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它是中国独有文书工具,开创和传播了东方最具魅力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闻香谈墨     
马力 《山西老年》2008,(8):28-28
如今,中国的"文房四宝"不仅是传统书写用具,还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墨锭,历来备受文人、书法、绘画家们的喜爱,并加以收藏,藏墨一直被认为是文  相似文献   

3.
林华 《华人时刊》2015,(3):62-64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几乎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却在艺术品市场显现出勃勃生机,其独特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收藏价值逐渐引起收藏者关注,成为近年来收藏领域的新宠。文房清玩收藏渐升温随着电脑的普及,笔墨纸砚伴随着传统书写方式渐行渐远。但随着艺术品收藏热的兴起,作为古老的书写工具的文房用具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变为一种高雅的收藏品。文房清玩是指文人书斋中一切文化用具及陈设的总称,除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有笔洗、笔筒、笔架、笔  相似文献   

4.
鲜明而独特的徽州文化流光溢彩,它推进了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房四宝民间工艺产品向前发展.通过对徽州文化的内涵、本质等内容的分析,论述了徽州文化在文房四宝整体设计中的体现,让徽州文化借助文房四宝民间工艺产品及其包装这一载体,传播于世,发扬光大,为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安荷 《老友》2012,(7):57
首先是看墨品,包括制墨的时间、墨名、墨类、墨色及墨的形态、大小、轻重。墨的光泽泛紫色则是优质墨。看墨的表面有否损伤、断裂。"冰纹"与"墨霜"均是墨品曾受潮的现象。如表面暗淡、老重,证明是一锭古墨。其次是闻墨品。古墨由于含有多种中药材,藏家一闻即有一股馨香扑鼻而来,这就是中药味产生的香味。仿制墨(即后代制墨)常有一种怪味。大多是用冰片掺之,味浓烈  相似文献   

6.
文房杂具概说王家国文房杂具是书具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犹如绿叶与红花,相映相衬,绚丽异常。文房四宝研究已相当深入,硕果累累。比较而言,文房杂具研究甚为薄弱,至今尚未见到过有关综述文房杂具的文章。其实,文房杂具的内容还是比较丰...  相似文献   

7.
元代徽州路境内的手工业主要有矿冶、丝织、酒醋酿造、文房四宝制造、刻书等,其中尤以文房四宝制造、刻书等行业较为发达。官府经营和民间经营是元代徽州手工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官府手工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管理控制严格,官僚化倾向严重。民间资本与人力的投入和参与,使刻书业等民营手工业获得发展。元朝政府对徽州路手工业课税较重,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它们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墨尔多是嘉绒地区的一位名山神,墨尔多神山是嘉绒地区的第一大神山.坐落在丹巴墨尔多神山下的墨尔多庙是一个供奉神祗十分复杂的寺庙,所供神祗有佛教,有苯教,也有道教,呈三教合流状态.墨尔多庙供奉神祗的多样性,是丹巴地区文化多元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新文化运动以来,《墨辩》研究有用西方学术为依据而成就的"新墨辩",如《墨辩》的科学思想、《墨辩》的逻辑学等;也有欲建立一个"逻辑"学科,基于此学科比较西方逻辑、中国逻辑、佛教逻辑之同异,如虞愚基于"论理学"学科下的因明、中国名学、逻辑比较研究;还有不少学者用因明理论解释《墨辩》,如张纯一的著作《墨子集释》中的《墨辩》研究、谭戒甫的著作《墨辩发微》等。从张纯一、谭戒甫的《墨辩》研究看,就因明而言,具有整体性,是与唯识学连为一体的;就《墨辩》的因明研究而言,是碎片化的,是剪裁"百科全书"《墨辩》的因明内容。  相似文献   

10.
《墨辩》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体系较完整的逻辑学专著。在《墨辩》逻辑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往往是把《墨辩》简单地看作为形式逻辑,因而注重以西方传统形式逻辑的模式来考察《墨辩》的内容和体系,而忽视《墨辩》与古希腊逻辑在类型上的深刻差异。从而使《墨辩》的许多内容未能得到合理的解释,甚至造成拔高或降低《墨辩》逻辑内容实际意义的情况。为了更深入地对《墨辩》进行研究,本文拟就《墨辩》的逻辑类型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和西洋画在表现形式上各有其特点,这和作画的物质基础,即工具和材料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我们先说笔。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与毛笔的使用分不开的。毛笔的品种很多,从笔的用途来说,有山水笔、花卉笔、叶筋笔、人物笔、衣纹笔,彩色笔等等。从笔的性能来说,可以分为硬毫、软毫和兼毫三种。硬毫的特点是有…  相似文献   

