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持守”思想是朱子理学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朱子的修身论。存心、持敬和主静,这是朱子“持守”思想的基本内容。朱子认为“心”在德性修养中居于主宰地位,能“唤醒”“收敛”,使其常处于“惺惺”状态;强调“敬”是圣门纲领,要始终坚持“修己以敬”;还主张习于静坐,明辨动、静关系,以“静”涵养身心。朱子所言存心、持敬和主静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朱子“持守”思想尤为重视“日用”之间的修身功夫,表现出强烈的践履性,试图在切实有恒的德性修养中,存天理、去人欲。  相似文献   

2.
综合看朱子的为学工夫思想,主敬涵养与格物致知不可偏于一边,不可拘泥于先后,两工夫是互相发明、相互促进的,本质上是一件工夫。朱子之所以有时主张主敬涵养为先,有时又主张格物致知为先,实是其因材施教之表现。而之所以会有"主敬涵养与格物穷理何者为先"的问题,是由于人们常把朱子思想中敬与主敬涵养混为一谈,从而导致对主敬涵养与格物穷理关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3.
知行问题是理学尤其是朱子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讨论的问题涉及知行关系、致知与涵养、致知与主敬等方面。作为朱子重要门人和传人的陈淳,在知行关系上继承和发扬了朱熹“知行相须”的观点,提出了致知力行“随时更迭,交进互发”的思想,而对“知先行后”论有所修正,同时,对“行重于知”则以“以行为主,知行一事”作了新的概括和拓展。在主体修养上,陈淳把主敬仍看作是与致知力行相始终的修养的重要内容。陈淳还对凸现儒学工夫与境界的“下学上达”作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张栻原本继承胡宏之学,但在与朱子交往的过程中,其思想特别是工夫论发生了多次变化。学界一般将其工夫论分为早晚两期,但考察其晚年更订的《孟子说》的部分内容以及《论语解》,会发现南轩在去世前还有一次较为隐秘的转变。因此其工夫论实际上应该分为三期:早期继承胡宏之学,主张“先察识后涵养”;中期为“存养体察,固当并进”而“存养是本”;晚期则为“主敬”的抬升与“察识”的隐没。  相似文献   

5.
李涛 《东方论坛》2022,(1):77-86
儒家的修养是一种突出道德特征的人格修养。朱子在理学的视域下,对儒家的人格修养做了创造性的诠释。朱子强调修养的关键是修心,就是用道心来主宰引导人心。朱子强调心虽有人心、道心之分,但并非是两个心,只是心之所觉有不同,觉于欲即为人心,出于形气之私,觉于理即为道心,发于性命之正。修养所要达成的终极目的就是成就圣贤人格,它是通过人的气象表现出来的。而圣人气象展现的就是一种天理流行、浑然一体的人格特征。人在修养过程中自有一种体证天理的快乐,朱子将儒家的“孔颜之乐”提升为一种具有人生终极意义的天理境界,使人通过不断修养超越有形的生命屏障以达无限的道德价值之域,以此安顿人的心灵,实现人性彻底的复归。  相似文献   

6.
为了挑战佛道的圣人观,朱子以“敬”字阐释《尚书》“钦”字,以实现其对“尧舜之道”理学圣人观的构建。从工夫修养看,朱子认为持守“钦”方看得道理尽,指出佛老工夫论过于关注心地、忽略现实的缺失问题。从体用关系看,朱子认为以“钦”体“明”用,反对佛老以“静”释“敬”,以致发展出体用殊绝之弊。从圣贤境界看,朱子认为尧之德“钦”是第一个字,而佛老自谓光明,实是扰乱人伦。总体而言,朱子对“钦”的理学阐释,旨在揭示儒家与佛老何者为本,批判其持敬工夫、敬之本体及光明境界,敞开了程朱理学视域下的“尧舜之道”。  相似文献   

