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黄宽,中国早期著名留学生之一,留学美英并获取医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又通过自设诊所、掌管医院、担任西医学教师等方式,积极推动西医在中国的开展和传播,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为近代中英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江户时期,荷兰成为唯一与日本交往的西方国家,进而荷兰成为西方文化传进日本的通道,其中以医学最为瞩目.西方医学在日本的传播使得日本"兰学"兴起,并为日本的近代化奠定了科学基础.这一时期,医学主要通过荷兰商馆医生口述、江户参府、日本翻译西方书籍、开办西医学塾等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3.
“医学传教”与近代广州西医业的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 30年代 ,美国第一批新教传教医生来到了广州口岸 ,开始了以医疗活动为手段 ,以传教为目的的“医学传教”历程。传教士的医学活动取得可喜的成果 ,促进了西医学在华传播 ,也促进了广州西医业的兴起。但是 ,医学和传教相结合的关系却逐渐开始松驰、淡化 ,两者开始了离异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传教士藉医传教,目的在"教",为中国人所接受的却是"医".藉医传教除了带来医学所具有的工具性特点,还有与之相关的人文理念、制度等.西医东渐自下而上的传播路径和层次,提示着近代中国文化调适的方向;西医东渐在鸦片战争以前就已开始,显示了文化接触传播的常态性.至民国时期,西医人数仍然很少,但中、西医势力的转移已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西医传入我国百余年,取代了中医的主导地位,对我国医疗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人文精神在西医的传播中有排斥、有吸收、有继承、有发展.因而,探索西医传播对我国医学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对培育塑造新时期的医学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代中国国势衰微,向西方学习被认为是救亡图存的唯一道路,西医作为西学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国人的认可与推崇。从早期"西医长于外科"到西医学堂的建立,继而到医学维新,再到对西医科学的崇拜,实际上从一个侧面昭示了近代先进国人在器物、制度和思想观念等三个层面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的历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近代以来西医的传播和中医的遭遇,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国人对现代性的诉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西医经传教士传入中国,并逐渐被国人所接受。至晚清时期,西医东渐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公报》(1902—1912)作为近代中国著名报刊之一,是研究晚清社会的重要史料,其在晚清时期所刊载的大量医学广告充分反映了该时段西医东渐的史实与过程。通过对晚清《大公报》医学广告的研究,可以归纳出该时段西医东渐的鲜明特点,即新式医学学科的出现、西医医疗器械的传入及医院的大量创建等。同时,晚清时期的西医东渐也起到了促进中西医融合汇通、强化国人卫生观念及催生近代医学教育发端的作用,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深远。因此,通过分析晚清《大公报》医学广告,可以为研究晚清时期的西医东渐提供一个全新视角,并呈现当时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立体图景。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医师嘉约翰(John G. Kerr)等在外刊上集中对中医展开批评,其目的不是客观地进行中西医学交流与比较,而是带着西方殖民的优越感和在华传播基督教的目的来污名化中医。嘉约翰一方面批评中医不科学、落后,鼓吹西医的先进性;一方面又借鉴利用中医中药,为其医疗传教在中国立足和渗透打掩护。这种行为的两面性在外阻碍了近代中医向西方的传播,在内削弱了中医的话语权力,对近代中国医学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医学英语要求学习者能准确完整地翻译医学英文文献以供自身学习和提高使用。就医学本科生而言,能够正确处理医学英语专业词汇的英译汉,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结合目前所使用教材,对医学院学生在医学英语专业词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培养方面进行探讨,指出掌握构词法知识、结合语境选择释义、注重积累专业词汇、对词汇进行相应医学化翻译和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都有助于医学英语翻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是中国文学西传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清楚李白诗作的英译史实,包括译者构成、翻译载体、翻译特点等等,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文学西传的路径、方法与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新医学的传入与在华的基督教会密不可分。以湘雅之首创者胡美(Edward.Hicks.Hume)等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播西方医学,不光培养了近代医学人才,促进了当地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更重要的帮助人们树立起了近代公共卫生意识和文明观念。