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湖南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摒弃靠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支撑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采用靠效率提高驱动的发展模式。土地资源在自然资源中占有核心、主导地位,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国土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分析新形势下湖南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概括"十一五"以来湖南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湖南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改革耕地保护制度,引导耕地产权人保护耕地;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用地;加强土地生态环境的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推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重要因素,政府组织在土地方面的公共政策制定深刻影响着土地利用水平和城市化质量。基于烟台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发现烟台市在土地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土地政策制定应在理性化、规范化、民主化原则的指导下,重点考虑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控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大城市用地内部挖潜和加强土地生态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演化博弈方法对城市化地区和农业地区建设用地利用互动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经验数据仿真模拟发现: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和耕地保护的考核比重差异化须足够大才能减少不同资源禀赋地区间的非合作用地行为;“大棒”政策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基于“大棒”政策基础上的“胡萝卜”政策则效果更为明显.地方政府利用双边垄断的土地一级市场进行经济增长的竞次竞争行为和征地补偿价格非市场化不利于地方政府间土地集约利用上的合作.因此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需着眼于:短期内将用地指标配置与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指标、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实际挂钩;在此基础上建立惩罚机制上的土地集约利用激励机制并实现结余土地指标充分市场化流转.推动征地补偿价格市场化和集体土地入市改革,针对不同地区实施足够大的差异化政绩考核体系.长期看,当以土地用途的分区管制代替指标管控并辅之以转移支付、户籍改革、税收补贴等举措,在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同时促进耕地保护和区域的差异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土地供给面临严重挑战,主要是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行政管理改革,离不开法治化的保障.具体来说,应当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法律机制、完善土地规划法律机制、改革土地审批机制、健全土地征收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耕地保护内涵,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采用基于AHP法的物元模型,进行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成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省级层面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成效呈中等水平,用地规模挖潜和盘活潜力有提升的空间;市级层面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成效多数呈良好和中等水平,沿海市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成效高,内陆市域建设用地利用相对粗放;县级层面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成效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其集约利用水平与建设占用耕地比例、批地供地率、闲置土地处置率和供而未用土地处置率等评价指标相关。据此,提出3点针对性建议:(1)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挖潜盘活建设用地;(2)完善用地审批系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3)研究耕地价值补偿机制,提高占用耕地成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速,人地矛盾、土地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而土地节约集约概念的提出为矛盾的化解提供了一个新路径。合肥市土地利用存在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增量土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布局混乱,增量土地再分配利用效率低,"城中村"住宅功能性少、配套设施少、安全隐患多、改造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合理化增量土地利用结构,加大城市存量土地开发力度,增量土地供给挂钩存量用地水平,注重土地利用规划的稳定性与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土地价格的杠杆作用,将能进一步提高合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山东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山东西北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鲁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结果造成了土地总量有限性与经济建设对用地需求相对无限性的矛盾.目前,鲁西北地区城市在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出效率却十分低下,滥用土地现象非常严重.在此背景下,以鲁西北地区德州市为例,实证分析山东欠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制度创新的可行性,并探求山东欠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的物质本质是一种最强烈的土地利用变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土地利用冲突及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基于此,研究了盐城市1996-2012年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盐城市目前城市化质量不高,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城市化呈现外延扩张;在一定程度上盐城市城市化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但有待继续发掘土地利用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陷入两难之地。为研究城市化进程中耕地立法问题,在深刻认识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城市化率的提高部分建立在耕地减少的基础之上;要协调城市化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运用土地集约利用原理为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提供路径,强调城市建设也是一种经营土地的方法,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指出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原则,比较城市化建设收益与耕地占用成本价值的多寡,强调运用法律的手段协调二者的关系。针对法律关于耕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耕地产权制度不足、土地流转制度严格、激励制度相对匮乏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明确耕地产权,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的基础上,要创新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建立适度简易的土地流转制度,让耕地作为一种要素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来;加大耕地补偿力度,参考市场价格,增强农民保护耕地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构建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德宏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和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价,并分析总结了德宏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促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保障措施,以期为德宏州乃至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土地集约利用战略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粗放、农田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是安徽省土地的基本省情,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又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土地的巨大需求,加上管理不严,致使土地被乱占滥用,耕地锐减的状况日趋严峻,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必须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为指导,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科学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监管力度;严格管理土地;集约经营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以实现人地和谐的用地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一味地注重城镇化的速度与规模,忽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使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剧、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必须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政府能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本文在探讨城镇化环境问题具体表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以及提升政府履行环境责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庆阳市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以山地沟谷为主,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小,人口压力大,农业经济不发达,面临生态建设的迫切任务。在当前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下,为了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就应该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结合生态建设重点发展林果业、草畜业和特色种植业,因地制宜地推行科学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立农林草畜各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农业生产系统。通过林草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益。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科学规划、体制创新、改进生产技术、增加投资和提高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加快农业生产结构和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态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农区宅基地资源利用粗放,治理潜力巨大,而另一方面,传统农区工商业用地存量不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有限,无法满足乡村产业振兴和村庄自身集聚发展用地需求。传统农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旺盛,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又必然严控建设用地指标,形成乡村宅基地资源粗放利用与城乡建设用地紧缺的困局,宅基地治理成为突破困局的现实选择。但是,宅基地治理资金需求大,村庄和农户的分化导致农户的治理诉求各异和农民权益保障难等问题。宅基地治理的本质是资源配置问题,传统农区宅基地财产性价值弱,市场价值不彰,难以通过市场主导方式解决宅基地治理问题。基于此,应把宅基地治理与乡村建设和提升农民福利相结合,充分利用政府统筹和规划等方面的优势,采取政府主导、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的方式推动宅基地治理,充分利用增减挂钩政策突破宅基地交易和价值的区域界限的优势,为宅基地治理提供资金。  相似文献   

15.
太谷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科学界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分析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五个特征,结 合太谷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问题中存在的主要症结,提出了太谷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对 策,即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土地利用者的环保意识;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 衡;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减轻土地承载压力;加强土地法制宣传教育,加 大执法力度等五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主体功能分区战略角度的中国城市化研究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分区战略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推进模式。在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中,采用开发建设优先或保护利用优先的不同划定思路,必然会相应产生不同的土地空间格局和城市发展模式。通过回顾我国城市化政策,对我国城市在土地开发建设、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视。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展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由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对耕地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又是必须执行的方针,从而在理论上构成了土地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协调。主体功能区的提出,理论上为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和城市化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战略指导,现实中为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体化勾画了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生态经济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现状进行探讨,揭示出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在列举了城区不断扩张、耕地锐减;城区热岛效应严重;工业区布局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城市扩张占用自然植被,城市中绿地面积过少;石家庄市土地沙化不断扩大5点土地利用规划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土地集约化利用,将“占一补一”落实到位,保护耕地;优化城市土地结构和布局;保护自然植被,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整治改造滹沱河,恢复河岸土壤状况;制定相关法规,加强生态管理,增强公众生态经济意识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经济落后,土地贫瘠,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相对较小,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注重市场力量的引入,以此大力推进贵州生态省的建设,实现贵州省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当今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土地取得、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在介绍近代城市萌芽与发展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化的原动力是资本主义与工业化,分析域外先发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取得与利用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其采取的法律与政策规制值得借鉴,以拉美为代表的脱离实际的城市化诚为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