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教师的课程决定是教师在特定的、由影响教学活动的诸因素多元决定的课堂情境中的呈现.从教育现象学的角度研究教师的课程决定,不仅适切而且必然.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进行反思认识到,我们应当避免课程学研究中的机械论、唯理论等先入之见对当今教师课程决定产生影响,澄清教育现象学的观念,这对研究教师课程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研究项目中的案例证明:以教育现象学的视角探究教师的课程决定,意味着必须回归课程决定本身.教育现象学视域下的课程决定具有如下特质:教师实践智慧是课程决定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人格特质决定了课程决定的品质;教师的课程决定是非连续性的、动态的、偶发的;教师关于课程决定的知识是融于教师自身的、知行合一的敏感智慧.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引起教师﹑专家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中学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师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路径。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资源意识的培养在农村英语教育领域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丰富了建设21世纪新...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促使教师确立课程意识。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的确立是高校体育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再造和课程评价的前提和保证,直接影响着新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与课程改革的进展。文章在认真解读新纲要的基础上,对教师课程意识的内涵,在新课程改革中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现代课程意识以及培养途径给予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师是普通高校进行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而大学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才能确保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正确的课程意识包括了课程设计意识、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创新意识、课程评价意识等。介绍了培养大学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的途径,以及课程意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课程参与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基本途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课程参与研究,具体体现为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与课程决策能力.研究大学教师课程参与理论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大学教师课程参与中存在问题的理性分析以及对大学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对策的思考,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逐步走向深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象学作为影响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潮之一,广泛影响到社会的各门学科,同时也影响着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教育现象学在教育中直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从教育现象学的主要观点即关注体验研究、强调实践和反思、动态性知识观中,又可以窥见其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些影响,即教学机智是一种智慧实践,教师需要通过生活洞察儿童内心世界并且提高自身素质,等等。教育现象学以生活为基点,向教师展示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它具有目标的针对性、决策的民主性、内容的开放性、情境的互动性等特点。开发校本课程要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树立其课程开发意识;发挥教师潜能,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教师反思能力,优化其课程开发过程。教师要具备确定校本课程目标、编写校本教材、评价校本课程等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师素质是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新课程观下物理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合作精神、信息意识等方面的素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意识、知识结构以及合作、研究、反思意识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梳理出结构主义课程所隐含的现象学哲学源泉后 ,将其置于现象学的哲学思想背景下予以关照 ,特别强调了现象学的意识构成观点和本质直观法对结构主义课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的实施要靠教师,教师首先应成为创新教育的实践者。为此,要建立与培养教师创造素质相适应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模式,着力培养教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  相似文献   

12.
对学校来说,新课程将引发一场教育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处于核心地位的变化因素是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变化的重心。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的责任分解是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道德教育要突出学校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特殊责任。同时,必须加强德育理论的整合研究及师资培训,以提高社会的整体责任意识为道德教育责任的终级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师德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师德现状看新形势下师德建设具有紧迫性。师德建设要坚持主体自律性、整体性和实践性原则,要形成正确的师德意识、确立师德规范体系、探讨师德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学科专业培养与教师专业培养分离的教师职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学科教育 教师教育"框架内实行的分离式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把教育类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模块单列,并提高教育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同时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对教育类课程进行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拓展课程类型、更新课程内容、强化实践课程,从而构建与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要求相适应的分离式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加强师德建设,一是要贯彻落实<教师法>,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建立健全考评制度等;二是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靠自我修养铸师魂.只有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强制和慎独并用,师德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教学行为在信息环境下面临着重塑和转换,把课程意识引中并融合到研究性学习进程中,进行教学行为组合的有效性设计,通过教学实践层面中的内在逻辑来分析教学行为组合的运用策略,淡化教学主观性,培养教师教学行为中课程因素的自觉性,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合理化及适应。  相似文献   

18.
100多年来,我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大致经历了摸索、稳定、完善和学历层次提升后的再摸索四个阶段。这100多年的课程史告诉我们:应研究和把握学制对于课程门类和课时分配的制约规律;应将综合性教育与专业定向教育结合起来;应承认开设选修课程的必要性,并大力加强选修课程的管理;应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教育与训练;应提高活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归因、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教育新体制的建立,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转型是历史的必然。地方高师院校应积极应对转型中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创新教育理念,优化学科结构,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师资结构等途径实现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20.
权利和权力审视下的教师权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滥用权力、漠视权利导致教师权威的异化,使学生、教师奴性化。有效、理性的教师权威必须建立在权力的行使、利益的获得与权利所赋予的义务、责任相一致的前提下。新课程为教师权利和权力的实施提供了发展的时空,更需要教师确立以服务学生、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不断创新为基础的新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