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再保险制度是保险业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足以左右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与世界再保险制度现状进行比较,从法律完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的再保险制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的入世承诺已经明确了保险业和再保险服务领域具体的承诺內容,鼓励保险业发展和深化改革。因此,加入WTO必将对我国保险业的再保险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在介绍再保险在我国发展现状后,阐述了我国在入世后关于再保险领域的开放程度和具体步骤,明确指出应在挑战和机遇中加快再保险行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的现实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保险市场初步形成,再保险市场作为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建设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金融秩序的稳定.尽管再保险业务进展态势良好,但再保险市场发展规模有限,再保险业整体上缺乏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再保险 ,即保险人在接受保险业务时 ,根据自身承保能力 ,将超额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承保 ,籍以达到减少自身责任 ,稳定经营的目的。我国目前再保险业的发展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的要求。本文就再保险法律规范中有关自留额、法定分保等需要修缮的条款提出了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5.
风暴潮灾害是中国沿海地区发生频率最高、破坏程度最大的一种海洋灾害 ,常常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由保险公司承保风暴潮巨灾风险 ,应是必然选择。但是保险公司必须十分重视巨灾保险经营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再保险就是其应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构建完善的中国再保险市场 ,则是我国保险公司实施再保险业务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入世后,随着我国保险业分阶段、有步骤的开放,我国保险业将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保险、再保险市场将加快开放,尚处于发育成长阶段的中国再保险市场如何积极迎接挑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论如何加快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平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系统全面的风险保障,是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新任务。但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却举步维艰,问题甚多。其深层原因主要是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大,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经营模式单一,销售渠道不畅,有效供给不足,缺乏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经营难度大,专业人才缺乏。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基本对策是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多样化;尽快建立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积极开发新险种,不断拓展销售渠道;重视防灾防损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务,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保险投资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猛,保险公司积累了大量的闲置资金,因此,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保险投资制度已成为客观要求。借鉴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保险投资经验,我国应完善保险法制,建立多层次监管体系,努力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完善资本市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专业化保险资金运用体系,提高保险公司经营水平;完善风险监督机制,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国际化是再保险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国际化运作,再保险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保险公司之间进行风险分散.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以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其微观基础是竞争位势、路径和流程.动态能力是企业重塑核心能力的能力.通过研究探讨中国再保险企业国际竞争动态能力的理论,分析国际领先再保险企业的动态能力优势,识别目前中国再保险企业动态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中国再保险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动态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发展相互保险公司不仅有利于缓解日益增加的保障压力,促进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增加有效供给,还有利于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我国引进相互保险公司法律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税收、监管等多个方面,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修改《保险法》的相关内容,赋予相互保险公司法人身份,为其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医疗保障制度方面,最开始走的是一条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的道路,经过7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私人和政府共同承担的医疗保障模式,其中私人商业保险承担主要的保障责任。美国医疗保障体制一直致力于提高医疗保障的效率、覆盖面以及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的改革上,这些改革措施和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医疗改革有相似之处。因此,通过对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历史发展的考察和目前美国走全民医保道路的分析,可以从中借鉴其医改的可取之处,得到一些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为从法理上探讨刑事被害人的经济困境,运用价值分析和类比分析方法,对中国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进行分析,并对建立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论证。分析认为,中国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在解决刑事被害人经济困境问题上作用不大,但只要对其稍作改造,则可以发挥大的作用。同时认为,建立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险制度,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坚持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和方便刑事被害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立法保障、缺少第三方调解机制、医疗责任保险条款不完善、医疗责任保险产品单一、发展医疗责任保险的专业力量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寻求科学的对策,寻求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良性发展的路径:政府方面,应当制定医疗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强制推行该制度;保险公司方面,应当完善医疗责任保险条款,提供差异化的医疗责任保险产品,加快医疗纠纷处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医疗风险信息数据库;医院方面,应当要求各医疗部门和医护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患者方面,应当具有风险意识,根据个人情况购买个人意外事故保险,在出险后,患者不仅可以获得医疗机构的赔偿,也可以从意外事故保险中获得补偿,以便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美国和日本的农业保险模式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状况,农业保险市场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短缺并存的现象。通过具体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农业保险的保费较高与赔付率较高,根源在于缺乏良好的政策支持。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农业保险的成功经营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应对措施:构建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同时加强制度创新,以尽快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挥对农业的保障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发展二者之间耦合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非线性耦合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1990-2010年,我国农民收入和农业保险发展之间呈现出显著非单调的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业保险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极其重大的实践课题,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和领域加以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的方案设计。作者强调指出,在理论研究上,需要从宏观层面对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与行政体制三个领域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因果分析,探索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对新时期对政府社会管理提出的挑战和要求,对社会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和约束因素作出论证和说明;在改革的路径与策略的选择上,应该以社会体制改革为动力,突出通过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管理的多层面(包括社会管理的结构、职能、流程和管理方式等)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界定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情况下,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分析了保险企业履行保险责任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阐述了我国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指出强化我国保险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农村家庭结构趋小、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人口老龄化加速及上世纪90年代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早进入衰退期等情况,要求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国家开展新农保的政策逐渐明确,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水平明显提高,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良好,财政收入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使我省逐渐具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国企改革正朝纵深方向发展 ,公开失业与隐性失业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而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不少问题 ,不能有效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的失业保险需要。只有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才能有效解决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促进社会稳定与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女性在我国社会建设中日益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女性健康与安全涉及到家庭幸福,也惠及社会和谐。我国保险业近几年快速发展,但是女性保险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保险意识薄弱、产品稀缺、服务不到位、与社会保险结合不够等问题,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视角,解析女性特有的保险需求,针对女性保险现状与问题,提出提高女性保险意识、健全女性保险市场、开发女性保险产品、避免女性投保误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