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时距估计研究存在着两种实验范式,即预期式实验范式和回溯式实验范式。通过回顾两种范式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时距估计范式的影响,尤其是句法意义和情绪对时距估计的影响,对时距估计范式的认知加工,特别是任务转换加工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指出了时距估计范式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认知理论认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症状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 此降低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对改善其症状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可以通过 注意训练进行调整。由于创伤引起的心理问题在女性中出现的比例比较高,本研究采用创伤电影范式,考察 创伤模拟情境中,女性大学生注意训练条件和注意控制条件下负性注意偏向的变化,并探讨注意训练的作用 机制。与注意控制组相比,注意训练组的个体注意偏向分数和注意解除分数都显著下降,而两组被试在注意 定向分数以及情绪自我报告分数两方面没有出现显著差异。实验结果支持注意训练是降低个体负性注意偏 向的有效方式;训练增强了个体对负性刺激的解除能力,但不影响个体对负性刺激的快速定向;个体选择性注 意的改变没有导致个体意识到的情绪的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情绪和注意的关系是情绪与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关于情绪和注意的关系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为传统观点,认为情绪加工是自动化的并且不依赖于注意资源;另一种为竞争的观点,认为情绪和注意加工之间存在着对注意资源的竞争,情绪加工依赖于注意资源。两种观点争论的实质在于情绪加工是否依赖于注意。当前两种观点已从对立逐渐走向整合:一方面在认知加工早期,情绪刺激可以自动捕获注意,遵循自动化理论;另一方面,在认知加工晚期及认知负荷极大的情况下,情绪刺激和注意会竞争有限的注意资源。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讨前瞻记忆的认知加工机制以及情绪与前瞻记忆的关系,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选取124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紧张情绪和不同认知负荷对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诱发紧张情绪会显著降低被试的前瞻记忆成绩;进行中任务认知负荷依次增加时,前瞻记忆成绩并不是依次降低,而是呈现不同变化,这说明前瞻记忆在不同的背景任务中可能采取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实验结果支持前瞻记忆的多重加工说。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情绪对于大脑单侧化认知功能的效果,通过实验研究设计,利用数字比较范式和空间关系判断范式考察不同情绪对两个任务完成的影响.同时招募78名大学生在E - prime软件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正性情绪未对数字比较任务产生促进作用,然而负性情绪对数字比较任务造成了干扰;小数阿拉伯数字比中文数字反应更快更准确,大数阿拉伯数字比中文数字更慢更不准确.研究结论是正负性情绪下对空间关系判断快于中性情绪,都促进认知灵活性,对空间关系判断具有促进作用.正性情绪反应快于负性情绪,但准确度低于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6.
使用带有情绪信息的汉字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押韵判断任务,用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汉字阅读过程中积极和消极情绪信息对语音加工的影响,以及汉字频率与情绪价效应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价都能够促进汉字的语音加工,而且积极字与消极字之间没有差异.但情绪信息的促进作用会受到汉字频率的影响.情绪价效应主要出现在低频字上,高频字的语音加工较为自动化,不受情绪价的影响.情绪信息可以随实验材料与任务导向的变化动态地影响认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7.
“基本心理过程”或“基本心理加工能力”是“学习障碍”定义中不得不使用 ,但又难以用实证来解释的一个概念。当代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理论来研究并诠释学习障碍个体的信息加工 :注意缺陷主要表现在注意的选择和注意的保持两个方面 ,注意缺陷个体在学业上的失败率远高于没有注意缺陷的儿童 ;记忆缺陷主要集中在信息获取、信息贮存、信息提取以及监控方面 ;学习障碍个体的思维具有盲目性和冲动性 ;而在认知上倾向于将学业成功归因于任务简单或运气好 ,而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8.
基于认知任务测验法,对不同焦虑状态被试的抑制功能、注意转换功能及信息刷新功能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高焦虑个体在冲突条件下的Stroop命名反应时延长,错误率较高,在较难任务水平上,加-减法任务的注意转换操作时间延长,及活动记忆任务的分数下降;特质焦虑×状态焦虑×任务难度对执行功能的交互作用显著。因此,高焦虑状态对执行功能各子成分的影响作用表现为焦虑维度的选择性,即特质焦虑主要影响认知加工速度,状态焦虑主要影响信息加工的准确性,并且,一个焦虑维度的选择性受另一维度和任务难度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声调是汉语普通话的一个重要特征,包含了声学和语言学两方面信息。母语者对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加工,既包括对声学信息的加工,更包括对语言学信息的加工。其中,声学信息的加工主要偏向于在大脑右半球进行,而语言学信息的加工主要偏向于在大脑左半球进行。此外,这两种信息加工的时序关系在前注意阶段和注意阶段可能有所不同。而非汉语母语者,尤其母语是非声调语言的非母语者,对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加工主要表现为对声学信息的加工,偏向于在大脑右半球进行。  相似文献   

