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的民族宗教是道教,日本的民族宗教是神道教,同时两国又是多教共存、多元崇拜。在道教、神道教和多教共存的深刻影响下,执着追求现世幸福成为中日两国百姓幸福观的共同特征。这种追求现世幸福的内蕴的外化形式,就是中国人梦想"福禄寿"三星高照,而日本人执着信仰"七福神",但两者本质上都是想得到现世的利益和幸福。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一个具有双重矛盾性格特点的民族,这种矛盾性格的形成与日本人的传统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日本人的主要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集团主义。这种价值取向一方面使日本人产生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和对所属集团的忠诚心,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日本人对权威的盲目顺从。等级序列意识是集团主义带来的一个副产品。等级意识使日本人常常敏感于自己在集团中所处的位置,在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对上服从与对下傲慢的特性。在生活态度上,日本人倾向于对事物本身直觉式的认可和评价,只重视现在而不太拘泥于过去,表现出十足的现世主义色彩。上述这些特征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影响和制约日本民族特性的深层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3.
纬书中保存了庞大而完善的神系,这一神系由天神、地祇、人神等三大部分构成。天神包括天皇大帝、五帝等众多神灵,地祇包括山岳河海神、社稷神、生物神等,人神包括远古帝王、西王母、器官神等。谶纬中的诸神多缺乏神性,其神灵世界多具现世色彩,其信仰向度是指向现世,而不是虚幻的彼岸世界,其信仰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因此谶纬没有成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宗教。  相似文献   

4.
日本人关注生死现象与生死规律,把握生死观念与生死文化,确立生死意识与生死理论,提升生命伦理与生存质量等,以期满足现世利益和现实需求。神道是日本民族原有的宗教文化和特殊的生活习俗,神道文化是促进日本社会发展、形成日本人国民性的文化基因和思想动因。揭示神道生死观的内核与实质,有利于推进“解日本民族文化之谜”这一事业。  相似文献   

5.
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佛教传入日本后 ,对日本文学产生极大影响 ,在思维图式上 ,平安时期的物语文学中表现出的对现世精神超越、对人格道德的完善和作品的艺术建构方面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经济观念的变化引起宗法关系的某些破坏 ,道教更为关注人们的现世利益 ,将道教传统的现世功利主义思想表现得更为丰富 ;其现世利益思想对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结构产生了某些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钟馗是集人、鬼、神三者於一身的辟邪纳福的吉祥符图,是我国宗教、神话、长期模塑的艺术形象。他既符合历代帝王对"士"的规范,同时也迎合广大受众执着的现世期待;既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迹、迷信色彩,同时也彰显个体生命的意义和社会批判价值。钟馗画艺术在我国美术史中似乎是个独特的案例,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日本在1853年被迫开国之后,积极吸收西方科技文化,但是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重要内容和标志——基督教在日本却难以传播。其中固然有日本统治者之前力行海禁,严厉禁止西方传教士深入日本传教的原因,但日本作为儒家文化辐射区及其固有的神道宗教、佛教经过百年的融合已经成为相互补充的思想体系,儒学的现世、功利性等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与其他古代民族相比,古希腊人的现世精神是非常突出的,连他们的宗教也具有高度的“世间性”。我们认为这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有直接关系。令人舒适愉快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希腊人现世精神滋长的天然沃土。城邦的出现及其持久存在,尤其是古希腊的主要城邦雅典所推行的奴隶主民主政治,是希腊人现世精神生发的社会土壤。而古代犹太人、古代印度人的现实生活充满了苦难,他们没有希望,在尘世生活中得不到快乐,因而发展起比较复杂和完善的天堂地狱学说,寄托幸福于来世。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常看见某种颜色就会产生一些联想。对多数人来说,色彩的联想具有共通性。当然各个民族对色彩的感觉是有所不同的。日本民族受到美丽岛国自然环境的恩惠和培育,特别厚爱自然和自然的色彩。对自然美的感受特别敏锐和纤细,饱含丰富的艺术性。日语中有着丰富多样的色彩词,日语色彩词作为日语词汇的一个部分,和日本文化文学有着不可忽视密切的联系。颜色词在文学作品中常常具有很强的喻意作用,它赋予抽象的事物、人物性格、生活特征、心理活动、情绪等以不同的色彩,使表达增添了形象的比喻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日本民族的“物哀”审美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哀"是贯穿在日本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不论是在优美的日本文学,还是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见这种审美意识的存在与影响。其形成一方面受到日本岛国固有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日本民族特有的自然观的影响,另一方面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2.
“知物哀”论是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提出的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在幕府封建统治的时代背景下,“知物哀”论是作为以儒佛为中心的“劝善惩恶”论的反话语而被建构起来的;其本身包含着强调文学自律以及注重现世、以人为本的诗学主题。因此“知物哀”论具有时代的超前性,对日本近代文学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副词的情意性看日语感情表现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在日本学界被称为“日语的垃圾箱”,这与其说是对副词的批评,不如说是对日语副词的复杂性的评价。文章通过分析副词的意义,探讨了日语副词的情意性及其和日本人心理的关系,指出日本人在日语副词的使用中隐藏着浓厚的感情色彩,体现了表达感情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4.
论真善美的当代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真善美的研究是现代哲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哲学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和现世价值实现相通观的体现。以探讨真善美的当代追求为主题,探析当代中国真善美追求复苏的时代背景,探究当代中国真善美追求的时代特点和困惑挑战,是探索当代中国真善美追求得以现世实现和长足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现代工笔画在色彩表现、颜料研制、开发等方面,部分地借鉴和吸收了日本画的相关色彩元素,使中国工笔绘画的色彩表现能力得以丰富和提高,成为当今中国画坛引人注目的重要现象之一。文章对日本画的历史演变进程、近现代色彩表现形式和材料技法进行简要概括,并对以色彩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日本绘画给中国工笔画提供的借鉴作基本分析,借以说明中国工笔绘画应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和融入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实现自身更大的提高和突破。  相似文献   

