费对煤炭需求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其中居民电力消费对煤炭需求的拉动作用呈整体减弱的趋势,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作用呈整体上升的趋势,而房地产业的拉动作用变化趋势不明显,存在波动.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增长处于旺盛时期,农业领域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乡镇企业增长乏力,城市化进程滞后等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扶持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城市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宋才发  朱意 《南都学坛》2014,34(6):110-113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所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迫切需要健全体制机制,具体地说,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二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三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农民在生产要素上的平等权益,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制机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同构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传统农区宅基地资源利用粗放,治理潜力巨大,而另一方面,传统农区工商业用地存量不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有限,无法满足乡村产业振兴和村庄自身集聚发展用地需求。传统农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旺盛,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又必然严控建设用地指标,形成乡村宅基地资源粗放利用与城乡建设用地紧缺的困局,宅基地治理成为突破困局的现实选择。但是,宅基地治理资金需求大,村庄和农户的分化导致农户的治理诉求各异和农民权益保障难等问题。宅基地治理的本质是资源配置问题,传统农区宅基地财产性价值弱,市场价值不彰,难以通过市场主导方式解决宅基地治理问题。基于此,应把宅基地治理与乡村建设和提升农民福利相结合,充分利用政府统筹和规划等方面的优势,采取政府主导、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的方式推动宅基地治理,充分利用增减挂钩政策突破宅基地交易和价值的区域界限的优势,为宅基地治理提供资金。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必然要占用大量的耕地。欠发达地区土地储存相对宽裕,但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仍存在较多问题。从吉首市的情况来看,目前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数量不断减少,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缺乏监督管理,存在土地闲置低效利用现象,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必须进行科学规划,落实规划成果,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辟建设用地来源,加速产业集聚,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立耕地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强生态保护,协调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城镇化已成为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强大的金融支持和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来有效地控制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不断产生的农村金融风险。目前,农村金融集中表现出生态环境缺乏统一规划、创新组织形式风险较高、农业保险不健全以及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大力推动大型商业银行下延式服务、不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以此更好地控制农村金融风险,形成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城镇资产建设问题比公共产品支持更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但是,由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城镇资产建设制度匮乏,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极为艰难而漫长。为此应当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要取向,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同时要在城镇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资产建设支持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新的基础上,更有效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心工作置于农村赶超城市方面;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借助农业股份公司的核心力量实现农村公司化、农业企业化、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农民市民化问题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突出问题。河南要充分认识城镇化中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意义,积极改变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快速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农民市民化的相关问题,以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闽东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分析 ,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困难 ,既有全国农产品供求变化、价格下降的因素 ,又有农业、农村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滞后等自身因素。解决农民增收应走农业、农村结构调整为主 ,逐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在结构调整中突出发展特色经济与农产品精深加工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城镇化对耕地稀缺性、自然水系统农业服务功能、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和水资源稀缺性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为了解决福建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运行管理水平低、对城镇化响应不足等问题,文章在综合分析福建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机会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处理好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农民自筹的关系,建立需求导向的设施建设机制,构建面向城乡一体化的设施体系,充分利用中央资源以及创新设施运营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大量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和建设用地,失地农民增多在所难免,但这与实践中存在的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现象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导致侵害失地农民权益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重大缺陷。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全面改革征地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