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论网络时代的社会控制与政府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正进入网络时代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社会控制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社会控制模式的转变中 ,作为控制的主体 ,政府角色也必须进行调适 ,以更好的实现新形势下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2.
自治理理论兴起以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政府治理模式的研究从未停止。政府治理模式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环境发展的变迁,随着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网络时代,政府的治理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对政府的决策模式、政府治理的监督模式和政府治理过程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网络时代中国政府应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参与—协商治理模式,进而厘清参与—协商治理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参与—协商治理模式的要素,指出参与—协商治理模式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网络治理:地方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可行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析了网络治理理论的基本概念,指出网络治理理论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结构、创造有利于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组织结构与政府运行方式、建立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体制与机制;实施网络治理可推进政府改革,以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及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地方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可行选择,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公共治理事务新变革与网络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网络时代我国网络政府建设的背景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公共治理事务变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信息时代要求政府应在公共治理领域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网络政府,进而探讨了如何加快网络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伴随网络社会的崛起,传统的"政府单中心治理"模式已不适应治理需要,社会治理模式正朝着社会协同治理的方向转变.作为网络社会的重要参与方,网络平台基于其相对优势理应成为网络社会治理主体中的重要一员,并承担起相应责任.在遵循合法性原则和必要性原则的基础上,网络平台的具体责任包括:审查监管责任、 协助配合责任、 安全保障责任及行业自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更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这对于我国各级政府治理理念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解析和参与动因分析,提出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下政府治理理念创新的路径选择:政府合理地扩大其管理半径,提高其管理效率;有更强的回应力,回应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需求;政府自身角色的转变,处理好网络话语的主导权;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5年以来CSSCI来源期刊中有关政府治理方面的文献搜索结果,对近十年政府治理的研究成果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聚类分析、多维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对现有研究的核心领域进行归纳总结。政府治理的核心研究领域有政府治理模式、地方政府治理、政府治理中的职能转变、网络环境下的政府治理以及国外治理经验的借鉴等。通过对核心研究领域的特点分析,提出未来政府治理研究应该在政府治理的系统化、基于网络的政府治理研究、治理主体的互动机制、社会参与等领域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8.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以网络化治理理论为视角,明晰政府职能转变与其他社会主体发展的关系、培育非营利组织、构建政府间网络以及公私合作网络是实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内基层管理创新的典型模式分析,提出了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路径:即第一阶段从“强政府弱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状态转变;第二阶段从“小政府大社会”向“强政府强社会”的转变;第三阶段从“强政府强社会”向“好政府好社会”转变,经过这三个阶段发展,可以达到政府和社会的理想状态,为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治理理论作为参照的框架,分析研究政府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如何管理高等学校的问题。提出对高等学校的管理,政府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是掌舵而非划桨,应从单边治理转变为政府、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的合作网络治理。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孕育了虚拟的网络世界,它在塑造了社会的网络结构的同时,也悄然实现了从“纯粹的虚拟”到“虚拟与真实兼备”的完美蜕变.网络世界的“虚拟与真实”属性决定了社会治理意义上的网络世界治理不仅仅局限于对虚拟世界的治理,而是特指多元社会治理主体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与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对互联网所链接的虚拟世界及其派生的社会网络结构的合作共治.网络世界治理在实践中要达至既有的社会治理目标,必须遵循合作治理、更加注重伦理构建、超越民族国家界限、实现社会的有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基本准则.基于此,政府在网络世界治理中的职能定位亟须变“控制”为“引导”,充分重视对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互联网巨头奇虎360与腾讯的纠纷案例入手,比较了互联网企业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的盖异,论证了多中心治理模式与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构建的内在吻合关系,解读了多中心治理的要素,阐述了一种新的、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合作治理的方法与对策,构建了包含政府、互联网企业、独立部门和社会大众、媒体、党组织等多个治理主体的协同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网络反腐已成为群众参与反腐的一种重要途径,伴随网络反腐而形成的涉腐网络舆情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但是,涉腐网络舆情的生发极易触发衍生效应,具有不确定性。有效治理涉腐网络舆情,已成为反腐倡廉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各地方政府推行的涉腐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为创新舆情监测方式,提升涉腐网络舆情研判分析和处置工作效率,实现涉腐网络舆情主动回应,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认为,涉腐网络舆情网格化治理机制是包含网格化监测技术平台和网格化舆情监测、预警研判、引导处置等在内的一整套机制;网格化治理机制的推广应用需进一步转变舆情治理理念、优化信息技术平台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推动民主治理的发展,而公共政策表达体制的不完善又极大阻碍了这个进程。基于网络民意视角的政府回应制度作为公共政策表达的重要途径,逐渐引起行政部门的关注。政府在网络回应机制建设方面主要还存在不成熟、效率低下以及透明度不高等问题。现代政府应该从机制和价值两个层面进行反思,主动应对网络时代民意表达与公众政治参与的要求,探析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构筑了网络空间。作为最具当代意义的社会公共空间,网络空间孕育产生了全新的人类虚拟生存方式和虚拟社会的社会存在形式,网络空间及空间转向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充满诱惑和生机的新兴领域。网络空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实践环境,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面临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多重压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空间延展困境、大学生思想行为失范等诸多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发展要求,强化网络空间问题意识导向,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从网络空间这一个全新的层面去寻求解决方法,提出更具解释力、影响力和说服力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构图。立足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和主体性思想,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创新发展体现在系统重构与协同共建、信息生产与供需平衡、秩序调控与活力创造、动态开放与价值对话四个方面,从而分别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理念、方法、路径和机制创新。其中,理念创新是根本,方法创新是关键,路径创新是基础,机制创新是保障。  相似文献   

16.
网络行为:一个网络社会学概念的简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络为人们的行为活动构建出了一个新的“场域”。网络行为就是人们依托于这一新的“场域”所作出的一种全新形态的现实行为活动。本文结合互联网络发展和“新场域”建构的现实背景,对网络行为这一网络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从其内涵、类型、特征和社会本质等方面,展开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的技术创新机会具有时效性、平等性和优化性的特点。网络时代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创新机会。要想在网络时代成功利用技术创新机会,需要以合作创新作为保证,以虚拟技术创新作为先进模式。  相似文献   

18.
“棱镜门”事件导致网络共同体的“真实界”被放大,在网络共同体内重塑异质性主体间的理解与共识成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对网络共同体的结构、交往模式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在后“棱镜门”时代,西方世界对于网络共同体中的交往关系研究具有促进结构扁平化、推崇市场规范、强调多元治理等发展趋向,其衍生出的“去中心”“西方中心”“多中心”网络共同体交往模式,难以重塑真诚、真实、正当的交往行动,其“治标不治本”的原因在于,都隐含着“物对人的统治”的内在逻辑,受到扭曲和异化的交往关系本身便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影响下的必然结果;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各主体之间能够就如何实现共同体内最广泛的公共性展开道德商谈,重新确立集体对于个体的先在性,倡导的“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是其超越性所在,这一命运共同体试图在现实而非抽象的社群需求与政治共识上重塑主体间交往行动,也是对当前网络共同体交往关系所进行的结构性反思。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传播以互联网、多媒体为技术载体,突破了以往纸介质等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并呈现了即时性的特点;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信息价值观对传统信息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与疏离,引发了网络受众异乎寻常的文化心理期待;以文化视野为切入点,对积极探索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的有效途径,增强网络信息的正面影响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网络环境下妇联组织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网络发展使妇联组织的服务对象发生了新变化,考验妇联组织的履职能力,挑战了妇联组织的生产方式。因此妇联组织需要构建适应网络发展的组织机制,借助网络投资知识资本,提高妇联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