16.
《豆棚闲话》以独特的叙事结构而著称,作为一部描叙遗民思想和心理状态的话本小说集,它深刻地反映了明朝遗民对现世和历史的看法.明代遗民经历了历史巨变,于是以世俗的、冷漠的眼光看待新朝万象,并具有一种局外人的叙述姿态和矛盾心理,体现出很强的理性色彩和颠覆性.  相似文献   

17.
日本平安朝时代佛教盛行,信徒众多。往往笃信因果报应,厌恶现世,憧憬极乐净土。这种思想深深地浸透于文艺作品之中。本文从《源氏物语》出发,探讨作者的宗教思想特别是因果报应学说,弥陀净土信仰对其作品主题形成、形象塑造、情节安排及风习描绘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雪莱诗歌的代表作,旨在梳理出其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除具奇特瑰异的浪漫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诗歌的一般特征外,还继承了启蒙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从而使现世的揭露、批判与美好未来的憧憬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对雪莱颇具悲剧色彩的生命与诗歌的解读,深刻挖掘出蕴含其中的他的昂扬的斗志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柬埔寨人生活中的矛盾,展现出当地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复杂观念。虽然佛教的道德与秩序提倡保持一种"冷"的生活态度,生活在其统辖下的文明化的人居村落之内,重视现世的生命,但柬埔寨人对仪式的狂热,对野地所蕴藏力量的借用,让现世成为过去与未来的中转站,呈现出当地人对佛教与印度教两种文明的综合。  相似文献   

20.
代表仁学的“论语原本”为中华文明最伟大的第一书.《论语》一书所包含的“足以自成体系的原始文本”的完整历史性延存,承载着几千年积累的人类最伟大的人本主义伦理学体系.仁学作为历史上中华文明第一信仰体系,它不仅是现世人际正义方向的,而且是理性实证主义的.因此它不仅可以填补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宗教性倾向薄弱的信仰空白,为大多数人提供一种现世理性信仰体系,还可在各民族、各文化的政治性、社会性的国际互动中,发挥其作为历史上现世理性主义文化体所特殊具备的人际关系智慧学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