10.
"认知疲倦"(cognitive fatigue)是指个体在对各种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时引起的劳累、疲乏、困倦等主观体验。认知疲倦的内在核心成分是认知功能弱化,它主要包含感知疲倦、注意疲倦、记忆疲倦、思维疲倦、想象疲倦这五个成分,认知情绪消极、认知意志薄弱和认知行为退缩是认知疲倦的外显的、重要的成分。认知行为退缩是认知疲倦的直接结果。认知功能弱化往往伴随着认知情绪消极和认知意志薄弱,直接导致认知行为退缩。而认知情绪消极、认知意志薄弱和认知行为退缩则直接加剧认知功能的弱化。认知情绪消极和认知意志薄弱可以直接引起认知行为退缩,而认知行为退缩往往伴随着认知情绪消极和认识意志薄弱。认知情绪消极和认知意志薄弱是相互引起的关系,这两者相生相伴。认知行为退缩往往伴随着认知行为消极和认知意志薄弱。认知疲倦产生的内在因素包括:记忆水平、个性特征、认知加工策略,外在因素包括:材料难度、材料数量、认知加工连续时间等。  相似文献   

11.
人们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结构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 ,而人的需要又可以简单地分为情感需要和理性需要 ,与此相应 ,人际关系结构可以分为情感型人际关系和理性型人际关系。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 ,由于受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人际关系结构明显表现为以情感为核心 ,重情不重理是传统中国人行为的普遍逻辑。但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人际交往中理性成分日益增加 ,人际关系结构表现出由情感型人际关系结构向理性型人际关系结构变化的趋势 ,我们必须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文娟 《国际论坛》2011,(1):45-51,80,81
情感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建立和连结的基础,但遗憾的是,国际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并未给予情感问题充分的关注,三大主流理论的理论体系尽管都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情感因素,但并未对此做一系统化的深入分析。自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国际关系中的情感问题,情感与理性、情感与身份以及情感与规范都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议题。这不仅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情感与理智、非理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而且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际体系进程因素的认识,如战争的爆发、合作的达成、身份的形成以及规范的维持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共享情绪是指社会事件发生时,公众基于共同的利害关注,由;陆会人际分享产生的同步性情绪反应。问卷调查表明中国公众对某社会热点事件产生以愤怒为主导的多种情绪反应,结构方程分析表明:社会认同和社会情绪反应显著影响社会行动的效能与坚持意愿;社会分享调节策略显著影响社会认同和坚持意愿。这说明情绪调节的特征在社会行动的发展变化中表现出重要的缓冲作用,为公共事务中的情绪管理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瓦解了观念统摄的叙事,建构的是情感体验与客观现实相融通的叙事模式,注重情感的体验与传达,大量运用富于感受性的描写和象征化叙述。在描述场景时,作家通过观察及体验传达出对情境的印象,把象征意象都上升为一种叙事模式,叙事手法体现出极强的感受性。  相似文献   

15.
在线评论情感词汇模糊本体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消费者在线评论情感词汇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词汇情感分类方法,根据自然语言和情感的模糊属性,建立了模糊情感词汇本体,并构建了情感词汇本体库,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把握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情感和行为的变迁规律,有助于消费者语言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智能化实现个性化产品推荐。  相似文献   

16.
隐喻具有体验性、认知性和文化性。就其语用功能而言,以多模态表征的隐喻具有更强的认知和情感说服效果。认知说服是通过制造语义冲突、部分投射、两域互动来吸引注意、突显观点、创造相似的认知经验实现的;情感说服是通过源域转移情感偏好和引发积极的情感经验实现的。在语境因素制约下,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劝说。   相似文献   

17.
新月派诗人特别注重诗的美的意境创造。文章着重论述了新月派诗人创造诗歌美的意境的三个共同特征,即移情于物,以物缘情,或缘情生景,境以物迁;借鉴我国传统诗词的表现手法,用哀怨、缠绵的情调,把读者带入动人的艺术世界;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创造诗歌的优美意境。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情感教育不仅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和时代感的重要手段。因此,各高等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不断探索和改进情感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是活生生的人,充分关注人的情感及其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文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情感场的内涵、重要作用以及情感场缺失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分析情感场缺失原因的基础上,对构建情感场的思维方式和原则及其构建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黑色旅游属于情感化倾向较为明显的一种独特旅游形式,旅游体验中会经历一系列的情感变化,然而,现有散落在黑色旅游中的情感体验研究,多以静态的单一维度呈现,情感体验的内部导向路径和传导机制仍是一个黑箱。选取汶川黑色旅游地的遗址区、纪念区和新建区为案例地,以旅游者评论和游记数据为分析单位,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汶川黑色旅游情感体验的传导路径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论视角探究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黑色旅游情感体验本质上是一种“内观化生成实践”,即旅游者通过对死亡与新生的两极观照和价值找寻,在从悲伤情结到珍爱认同的情感逆向正迁移中实现自我精神的心灵超越,在时空路径上依次经过情感唤起、情感回应、价值内化和情感输出四个过程。同时,黑色旅游情感体验的传导机制是旅游者、黑色旅游吸引物、标志物(黑色旅游吸引物的信息)、自然社会环境四要素相互作用的循环系统,整个系统在“内观化生成实践”的传导路径上遵循着“多重作用力产生—黑色旅游体验—意义与价值生成”的循环运转逻辑。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黑色旅游情感体验的过程性理论,亦能更好地理解负面情感体验的正面意义传递,且为当前处于“降温”调整期的汶川黑色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化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