体现中外合作精神的湘雅医学院对湖南,对中国社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西医入华的社会效应远远超过了医学本身,扩大到了公共卫生、妇女解放及近代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用疾痛叙事的视角看“渐冻人”中医师以中医哲学整体观为方法解释疾痛经验、重建生活世界,并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运用类似叙事医学的方法进行医学实践,进而探讨传统中医哲学的整体观和现代西方医学人类学疾痛叙事研究范式、西医叙事医学的互证互构。中医整体观为疾痛叙事和叙事医学提供本土化视角,贡献人类学和医学的中国思想资源。疾痛叙事和叙事医学深化中医整体观,在实践上对其进行方法论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函授新医学讲习社1910年成立于上海,由清末医界改良人物丁福保开办。这种速成的远程教育法,入学门槛低,相较留学、求学的途径,自有其经济和效率方面的优势。丁福保以此扩大了他所翻译出版医书的销售市场,也由此形成了一批学生弟子,他们之间不只是传统的师生关系,也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关系,体现了近代以来医学知识传播的大众化、普及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函授新医学所使用的教材也反映出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医学对清末民初中国医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晚清(1840—1911)生物学医学发展的重要事件是西方近代兴起的生物学与医学的大量引进:吴其濬编著《植物名实图考》,李善兰翻译《植物学》,严复编译《天演论》,西方教会开办医院与传教医师接踵来华,英国传教医师合信编译《全体新论》与西方医书络绎传入,美国传教医师嘉约翰开创医学事业,以及教会大学培养西医人才等,使西方生物学与医学在中国开始扎根并迅速发展,特别是《天演论》的翻译和流传对中国社会的变革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之际,在“西医东渐”的背景下,分布在商业报纸、医药专刊和文学期刊上的医学小说成为独特的文学类型。区别于作为象征的医学书写,这类小说摒弃了医学的隐喻传统,转而回归纯粹的医学题材,其创作意图在于鼓吹科学与变革,进而配合现代医学在中国的确立,具有浓烈的工具论意味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从文学和医学的互动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清末民初的医学小说分别通过揭批医界时弊、联合媒介权力普及细菌学常识和描绘美好的乌托邦世界等途径,实现了情感动员、知识生产和共识的凝聚,从而建构了一套迥异于传统的现代医学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医学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郑观应是我国近代化历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分析了他的医学目的论、医学道德观、医学治疗观、医学预防思想以及医学交流观,从而全面展示了他的医学思想。从医学文化的角度,揭示了他在中国近代化里程中所起到的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医学英文中,关系分句和同位语的出现频率极高。它使句子冗长、复杂,给理解和翻译造成极大困难。本文就笔者在教学中碰到的一些复杂的英文句子和学生翻译时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并讨论医学文献中关系分句和同位语的译法。  相似文献   

18.
仁钦桑波(958—1055),10、11世纪吐蕃最伟大的翻译家,整个吐蕃中世纪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之一。他一生中将150种以上梵文文献编译成吐蕃文。他的翻译与其他学术活动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宗教与文化复兴运动的重要事件之一。传统上认为是他开启了吐蕃佛教史上的新密乘(gSangssNgagsgSarMa)时代。他在医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是将发八他(V仭gabhata)的《八支精要集》(Ast仭nga-hrdayaSam.hita.N仭ma)、喀且·达瓦宛嘎(KhacheZlabamN-gondGav)的《八支精要集广注·词义月光》(Pad仭rthaCandrik仭-prabh仭s仭N仭maAst仭ngahrdayaVivrti)等一些重要吠陀医典译成了吐蕃文,对“后弘期”,即10世纪以后的吐蕃医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医学英语是科技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学英语的翻译有其独特之处。从对等翻译原则出发,医学翻译瘟该遵循价值对等、语体对等、内容对等、语言对等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20.
医学科普教育是传播健康理念和增强公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旨在将医学科学知识、防病治病方法、医学保健措施和健康理念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传播给公众,从而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腾飞的经济,快速提高的生活水平相比,我国居民的基本医学素养却较为落后,因此医学科普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在医学科普教育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已逐渐成为医学科普教育的重要手段。笔者运用新媒体模式进行医学科普教育的初步尝试,并总结在微博、微信等平台科普的经验,通过实践发现新媒体背景下医学科普教育在趣味性、传播范围、互动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