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部六省是农业大省,存在着丰富的剩余劳动力。但目前诸多因素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必须强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城镇化步伐;解除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推进中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如何在巨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下继续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关系;加快城市化进程,拓展就业空间;加快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加快制度创新,打破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的落后阻碍了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发展,为此必须通过西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快西部信息化的进程,以信息化的发展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扩大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力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合理引导这部分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对我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上都是流向了城市,文中通过模型对我国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69亿左右,而通过城市劳动能力容纳的测算,发现我国城市目前存在着1 500万的就业缺口,从而得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要走农村非农产业转移道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发展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一项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传统工业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新型工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就是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协调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项重大决策创新。加入WTO后,我省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我们必须在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下,坚持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民转移组织化等“五化”联动,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建设新农村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量化标准归纳起来有古典经济学估算法、新古典经济学估算法、国际标准结构比较法和有效剩余劳动力估算法等四种方法。发展经济学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人口转移的研究形成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国内学者在应用这些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城乡发展关系、受教育水平、社会文化、机会成本等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理。对这些不同观点的述评,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转型期农村经济学的研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工业化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工业化为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这种贡献却在下降,与此同时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化倾向加强.劳动力转移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不能仅靠城市化,农村工业化途径应该继续受到关注.文章分析了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的内外部原因,认为导致速度下降的因素不会长期发挥作用,并从作为农村工业化主体的乡镇企业在相对经济效益、竞争优势、不平衡性、积聚效应和自身特点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农村工业化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最后提出了发挥潜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逐步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逐渐引起各方的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城乡发展进程不同步、相关制度建设滞后等,应在借鉴国内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耕地资源不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土地上,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进程进入到后期阶段,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从工业化前期的40%以上降到15%以下(如美国3%,日本为8%),由此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变。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将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大中城市,财力和物力都难以承受。因此,发展农村小城镇就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选择。实践证明,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发掘农村市场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制度、经济、农业生产力水平、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供求失衡及情感等因素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广大农村纵深发展吸收和以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化)为重要转移方向,扩大国际劳务输出,全面合理规划,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与之相应,我们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途径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其中推进农村城镇化来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集聚经济理论,利用2000-2008年山东省27个百强县的面板数据,分析县域产业集群的基本状况,并探究县域产业集群的一般性。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要素集聚对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贡献巨大,地方化经济成为显著特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经济有利于县域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但企业规模经济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异地转移为主,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是工业化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因此,只有适时了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特点,政府才能够综合应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调节等各种措施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数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未必是“剩余”,“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未必就“转移”的结论,提出引导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得知,一方面通过就地转移的方式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很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往大中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中城市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地降低。因此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把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小城镇转移模式在吸收剩余劳动力上具有独特优势,建议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7.
运用费景汉、拉尼斯(1961)提出的衡量技术创新类型的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我国改革以来的工业化技术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影响①,对我国非农劳力增长进行了技术分解,并与日本、印度的工业化数据进行了比较;经验数据表明90年代末起我国非农劳力增长率与总人口增长率已非常接近,而技术创新吸纳剩余劳力表现为较高的负增长,出现资本密集化趋势。本文认为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应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较少的资本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力,直至消除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是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社会稳定最基本、最艰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加入WTO后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时间、空间和劳动力自身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国际竞争中 ,应按比较优势理论 ,开拓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领域 ,实行产业内消化、产业间转移的途径与政府政策 ;在国内按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规律 ,保持经济增长 ,推进城市化进程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途径与政府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