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导致大量农耕地被征用,产生了很多失地农民。做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虽然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但这些政策重养老保障,轻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结构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介绍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结构的发展现状,指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结构不均衡现象存在的原因,并为实现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结构的均衡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和就业保障体系的论述,提出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体系;同时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责任主体、政策机制、资金筹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依托地方高职院校师资开展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建议;最后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性社会保障问题的可行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山西省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失地农民,而且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这些失地农民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主要分析了山西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相应的社保基金不足、对失地农民安置单一,再就业比较困难以及失地农民的土地养老保障权利丧失和各项参保率偏低等方面的问题,并据此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完善山西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如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加强就业援助促进农民再就业,完善失地农民的基本保障制度体系,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法律援助和补偿资金监管等。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需要征用大量的农村土地,因此必然导致许多的失地农民。目前,我国对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严重缺乏,因征地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得不到可靠的解决,更不用说他们在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的保障。我国是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如果这个群体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仅会影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而且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最终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就业模式、非农职业层次、非农收入水平以及养老保障类型等多维度构筑了失地农民就业分化的统计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长三角地区858户失地农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征地后,农民就业状况发生显著变化,总体上失地农民的短期非农收入和养老保障水平得到了一定改善,其中对中低层农民的改善效应尤为明显,但在就业模式和非农职业层次方面呈现出显著分化态势,未来可能导致失地农民在长期收入及保障水平的差距扩大,进而诱发群体分化的风险;进一步运用R-Q模型分析显示,人力资本是造成失地农民群体就业分化的核心因素,而征地用途、补偿方式等征地因素对失地农民就业行为演化也构成了一定影响.本文认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要将促进区域就业增长和民生福利改善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在土地征用补偿政策上,要从单纯重视对失地农民短期“经济补偿”,向扶持其个体及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以增强长期非农就业发展之“能力补偿”转变,以构筑促其市民化转型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对土地上所附着的各项社会功能的合理替代,是对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的显化.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的分析,探索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差异,并结合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意愿选择,构建以社会保障基金为基础,以养老、医疗、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多元化社会保障安置体系,为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丧失了生存权、劳动权和发展权。鉴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失地农民现状堪忧,出路问题和退路问题难以解决。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认为社会政策价值理念的错位及制度建设的滞后是导致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解决失地农民的关键问题在于健全法律制度,以落实以就业为支撑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对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1—2010年来,学术界基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视角,从征地制度与过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状态、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权益受损和保护等方面研究了失地农民问题,并形成了诸多共识。但也在失地农民与城市化的反思,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安置补偿、就业和保障政策的评估,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失地农民的就业基本情况有转移就业压力大,无就业和隐性失业等工作不稳定的状态,因土地征用而产生收入下降、生活得不到保障、助长社会不良现象的问题。影响失地农民实现就业的因素有土地征用制度、再就业安置措施、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就业歧视。今后必须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和就业安置方式,完善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等方面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可耕土地逐年减少,导致一些地区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成为新的社会问题群体。因此,落实失地农民的一次性征地补偿费、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已成为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课题。在分析当前失地农民现状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提出初步设想,并就具体操作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国梦的实现。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结合当前国家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特点,本文以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为切入点,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9年对无锡市惠山区257位农民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换保障"政策持支持态度,愿意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影响农民参与置换意愿的因素包括农民对于土地的认知、农民非农就业情况以及农民对于城镇社会保障的认知3类因素。指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政策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可通过创新土地补偿方式、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降低农民参与城镇社会保障门槛3个方面促进农民参加置换。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失地农村妇女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以及其他方面所处的不利社会地位,导致她们在生存和就业上比失地男性农民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而其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也显得更为急迫.解决失地农村妇女社会保障问题的直接途径是参与社会保险,然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多方面限制,我国失地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保险的现状不容乐观,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力量也十分有限,因此,解决失地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从广义的社会保障含义出发,通过建立适合失地农村妇女现状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失地农村妇女素质、加强政府解决失地农村妇女生存和就业困境的职能建设等途径来切实解决失地农村妇女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失地农民安置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当下,新的社会分层秩序尚未建立,阶层意识多元化,各阶层利益冲突加剧,社会整合功能脆弱。失地农民成为在“图地运动”中利益受损的群体,其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拟从社会分层的划分标准入手,探讨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阐明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的关系,呼吁加紧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和和谐社会要求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土地功能偏好、保障模式与农村土地流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土地功能偏好和保障模式差异两个方面,运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可以发现两者存在着较大差别:发达地区农民偏好于土地的财产功能,以社会保障、商业保障为主,保障水平较高,土地流转意愿较强;而欠发达地区农民偏好于土地的生产功能、保障功能,以家庭保障为主,保障水平较低,土地流转意愿较弱。农户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其土地流转意愿也有重要影响,并且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影响程度或影响方向。需要重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不同影响因素,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现行农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对陕西60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和对相关部门的访谈调查,认为现行农地制度的基本矛盾在于农地的生产要素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之间的矛盾。农地的生产要素功能要求对农地进行规模经营,要求农地产权稳定、可交易,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却要求平均分配和定期调整农地,并限制农地的自由交易。据此,文章主张赋予农户永久的农地使用权,并允许已经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农户出售农地使用权,但在交易中政府征收社会保障金,以逐步将农户纳入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其目的是在充分实现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的同时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7.
对于农民来讲,长久以来,土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所,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保障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周边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土地的征用,造成为数众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失地又失业,失地又失养老保障,从而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失地农民问题。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也是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主要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河南省“三农”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尤为突出;作为我国重要科技大省和文化大省,河南省科技问题和文化问题比较严重。资本市场与现代农业的长效互动、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长效融合、资本市场与文化创意的长效对接、资本市场与社会保障的长效协同,分别能够推动农业资本市场规模化、科技资本市场规模化、文化资本市场规模化、社保资本市场规模化,依次是解决河南省“三农”问题、科技问题、文化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河南省资本市场规模化发展的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着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矛盾重重、宅基地使用权不完整、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阻碍了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而使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被不断强化。而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作用又反过来阻碍了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因此,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当同时推进、配套进行。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制度,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范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