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今天,我们以十分喜悦和无比兴奋的心情,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 六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宁夏大学二十多年成长的过程,也完全验证了这个真理。  相似文献   

2.
真理是过程     
实践是真理发展过程的基础 “真理是过程”,这个著名的命题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黑格尔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思想时,加了一个批注:“真理是过程。人从主观的观念,经过‘实践’(和技术),走向客观真理。”在相应的一个方框里,列宁又指出:“生命产生脑。自然界反映在人脑中。人在自己的实践中检验这些反映的  相似文献   

3.
数学证明的整体系统构造中隐含着诠释学,数学证明本质上是一个解释性的论证过程与理解性的验证过程相统一的动态整体系统。解释与理解数学命题的普遍媒介是具有“思辨结构”的数学语言,数学命题借助于数学语言实现了其“存在”与“表现”的思辨统一性。数学命题的证明过程是一种在“我—你”关系的对话中实现语言一致性的论证与验证过程,数学证明的目的是走向数学真理。数学真理是在数学命题的解释与理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效果历史”作用下的开放式对话、视域融合与时间距离保证了数学真理的更新与发展,这种更新与发展体现了数学真理的动态性与可谬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辨析和厘清英文词“truth”的三重含义入手:语句的真,真的语句,真的理论(语句体系),由此区分了原子论的真理观和整体论的真理观,前者把真理看作一个个真的语句,后者把真理看作一个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还演绎出了三个很平凡的命题:只有一个真概念,但有许多的真理,真理常常表现为一个理论体系。留下一个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原子论的真理观和整体论的真理观能否协调?如何协调?  相似文献   

5.
“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命题,我以为这一命题可以成立。一、事实的例证所谓“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指的是真理中包含着谬误,谬误中包含着真理。这并不是什么奇谈怪论,而是科学史上有目共睹的事实。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就曾经以著名的波义耳定律为例,说明过真理和谬误对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认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具体性的要求,对于如何看待“单一是普遍”这个命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不能用孤立的一个命题、而必须用许多命题才能表达具体真理,这对于我们不是从孤立的一句话、而是从命题的联系中去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真理的性质     
思维具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内蕴的,另一个是超越的。一方面它所寻求的是实现一种特殊的满足,即满足有系统的识见。另方面它又要在它的对象之中寻求实现与完成。而这两个目的,实际上是一个目的。这是形而上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一贯性的信仰。真理就是思维接近于实在,也即思维返乡的过程。它的尺度就是在它内在的方向之下所走过的旅程,这个旅程响往着一个可以理解的体系,把它的终极对象和终极目的结合起来。我们整个经验里真理的程度取决于其所达到的体系的程度,而一个特殊命题的真理程度则首先要由它和整个经验一贯性程度来判断,最后还要由它和思维所系的那个包罗万象而条理分明的整体的一贯性程度来判断。完金一贯的知识是要其中每一个判断,都规定整个体系其余的部分,同时也为其余的部分所规定。一个完全满意的体系是要没有一个命题是任意制定的,每一个命题都要为所有其它命题的总和或另一单独命题所引推出来,没有一个命题可以独立于整个体系之外。如果我们承认一贯性是真理的考验准则,也就是承认一贯性即真理的性质。有些哲学家对“什么是真理的考验?”这一问题所作的回答是“一贯性”,而对“什么是真理的性质?”这一问题所作的回答则是“符合”。但是假如我们主张真理就是与客观事物符合,我们便不可能言之成理地说,真理以一贯性为准则,或有任何可靠的考验准则。因为我们决不可能从经验内部高度的一贯性,来论证它跟外界任何东西也具有同样程度的相符性。并且因为要想知道我们的经验与事实相符合,必须先要能够把握事实本身,不允许与观念相混杂,再把两方面加以对比。然而这样的事实是不可能达到的。  相似文献   

8.
《朱光潜全集》已由安徽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这在美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朱光潜是当代中国少数称得上学术泰斗的人之一,他不仅具有广博丰厚的学识,深邃细密的思想,而且具有一种献身于真理和为真理而不断否定自己的崇高品德。他的全集将为我们开辟一个新的丰富的知识库藏,同时将为我们提供一个伟大学者的详实的写照。朱光潜在美学上是以主张“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闻名于世的。“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既是他全部理论的支点,也是他整个生命的支点,他的大多数探求和大半个人生是围绕这一命题展开的。二十年代末的渴求,四十年代中的苦闷,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间的激情,八十年代以后的自信,可以说都是或为这个命题而生或为这个命题而发的。他之所以如  相似文献   

