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扩大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并把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新农村的重点工作。鉴于此,本文旨在对我国农村法治建设仍然存在农村法治主体,农民法治意识落后,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缺陷,健全农村法治机制,加强司法救济以及司法公正现象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出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法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农村法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分析了农村法治建设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应该从发展农村经济,健全农村法律体系,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完善农村法治运行机制,强化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方面来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法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目前,农村法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农村法治的运行还很不完善,要完善农村法治建设,必须健全立法、执法、释法、修法、守法、治法等各个环节,构建一个健全的农村法治运行环境,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法治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不仅有助于加强我国法治建设的社会基础,而且农村法治建设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形成和建立我国的法的理论和法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就内涵而言,“新农村”是以现行宪法制度为前提,以宪法所致力于构建的宪法秩序为基础的社会状态,并且这种社会状态应该是以法律为主要治理模式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涉及农民主体地位、农村经济、农村治理、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社会保障、政府职能转变等六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探析新农村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环境,对当前新农村法治建设做出了效果评析,新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着法律制度不健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以及守法观念不强等问题,并从农村经济、政治体制和法律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相关原因,提出了应该从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法律体制建设以及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等方面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法治的引导,和谐新农村建设也需要通过法治来确立发展导向。当前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制约了农村法治进程;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农民司法信念失落;农村法制不健全,对农民的权益保护重视不够。优化农村法制环境必须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之“新”,关键在于通过创建新的法律制度,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农村民间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作为农民组织化的载体,和新农村法治建设实质上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基于当前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农村民间组织对基层法治建设显示出重大推进作用。本文围绕新农村法治建设,着重论述了农村民间组织在奠定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物质基础、精神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政治基础等诸多方面所呈现出的现实价值,以期重视民间组织在新农村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为实现新农村的法治建设寻找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其要义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理念为导引,以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主干,以依法办事和自觉守法为基础,以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秩序为目标的法治文明状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国家和制度层面的强制主导作用,也要重视社会和民间层面的基础配合作用。在我国语境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一词,实质上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进程中,我们所要弘扬的"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与政策治理相比,法治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注定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运用法治能较好地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良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广大农村人口的积极参与,否则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得到全面落实."只有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农村的法治建设,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法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特点、结合当前农村突出的法治问题,初步探寻农村法治建设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当下农村法制建设的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于农业立法、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法律意识、农村行政执法、农村司法和农村法律服务、农村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为此,亟待对农村法制建设进行新的构架:建立良法立法机制,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优良法制环境;建立法制型农村干部机制,适应新农村建设之迫切需要,培养造就法制型农村基层干部;创新农村法治主体再造机制,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培养具有法律素质的新型农民;创立依法行政机制,加强农村行政执法,实现农村依法行政;完善司法和法律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法制机制,完善农村司法和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农村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完善农村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政权组织,其职能作用的发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休戚相关,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中国农村已进入后农业税时代,传统乡镇政府的职能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008年以前的乡镇机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顺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其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廉洁高效、公开透明、行为规范、机构精简的服务型的乡镇政府。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丰富的内涵。农业政策的特点决定了农业政策的实施必须得到农业法律的保障。由于农业法律存在着立法不健全、处罚力度低、可操作性差、执法不严等缺陷,还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要通过加强农业立法、提高立法技术、改善农业执法等措施健全农村法律,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博弈使原有的农村法文化出现了明显的失范现象,并直接导致了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的生发.农村法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承载力、文化发展力和文化张力为理论基础,对农村法文化进行重构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凸显出重要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环境法律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浓郁的环境保护内涵,指向一种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现行环境立法没有充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供给,应进行历史性变革,打破传统“城市中心主义”立法理念,完善相应农村环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是农民出发,提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应具备一定的文化技能、科技技能、经营管理技能和法律意识、公共道德意识;抓住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的根本之途,分析了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从党关于新农村"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入手,强调了新农村法制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分析阐释了影响新农村法制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村民委员会自治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被侵犯的现实成为制约农村法制秩序构建,阻滞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以及影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根源之一。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被侵犯主要有观念方面、制度方面和村规民约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应通过确立男女平等的法治理念、完善立法和司法保护体系和建立村规民约的监督制约机制等途径加强对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传统法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法制建设是其"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中,如何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传统法文化至关重要,它将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成败。因此,文章认为,我们应从"法律多元"的理念出发,做到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传统法文化,注意吸收有益的法资源,并扬弃落后、有害的旧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