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三十余年的大规模住宅开发建设,城市的住房需求基本得到解决,但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群众对住宅品质和空间功能丰富多样的需求.由于家庭人口结构和个性需求处于动态变化状态,伴随着住宅精装修一体化设计的推进,住宅空间的灵活性和多变性逐渐成为设计要点和难点.以户型内可变隔墙作为研究对象,从隔墙材料选择、构造方式及装饰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在住宅一体化设计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体现住宅空间的多样化和灵活性设计,力求对新建住宅或现有存量住宅户型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住宅是否有助于保护和增强人的独立性和自尊感?住宅是否具备适应家庭生活习惯和组织家庭生活的功能?住宅是否能促进家庭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住宅是否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家庭对文化和美学的需求?住宅能否在承担家庭日常生活作息基本功能的同时,为住户提供必要的安全?这些纲领性的问题从一系列不同角度反映了住宅的质量,是30多年前由联合国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确立,以期确保文明社会高质量标准住宅现实意义上的基本要求法,这些内容在今天中国的住宅设计和建造中也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住宅是社会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对住宅质量的评…  相似文献   

3.
住房社会保障机制是针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解决居住困难、改善居住条件而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制度 ,是政府制定和实施住房政策的社会保障。现阶段我国住房政策的核心就是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但中低收入家庭对住宅市场的有效需求却严重不足。因此 ,建立和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我国住房社会保障机制已成为深化往房制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住宅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 ,不仅在于停止福利分房 ,发展经济适用房 ,实现一、二级住宅市场联动 ,更要注意提高住宅市场的有效需求 ,促使房价收入比合理化 ,规范化住宅租赁市场 ,提高住宅市场的有效供给 ,完善银行按揭制度。  相似文献   

