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其进行科学转移、合理配置是促进经济快速、协调、持续发展的一项内在要求和关键衡量标准。本文结合山东省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发展变化,劳动力区域、行业分布情况,对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变化,转移特点,山东省各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变化以及阻碍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托达罗(M.P.Todaro)的预期收入理论、高国力的区域数差理论、哈里斯(J.R.Arris)的收入假定理论、蔡的制度影响理论的学习借鉴,提出了在省内重点向以济南、青岛为两端的8座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发展链进行转移,在省外重点向南方区域——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向北方区域——辽东南城市圈等区域转移的思路,对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布局进行了独特思考和认真分析,为今后加快推进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农业部门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就业,这是经济发展的共生现象.其可行性不是看迁移者的个人收益成本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社会总收益、总成本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其自身受教育的程度对转移速度、就业状况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转移对成人教育提出了挑战.为此,就必须深化农村和城市成人教育改革,促进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4.
“民工潮”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民工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城乡收入差距是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内因,农村劳动力的政策的调整是外因."民工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实现公平竞争、公民权利平等;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改变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建立新的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教育投入与农业效益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逐步在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教育投入不仅关系到农村劳动力素质,而且关系到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脱贫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根据新疆统计年鉴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新疆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不合理,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困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择业观念和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影响劳动力向全国范围转移,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较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不断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但在转移中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对此,要汲取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选择适合本省特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引导其有序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回顾20多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历程,制约其顺畅转移和合理流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现行的一些管理制度.本文从我国现行的户口管理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制约进行分析,阐述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乡分割政策不仅直接阻碍了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且其负面效应还通过人际之间决策的相互依赖性而放大,使城市化进程陷于低水平均衡.本文利用CHIPS2002数据发现,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流动决策中存在着相互依赖,并且这种相互依赖的效应还被村民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所加强.根据本文的模型进行的模拟结果,中国的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的确处于低水平均衡.为了摆脱城市化的低水平均衡,除了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增进村民的信息交流等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方面实施“大推动”政策,并借助社会互动加速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与转型中特有的现象,在我国伴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现从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入手,提出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均衡状态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目标、手段、能力等特征后,运用利益集团理论建立模型,分析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因、机制并讨论其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我国的目标是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规模较大,文化素质较低,再加上城市下岗职工增多,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呈下降趋势,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加速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我们要注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同时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并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多少农村劳动力可以转移进入城市部门?这对于政府制定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各种重大社会经济决策都至关重要.本文分别测算了中国在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以及完成了工业化之后还能够继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总量,结果发现它们分别达到5.52千万人和1.95亿人,它们所对应的城市化率分别为55.56%和75%.本文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城市部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不会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通过对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分析,结合对中国特有的制度环境的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是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及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产业比较单一,没有更好的致富途径,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向外转移的过程中经济动因是主要的因素,文化动因也具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迁向城市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又是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大于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影响,工业化和第三产业水平的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大于当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水平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论从工资收入差异角度阐释了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但对我国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对中国劳动力转移现实背景的抽象描述,认为决定劳动力能否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永久性转移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城市生活能力。我国“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户籍制度约束,而是不变制度工资、家庭决策和非人力财富匮乏导致劳动力缺乏城市生活能力。“两栖”劳动力转移的长远意义在于为下一代的永久性转移积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财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实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市民化,保障他们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改革农村教育制度,使之向务实有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口多、劳动生产产的提高、农村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比较效益低、城乡分隔政策等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的主要原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则在于转移所可能带来的利益、城市用工制度的改革、农民观念的更新、农民对城市文明的向往等方面。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实现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主要是来自“三农”的排斥力、来自城镇化的吸引力和来自理性与非理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组织工作、政策制定、经济发展等方面坚持改革创新,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劳动力向非农业的大规模转移,内蕴着改变我国社会生产力城乡旧格局、生产关系内部不同经济成份发生根本变化、市场发育趋向完整、农民观念根本转变的长期标志性积极因素,过去现在将来都发生着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发展、稳固农业基础的巨大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省内转移数量超过省外转移、向中部地区转移数量增长迅速、转向中小城市的数量持续增加、转向第三产业人数超越第二产业等特征。对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分析表明,可通过提高城镇工业化水平、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和拓展农业内部转移渠道三方面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