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萧乾在<大公报·小公园>、<大公报·文艺>的副刊编辑实践,为我国报纸副刊编辑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以自由主义理念构建公共论坛,以开拓创新精神打造副刊文化品牌,以文学保姆的品格组建作者群.  相似文献   

2.
台湾解禁后,报纸文艺副刊为因应台湾社会变迁,在编辑形态上对"大众文化"有远比既往更多的注意。"轻薄短小"成为20世纪90年代文艺副刊的主流,偏重轻松逗趣的生活主题以迎合读者。这种读者导向的文艺副刊,台湾学者称之为"大众副刊"。解禁初期台湾社会环境因素与文艺副刊之间的关联互动表现为:政治松绑降低文艺副刊传播影响力;文艺副刊运作市场化,经济衰退使文艺副刊直面"适者生存"的市场机制;文艺副刊成为消费社会下的大众文化商品;传播技术手段的升级改变文艺副刊读者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3.
免费报在台湾起步较早,并以捷运免费报为主导,曾呈蓬勃发展之态势,但大多开办时间不长.时至今日,捷运免费报仅存和<爽报>,二者也是目前台湾最大的两家免费报.免费报颠覆了传统报纸的运营模式,它们曾经为台湾报业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但也为台湾报业市场带来了很多问题.在免费报把新闻植入式行销视为合乎职业道德、"腥膻色"报道屡见不鲜的同时,在免费报纸向广告纸蜕变、免费报人向广告人蜕变的同时,台湾的传统报业和传统的办报思想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之"文",在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与今天的"文学"或"文章"都并不一致,这正说明我们现代文艺学的"失语"--失去了我们传统的话语.实际上,<文心雕龙>之"文"的内涵原本是清楚明白的;在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关于"文学"、"文章"的基本含义,也是一以贯之的.只是到了20世纪初叶,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literature"被翻译成"文学"并得以广泛运用,中国古代漫长的"文学"、"文章"概念的应用历史基本中断,"文学"一词也就陷入尴尬之境.按照<文心雕龙>和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章"、"文学"的基本话语,"literature"不能翻译为"文学",而应该翻译为"文章",这也就是<文心雕龙>之"文";而作为"文章之学"(Literary study)的"文学",或可翻译为"Philology".  相似文献   

5.
聂绀弩(1903-1987),湖北京山人,是我国20世纪文坛卓有成就的作家.1924年进黄埔军校,1925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曾任中央通讯社副主任.1932年加入"左联",1934年编辑<中华日报>副刊"动向".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学运动自周氏兄弟加入以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提倡"活的文学"到进而提倡"人的文学",新文学运动的对立面在这时也已有了根本的不同.至少,从文体演变的角度看,新文学所要否定的,并不只是古代文学,更不只是桐城派古文或八股文,而应同时也包括近代文学,包括梁启超所鼓吹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新民体".因为后者事实上已经否定了前者,已占据了主流的地位.虽然新文学对后者的再否定,没有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或钱玄同、刘半农的<奉答王敬轩先生>那般热闹而剑拔弩张,但这种事实上的批判,以及新旧文体上的对比和交替,还是相当激烈的.  相似文献   

7.
一 九十年代诗歌是个处境尴尬的名词. 的确,从各种媒体的宣传来看,九十年代诗歌都是尴尬的话题.如,关于九十年代诗歌状况,可以说是非常"热"的话题,<诗刊>、<星星>、<诗歌报>等专门性诗歌报刊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报纸,都发表了一些文章专题讨论,但说"冷"说"热",见解不一.不过,诗歌界(诗人们)大多似在急迫地道着诗歌之"冷".  相似文献   