12.
百叟 《山西老年》2012,(4):44-44
鉴别墨品可以从质料、墨模等方面入手,凡质料粗糙的,几乎不是烟料,形同土块,用手敲之,声音喑哑,体轻呈灰白色,墨模粗糙,墨料不好,都是伪品的特征。另外还有一种伪品,是使用一种石质材料磨成的假墨。鉴别墨品真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印刷机传统调墨斗人工调墨精度低、消耗人力物力的缺陷,以及电动式调墨系统机械结构复杂、机械部件易 磨损、设备成本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PLC控制的气动式调墨系统。采用调墨轮替代了传统调墨系统的墨刀,设计出通 过气压调节调墨轮和墨斗辊之间的间隙的新型调墨方式;设计了气动式气管道结构并介绍了气动过程;采用光电编码器 编码原理和PLC高速计数器的计数原理,设计出将各墨区墨量数字化的方法;设计制造了气动式调墨系统样机并进行 了调墨测试。试验证明该气动式调墨系统调墨准确可靠,提高了调墨效率,节省了调墨时间,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在知味墨的西北之行中,他对西北传教士不仅是教导,更多地是与之进行双向的交流,他们对中国穆斯林传教事业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在传教士与穆斯林的眼中,知味墨西北之行的内涵有传教与对话两个方面,西北穆斯林之所以愿意与知味墨对话,与其自信及知味墨的温和举措有关。知味墨的西北之行提高了西北在基督教在华穆斯林宣教事业中的地位,促进了西北由边缘向中心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韩非子》中记述,夏禹作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商人作书用墨,已为殷墟出土的甲骨片上和陶片上墨写的字所证实。解放以来,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湖北江陵等地出土的楚简,让我们看到了出于战国人之手的大批墨迹。一九七五年,云梦睡虎地秦墓,又出墨块、研磨工具及毛笔。这可能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烟墨实物。墨发展至汉末,出现了一个历史性转折,大量人造墨出现,为其后的制墨业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制墨不断进步,制墨名家辈出,佳墨迭现。明清制墨业已得到高度发展,解放以后更是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详细考证和分析,认为滁州大学张铉博士所发现之《程氏墨苑》中的"笑笑生"可能是徐渭。彭好古此信当写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至《程氏墨苑》最后出版时的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之间。此文通过对《程氏墨苑》版本的分析考证,提出《程氏墨苑》最早的版本基本上是与《方氏墨谱》同时筹备和出版的,最早的一版应筹画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完成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彭好古的信可能写于《程氏墨苑》初版后不久。另外,笔者发现一封徐渭致"小彭先生"的信,可能与彭好古、程大约和方于鲁有关。  相似文献   

17.
硃卷和闱墨是科举制度下特有的文化教育产物,作为科举考试第一手资料,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现今可见的贵州清代硃卷闱墨资料可分以下几类:1.《清代硃卷集成》所载贵州相关会试、乡试硃卷;2.贵州省图书馆古籍室所藏贵州硃卷闱墨资料;3.国家图书馆所藏贵州硃卷闱墨资料;4.贵州省博物馆所藏清代科举试卷原件。文章述其篇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墨史浅说     
中国墨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古墨是在战国时期。晋墨原料已基本定型,唐宋墨业中心南移,出现徽墨。明清两代为制墨业的高峰。  相似文献   

19.
索福克勒斯忒拜剧中的伊斯墨涅往往被看作是自私、怯懦和卑微的女性。这种观审只是停留于伊斯墨涅的面纱。实际上,由于家族的伦理罪孽,伊斯墨涅对于政治伦理的自然秩序、家族“共同的爱”和正义都持有一种饶有意味的立场。  相似文献   

20.
儒道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都曾有过显赫的地位,注意挖掘和利用三家资源,探讨当代中国儒道墨三维和谐管理观,意义深远。儒道墨作为管理体系中的三个支点,它们之间是有机和谐的统一整体,其中,墨是根基,若无儒道,根基不能自美;儒是连接墨道的纽带,若无墨道,纽带则无意义;道是儒墨的升华,若无儒墨,道则无所加。注重社会和谐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魂灵,无论是"仁爱"、"道爱"还是"兼爱",皆体现了和谐的管理境界,可谓是殊途而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