5.
老年住宅市场的形成是我国经济发展、人口政策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房地产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以广州为例,影响老年宜居住宅需求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宅面积、人口老龄化水平、城市住宅价格、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为释放和满足老年宜居住宅需求,应该形成由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房地产企业、家庭和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供给主体模式,并构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老年住宅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6.
国内住宅市场面临人口聚集与住宅稀缺程度提高、房价走高与住宅利用率降低、居民交往需求提升与公共空间稀缺、资源环境制约与居住便利性要求提高等矛盾,为解决 这一系列矛盾,以调研法为基础,与经验总结法和描述性研究法相结合,详细调查研究了国内外住宅公共空间设计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提出了住宅公共空间扩大化的设计趋势:对 家庭结构细分;差异化设计满足不同家庭结构;加强平台和廊道等公共空间的利用与规划。同时,为迎接这种趋势提出了配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灾害救助不仅关乎人道而且可安定社会秩序。住宅是多数家庭的最大财产,而且是生活必需品。日本制定了自然灾害中住宅损坏鉴定制度,根据住宅损坏程度给予相应等级的援助。能够修理者给予免费应急修理;无法再住者则提供至多300万日元用于租房或者购建住宅、添置日用品。还有住宅重建的融资支援、各地方政府独自的援助措施等。调查显示目前的制度满意者多于不满者,约三分之二受灾家庭在重建住宅生活时无需借款。公共救助是纠正市场失误、于社会整体有益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中国城市住宅市场供求状态及其波动效应1991-2008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1991-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转型期中国城市住宅市场中商品住宅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总量的失衡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住宅市场中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总量的失衡问题在一定时期内较为严重;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供求失衡的状况逐渐好转,但近年来这一问题又显现出来;为了确保住宅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和居民福利的提高,今后政府应将消除住宅市场有效供求失衡问题作为一项基本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9.
辽宁村镇住宅安全现状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地区村镇住宅安全现状的调查,掌握了辽宁地区村镇住宅的安全现状,发现了目前住宅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村镇住宅安全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住宅二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政策的出台并没有完全奏效,需要研究更有效的措施刺激二级市场的发展,以促进这个住宅消费市场的发展。作者对发展我国住宅二级市场的现实意义、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从销售措施、租赁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住宅二级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能提高个人住房有效需求 ,支持住宅产业发展 ,被誉为银行的良性资产 ,但同样存在风险。本文利用风险分析方法 ,分析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中银行所面临的风险 ,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80后"的内涵和特征并进行实地调研获得武汉市"80后"青年的住房现状、住房消费心理及偏好等基本信息,运用房价收入比模型计算出"80后"青年可承受的合理购买力区间以及个人和整体对新建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二手房3类住房的购买力水平,对其住房购买力现状进行评价,以期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78.43%的"80后"青年能够在其偏好水平下形成有效购买力,且在他人财富馈赠的影响下,"80后"青年整体上能够对市场上各类住房消费需求形成有效的购买力。同时,通过分析影响"80后"住房购买力的主导因素,得出他人财富馈赠对其住房购买力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用于住房市场需求结构分析,引入住房基本需求和住房超额需求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以西安市为例进行研究发现:西安市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表现为改善性的追求居住舒适、豪华以及投资、投机性的超额需求占很大的比例;认为目前中国的住房市场结构必须以分析住房作为基本居住需要的基本需求的满足情况与其超额需求的发展状况,及其相互的比例;从西安市的住房需求结构透视全国的情况,认为中国城镇居民将住房价为投资品对房价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居民个人合理的住房消费支出及住房中福利成分的大小入手 ,结合居民住房需求情况 ,借鉴供求关系的理论与方法 ,分析论证了洛阳市居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及合理的住房消费水平 ,提出了居民对房价的承受能力和降低房价、提高居民住房有效需求的措施和加快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安徽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其影响程度作了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研究发现,近年来居民收入与城镇化率对住房需求的促进作用明显,对房价增长的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住房需求增加,而由于住房需求的刚性特点使得房价对住房需求的调节作用有限;同时,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的变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并未充分体现出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上海市为例, 考虑购房刚性需求, 选取影响税额的因素, 得出刚性需求下个人房产税总额的测度模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由税额影响因素组成的自变量组合共同预测因变量, 经过模型的初步分析和修正, 得到税额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最优线性关系。通过测度模型发现:住宅投资、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户数和土地出让面积对个人房产税的影响效果显著;前3项因素对税额的影响效果为正, 而土地出让面积为负。上海市人均60平方米免税面积、0.6%为适用税率的个人房产税方案, 使得测度模型满足购房刚性需求;基于模型中影响因素与税额之间的作用机理, 改变供需, 即可达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住房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消费和投资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住房给居住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要素,满足消费效用;另一方面,住房又可以作为投资品,基于投资者风险偏好,带来短期的出租收入和长期的资产增值收益。这种消费和投资的二重性,在长期内为衍生关系,在短期内却有着内在矛盾。现有住房所有权制度将住房的二重性捆绑在一起,现存住房金融制度通过信贷杠杆更加重了这一矛盾。而这种特性和制度安排对房地产经济的波动起伏具有放大器的作用。为了隔离住房房地产泡沫,可以借助住房金融创新的设计思路,通过住房增值参与证券(HAPN)这种住房金融创新工具进行模拟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运用住房增值参与证券可以建立住房消费与炒房投机之间的防火墙,隔断房地产泡沫风险,促进住房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人口结构的广义视角回顾其对住房需求影响的研究进展,国外的研究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深度上都领先于国内,国内的研究定性分析居多,定量分析还需加强。以往学者的实证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年龄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且主要集中在对住房需求数量的影响,几乎没有涉及对住房结构的影响。因此,未来应加强人口结构中其他结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并且拓展人口结构对住房结构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非均衡与商品房价格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失衡出发,将我国房价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与商品房价格偏高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发现:土地成本、税费、超额利润和过高的管理费用(主要指高管薪酬)是推动住房价格走高,造成房地产市场非均衡的主要因素。只有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控制,才能降低并稳定房价。  相似文献   

20.
一个基于供求两方面的房价决定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计量方法设立模型,同时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考虑影响房价的因素,研究是供给决定了房价,还是需求决定了房价,并且区分其影响的大小.结论是房价与房屋造价和存款余额同方向变化,而与房屋的竣工面积反方向变化.控制房价的关键在于抑制宏观调控过热的经济所造成的房屋造价上升和加大住房建设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