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价值论是哲学的分支 ,文学价值论是哲学价值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实践和具体化 ,有其特定的切入角度、关注焦点和思维方式上的优势。文学价值论研究必须遵循一般价值本体论的前提 ,使之有哲学特性和品格。本文针对文学领域存在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不清、随意用“价值”术语代替价值论研究、借用价值概念而没有哲学思维和哲学深度等现象 ,对文学价值论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方法等进行了界定和辨析 ,进而对文学的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文学价值的时效性与客观性、文学价值体系重建的内涵等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哲学的价值论转向既是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更是时代与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事实向价值的不断转化,是哲学价值论转向的根据。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论哲学,确认马克思哲学的价值论哲学属性,是时代给中国哲学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适应现代哲学价值论转向的趋势和中国社会价值问题的日益突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应该是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邓小平价值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和哲学的价值论转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价值论在 2 0世纪末实践标准的讨论中诞生。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多元价值及其冲突是价值论研究经久不衰的深广社会背景。 2 0多年来 ,我国学者对价值论的研究重点 ,形成了由评价论到价值论 (基本原理 )、再到评价论、再到价值观念论的轨迹。价值论研究促进了哲学本体论的价值论转向和哲学认识论的价值论转向。  相似文献   

4.
历史价值论—— 一种对价值的历史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价值概念的片面性,主客体关系思维模式潜伏内在逻辑矛盾;两极化趋势已走到极端。历史价值论是一种历史性思维方式,它具有现实性、过程性和进化性的特性。历史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现实人的历史进步方式,历史进步是评价的最高尺度。历史价值论为价值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对克服当前价值哲学研究的困难、探索现实历史领域的价值真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价值论美学,是以价值哲学论为基础、把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来研究的一门学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建立价值哲学理论的必要性,以及审美活动根本上是一种价值活动,来说明价值哲学论是价值论美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构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人生哲学、价值哲学和幸福哲学的价值论 ,已经成为当代哲学中的“显学”。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构哲学 ,既是哲学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人类更好生存的客观要求。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新构建哲学 ,首先要重新确立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的关系 ,其次还要重新给应用哲学定向  相似文献   

7.
价值论转型及其哲学方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问题不是与价值论转型相伴生,而是与人类相伴生的问题;价值论在中国的转型特点有别于百年前在西方的转型,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中国自身的历史中、新的世界文化视野下的转型,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历史主义原则,传统文化的内在影响,超越片面的地域文化观念和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是其基本特点。价值论与本体论、认识论共同面对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属于同一哲学层面,是哲学的分支,这一哲学方位决定了它不是对哲学自身的反思,也不是对不同领域中具体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而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基本范畴对价值一般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哲学视野中的价值范畴——兼论价值哲学的本体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价值定义汗牛充栋,各有意义,但又充满歧见和混乱.对价值的界定应立足于哲学视角,坚持关系价值论、效应价值论和系统价值论基本立场.由此视之,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在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中所产生的效应,既包括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也包括主体对客体的效应.提出价值的哲学定义,是价值哲学研究的需要,是解决当前环境、生态问题的需要,是克服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论矛盾,促进价值体系科学建构、有序推进、和谐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语言中,价值概念有三种不同的形态。主客关系模式是诠释价值本质的合理方法。哲学价值论意义上的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效用。主体的需要是价值产生的最终根源。心理分析是哲学价值论的必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们的价值哲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学科层面看,价值论是继存在论、意识论之后形成的一大哲学基础理论分支。在学说层面上,导致“价值论空白”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非学术的社会因素,二是传统哲学体系及其思维方式对于价值问题的可容纳性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必须把人类生活实践及其历史发展作为价值论研究的最终“文本”,深入到实践结构的内部去揭示价值现象的基础和地位,要用具体的历史的主体分析方法来把握并揭示价值现象的本质,坚持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1.
公共行政的道德基础就是在公共行政组织的构建和运作中起基础性作用的伦理精神、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以及在其公共行政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和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等道德内涵的总称.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我国公共行政组织及其运行的道德基础,特别是从公共行政的政治伦理理念、公共行政中的利益关系--道义关系、公共政策制度伦理体系等方面,来反思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共行政组织运行的道德基础,对我国公共行政法制化建设和道德行政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是公共行政领域中一种具有批判和建构意义的先锋派理论。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哈贝马斯的日常语言和交往行为理论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奠定了语言哲学基础;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学家借鉴当代西方哲学成果,吸收了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现象学的思想内容,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找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合一的哲学基础,从而完成了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的建构,实现了对传统西方行政理论的全面解构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治理     
道德治理是一个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道德治理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层次性和“柔性治理”属性等基本属性,其基本目的是化解社会道德问题、构建社会伦理生态、维护社会良性秩序,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道德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道德治理体系现代化和道德治理能力现代化。道德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包括内容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和评价监督体系等的现代化。道德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有: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的制度化民主化、治理机制的协同性、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圆融互动。道德治理具有限度。  相似文献   

14.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公民是它的主体要素,政府活动或公共政策是它的客体要素,客观的政治活动性是其行为要素,参与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活动或公共政策,表达自己的利益主张是其目标要素。从它的属性来分析,理性和道德是其内在属性,参与的规范性是其外在属性。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探究,政治参与以平等为前提,以自由为界限,以民主为原则,以和谐为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思想架构,其终极目标是构建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国政府进行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的基本途径是建设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即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政府。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打破仅仅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现状。本文分析的是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对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进行的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哲学研究概况与相关问题再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行政哲学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成果迭出。但人们对行政哲学的学科归属、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存在不同的看法。行政哲学属于部门哲学,是对行政生活的哲学反思,它主要研究生活与行政,人性假设与行政,公共利益与行政,知识与行政,理性与行政,效率与行政,公正与行政,真善美与行政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论公共行政权力的属性、异化及其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行政权力兼具公共性与工具性。两种属性之间的冲突,根源于公共行政权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矛盾。就公共行政权力的作用领域而言,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的界限含混不清;就其约束路径来看,“外控”与“内律”的缺失,都决定了公共行政权力异化的可能。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公共行政权力的“公共性”本质,因此有能力超越公共行政权力异化,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认知图式”原本是认识论哲学和心理学探讨的内容。探讨公共行政研究的认知图式,目的在于揭示公共行政研究运用何种认知之网,捕捉或生产公共行政思想。因此,基于认知图式理论视野,回顾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认知图式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行政研究的认知图式假设,并基于公共行政思想史进行验证,得出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认知图式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并且说明了公共行政思想史如何在不变的认知图式之下,实现不断演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民众对政府的信誉度和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的行政诚信建设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借鉴西方国家行政诚信建设中所创立的颇具特色的政府信赖保护制度,了解其内涵与功能,明晰其适用情境、条件与方式,并在立足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对政府信赖保护制度加以批判地吸收,对我国政府的行政诚信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学的语言问题的重要性,可以借用语言哲学的名言"没有语言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皆无效"来说明。有鉴于此,运用语言哲学的图像论、游戏论、修辞论,探讨了公共行政学语言与行政世界的关系,得出公共行政学语言的图像性质、游戏性质、修辞性质,并认为公共行政学语言的此三重性质遵循辩证互补逻辑,共同支撑公共行政学语言的健全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