8.
作为近代文艺小报的先驱和市民文学的转捩人物李伯元,所办<游戏报>既是一份经营性、娱乐性小报,也交织着李氏道德劝惩、政治改良的精神诉求;作为"晚清文艺小报之巨擘",<游戏报>实现了"游戏精神"与"道德劝惩"的有机统一,这对于当今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有着极为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霍氏姐弟的<红楼解梦>前些年轰动一时,其最根本的观点是:<红楼梦>隐写了"一部历史",实质上是"一部史书".霍氏姐弟赖以立论的,主要有四大概念--"野史"、"史公"、"<春秋>微词"和"史家曲笔",但是他们根本漠视这些概念的文学意蕴,对其做了错误的理解.因此,<红楼解梦>建立在这些错误理解上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报开辟"大副刊",将新闻性内容纳入副刊版面,强调新闻性与常态性并举,这是"大副刊"办报思路的首要特色;而强化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是"大副刊"办报思路的基本原则;艺术性形式方面则力求在"通俗"与"高雅"中做文章,确定版面的风格特征和品位,这是"大副刊"最基本的特性.寻求积极健康的宣传教育内容与新颖完美的宣传教育形式、教育艺术的最佳结合点,是校报"办报育人"的主要宗旨.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降,在传统报纸文艺副刊和文学期刊传播的基础上,网络博客成为文学媒介传播的一种社会时尚,催生了新型的文学伦理,尤其是在地震面前,诗人与诗歌借助网络博客重新铁肩担道义,扭转了大众消费时代日益沦丧的精神滑坡现象。同时,专业性诗歌刊物和报纸文艺副刊的电子化、扩版化也加速了诗歌的生产与消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纸的文艺副刊长期以来都是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出现的,“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是中国报纸副刊百年发展中所逐步确立的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却也日渐式微,甚至开始走向衰亡。在新的传媒时代,报纸文艺副刊这棵老树想要重发新芽,焕发生机,就应当寻找新的生存阵地与多样变通方式,而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给报纸文艺副刊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当下,"文学台独"逆流甚嚣尘上,但文坛斗士、台湾思想界、文学界统派的领军人物陈映真与之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予以了坚决的批判.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坚持台湾文学的中国属性,坚决批判"台湾文学主体论",一是对为"皇民文学"翻案的台独逆流进行彻底的清算.  相似文献   

14.
1980年代以来,传承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台湾乡土文学因受“本土论”思潮的影响而被“台湾文学论”取代.当代台湾乡土文学的发展异变既是全球化语境中台湾本土文化的自觉应对,也和它与生俱来的政治意识形态因素息息相关.当代台湾乡土文学的发展异变并没有隔断中国新文学传统,所谓的“台湾文学”并不是独立于中国文学之外的文学形态,而是“文化台独”在文学上的反映,并非台湾文学自身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台湾文坛上引人瞩目的高产女作家,郭良蕙不仅游走于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中间地带,拥有广泛的社会读者群,而且以她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学题材的大胆碰撞,挑战了官方文学话语的权力场域.其小说创作内容从传统的男性社会横跨到现代社会,通过对台湾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女性情感境遇的审视,传达了作者有关婚姻爱情问题的深层思考.特别是她对性爱题材的尖锐触及,突破了台湾文学的创作禁区,并引发出一系列耐人寻味的台湾文坛风波.  相似文献   

16.
《大公报·战线》是一份记录抗战烽火中新文学生长的珍贵媒体档案。《战线》在推动新文学的生长过程中,有着多方面的历史贡献。在诗体建设方面,《战线》对于朗诵诗运动的开展和朗诵诗写作具有开拓之功;在小说文体新创方面,《战线》推出了新武侠传奇体;在人物形象叙述领域,《战线》登载的作品开辟了敌国人物形象正面表现的新领域;《战线》还对战争状态下新闻性很强的报告体文学的发达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以张我军为代表的台湾知识分子抱着文化朝圣的愿望最初进入中国大陆文学界,并将大陆新文学运动之风引向台湾,但台湾文学却由于当时台湾的日治身份而并未被中国新文学作家和中国新文学界所重视。这种现象持续到30年代,台湾文学依旧被当作“外国文学”引介。直到40年代中后期,台湾光复前后,《文艺春秋》的主编范泉始在刊物中集中介绍台湾文学,将台湾文学拉进“中国文学”的视野之中。本文力图梳理这种微秒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8.
至今,大陆已经编撰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可说是种类繁多,相关述评也是随之繁盛,但由于大多编撰及相关研究对台港及海外的同类文学史著视而不见,欠缺平行比照的视野,这无疑使得我们的文学史编撰始终是自说自话。而台湾学者皮述民等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史》在文学史命名与整体流变的勾勒,台湾与大陆文学的并行书写,历史性与文学性的融汇等方面所进行的努力,或可作为我们的镜鉴[1]。  相似文献   

19.
英国当代杰出的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60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本文以莱辛的代表作和部分重要著作为文本,分析和讨论了莱辛对当代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贡献,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土著女作家波拉·甘·艾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多面手,她的文学创作、评论和教学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土著文学的经典化进程,对美国土著文学的发展功不可没。然而,遗憾的是,艾伦作为诗人的身份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艾伦一直不倦地书写着优美的诗歌。从1974年至2009年,她先后出版9部诗集。艾伦是土著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而她的诗歌在某种程度上则是对她大胆的土著女权主义理论的全面文本实践。艾伦的土著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母系宇宙”强化了女神和女人在宇宙中的力量,突出了土著美国人宇宙观中母系的核心价值,是艾伦建构印第安女性独特身份的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