7.
从“主敬”思想看朱熹的主体修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敬思想是朱熹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在二程提出主敬思想的基础上加以进一步的诠释,主要从敬是主一,敬是“动容貌、整思虑”的内外相合以及“敬义夹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鲜明的主敬思想。敬是主体修养时所应有的积极的态度。认知主体只有以敬的态度加强个人修养,才能明善去欲,居敬持志,进而才能通过涵养省察,格物致知等种种工夫,达到朱熹所言的“克人欲、存天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朱子哲学中的代表性范畴——"敬"与"义"为切题点,重新梳理朱子的修养工夫论。认为朱子是以"敬"、"义"两分,内外兼顾,来统摄其它工夫的。朱子工夫论内容庞多,体系复杂,但均可归之"敬—义"结构中。在朱子工夫论中,"敬"与"义"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论持敬在朱熹心性修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敬是朱熹心性修养的根本工夫。朱熹从敬之作用的角度把敬界定为“一心之主宰而万事之本根”。本文从“涵养须用敬”和“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两方面, 对敬之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元代新安理学家陈栎、倪士毅四书学深受被认为“多不同于朱子”的饶鲁影响,以至于被史伯璿判为“信朱子不如信饶氏”。他们认为饶鲁之说“多有好处”,大量直接引用饶说,包括引其新奇之说,与朱子相对之说,或为使饶说与朱子说相协调而对饶说“改易字面”,或强调与朱子不同之饶说属于“宜知者”。史伯璿认为他们于饶说“口虽非之,心未尝不是之”,或暗主饶说之意以批评朱注,或删润饶说以为己见而求合于朱注。当然,对饶说过于新奇或针对朱子的激烈之见,他们亦删除之。比较来看,胡炳文、陈栎、倪士毅对饶说态度虽大体一致,然亦有小异。元代前期新安理学深受饶鲁影响这一客观而隐秘事实之存在,有助于反思视元代前期新安理学为朱学门户株守者这一流行看法,更新对宋元朱子学演变脉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论》《庸》开启的过不及论题,系儒家中庸哲学之一重要部分。其在宋儒得以反响与接应,确有两系之分路:主理的朱子一路,主物的水心一路。遮表之诠,固由佛家因明学所盛讲,其否定与肯定之命题形式,却也符合水心、朱子直面《论》《庸》之情形:朱子将顺的或正的逻辑为取径,吾人是谓表,水心以逆的或负的逻辑为路向,吾人是谓遮。而过不及命题与叶水心人性修养之普罗主义的主张,与责任承担之儒家精英主义的水心、朱子之不同进路的考辨,尤有趣味。  相似文献   

12.
荀子的性是心处其中并发挥影响变量的动态、整体的人性,荀子的心处于"可道"与"不可道"的十字路口。所谓恶之性可养、可化,所谓善之心可恶、可伪,此心与性的状态使荀子政治哲学具有了教化的指向。"性伪合而天下治",是荀子政治哲学在心、性基础上的总体架构和思想追求,荀子提出了养欲、师法、化性等政治哲学主张。荀子政治哲学虽然归结和落实于德性修养,但心、性的无根状态终使其政治哲学体现出一种紧张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3.
尹焞是程颐的弟子、两宋时期中原地区的重要理学人士。其一生笃守伊川之学,重视孔孟之道,提出“主一即是敬”、“身心收敛即是主一”,强调“真知”必能行的修养践履之功,对理学在中原地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荀子强调敬天、尊祖、隆君师,主敬思想是苟子思想的一个鲜明特色.作为战国时期儒家制度派的代表人物,在认同传统礼制的基础上,荀子发展了天的自然主义一面,指出敬天是因为天的自然养育功能.针对商周以来的祭祖传统,荀子突显了先祖血缘所出的人伦意义,同时由于君师在社会治理上的重要作用,荀子还力主隆君师,从而使其主敬思想,摆脱了宗教神秘色彩,而完全植根于天地君亲师的不可或缺的现实功用之上.  相似文献   

15.
"敬"是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敬"的思想在周初就已出现,在先秦儒学中得到发展,之后在宋明理学中内涵不断丰富,程朱在以往思想的基础上深化了"敬"的思想。二程赋予"敬"以"诚敬"、"持敬"的含义,朱熹对此进一步加以阐释,将"主敬涵养"作为自己的修养方法,通过个人的修养工夫来体悟天理,以达到圣人境界。通过程朱的阐释,"敬"成为理学中重要的修养工夫,"敬"的思想在儒家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更进一步的确立。  相似文献   

16.
张载论“心”,重点不在认识论,而主要是把“心”作为落实修养工夫的枢纽。张载修养工夫的学者、大人、圣人三阶段都由“心”贯穿;变化气质、知礼成性、心统性情,大其心,虚心、无心的修养工夫,都离不开“心”。由“心”来觉解太虚本体赋予人的天地之性,通过涵养“心”而体悟“乾父坤母”、“民胞物与”、世界万物一体同源的宇宙意识,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是张载论“心”的要义。张载论心有认识论意义,但以“人本无心,因物为心”而定位张载的论“心”是“唯物主义的认识”的结论是不妥的。因为“因物为心”恰恰是张载要克服的,而“无心”却正是圣人修养工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诗集传》的注释,以探讨朱嘉理学思想,如道心人心、理一分殊、心统性情、主敬涵养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学者的知性涵养功夫思想源远流长。先秦儒家的内圣之学率先提出为学须"修己以敬"、"尽心"、"养性"、"虚壹而静"。宋明时期推崇的"圣贤气象"极力追求学者自完其心、自尽其性、"居敬穷理"的内省功夫。唯物论者王充、张载、王夫之等人也对求知治学与主体修养的关系予以极大关注。"知性涵养功夫"既是古代学者竭力追求的人格道德境界,又是当今学者的为学之道。  相似文献   

19.
“敬”的心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敬是理学修养论的重要方法,而修养工夫论是与心性和天道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以“敬”为主要关切点的考察即可折射出理学经由元明两代的昌明显赫转而暗淡,继而心学大明这个演变转化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李(禺页)吸收了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以“致良知” 为本体,并以朱子“主敬穷理存养去欲”的工夫对其加以补救,但他所谓的朱子的工夫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王学化了的。在以“致良知” 为本的基础上,李(禺页)提出了“悔过自新”说,更进一步体现了其以王学为本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