9.
(一) 关于真理发展的动力问题,一般认为: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认识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推动真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又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同谬误的斗争是推动真理发展的动力之一。简而言之,实践是真理发展的根本动力,真理同谬误的斗争是推动真理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说明,“根本动力”和“动力之一”的关系。这个“动力之一”是从属于“根本动力”的呢?还是在“根本动力”之外的另一种“动力之一”呢?由于没有交代清楚,便造成了一些思想混乱。有的同志从实践是真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对真理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的原理提出了质疑。从表面上看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为真理赞歌不已,献身不惜。在科学发展史上,攀登科学高峰的科学家们,对真理追求不息;在哲学发展史上,遨游智慧海洋的哲学家们,对真理探索不息,在革命发展史上,以解放人类为己任的革命家们,对真理奋斗不息。翻开人类哲学思想史册,各派哲学家都高歌真理,都说自己发现了真理,更有甚者说自己发现了“永恒真理”、“终极真理”,……各派说法不一。其实对同一事物,在同一条件范围内,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们  相似文献   

11.
蒋孔阳《美学新论》明确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命题。这个命题经过新时期以来的历史实践检验,是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的正确命题,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个命题揭示了美学的人文学科的性质,揭示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内在联系;其次,这个命题对于自然美这个千古之谜和“啊喀琉斯之踵”给予了科学的解释;第三,这个命题有力地回应了反本质主义,给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有人针对“真理只有一个”提出“真理是多元的”主张。他们依据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前提极不一致但对某一领域同样适用的现象,认为这些不同的真理(理论)是等价、平权的。因此在理论上,主张用“真理多元论”代替“真理只有一个”的观点;在实践上,提倡竞争,反对“独断”,主张真理寓于各学派之中。真理到底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真理是等价、平权的,还是不等价、不平权?弄清这些问题,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毛泽东真理是古今中外一切哲学家不断探讨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看待真理,就是真理观。它是人们对真理总的看法,或者说是人们研究和利用真理的根本观点。毛泽东思想的真理观,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研究和利用真理的根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这个真理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在这个世纪里,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高举着他的光辉旗帜,把革命不断向前推进,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在认识史上第一次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思想,为列宁、毛泽东丰富和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深入人心,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对“四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着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所讲的真理标准,是不是只有一个?除此之外有无别的标准?有的同志肯定真理标准只有实践,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对此,笔者以为有进一步讨论之必要。  相似文献   

15.
真理有无阶级性的问题,从一九五六年以来,在我国哲学界曾经讨论过多次(“文化革命”期间除外)。粉碎“四人帮”以来,对这个问题重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次讨论的情况,从报刊上已经发表的文章看,主张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占多数,而主张某些真理(主要是关于社会的真理)有阶级性的占少数。并且后者往往被看作是极左路线的流毒,甚至被说成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命题”。但是,讨论了五年,同前几次一样,意见仍然未能取得一致。今年以来,由于不同意见的各方都提不出多少新的观点,讨论便消沉下去了。初看起来,这个讨论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争论双方在一些基本论点上是一致的或者是相近的,只是提法不同。例如,大家都反对林彪、“四人帮”所制造的“阶级的真理”,都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而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个人、阶级和人类的意志为转  相似文献   

16.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这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针对林彪反党集团反复讲过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毛主席的一贯思想。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开头讲的就是革命党“不领错路”或“领错了路”对革命成败的决定作用。可是,“四人邦”别有用心地以向“左”“再跨越一步”的办法,把真理导向荒谬,把这个弁证的、唯物的命题篡改成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四人邦”许多邦文、邦话里大讲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新技术革命的哲学意义与辩证性质。强调指出,无论是近代的还是现代的科学技术革命非但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而且它们之间具有相互影响与促进的互助关系。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及其最新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文章最后得出了“科学实践也同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这个崭新的逻辑推断和命题。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科学史上是一个随着历史的演进,其涵义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并为学界所熟知的基本和传统的命题。但它无论如何演变,这一命题包含有人与自然合一的涵义,这一认识在学界原本是一致和无疑的。但李申2005年1月20日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上的《“天人合一”不是人与自然合一》的文章却断言,“天人合一”命题中的“天”没有自然界的涵义,因而也不包含“人与自然合一”的涵义。这个观点很新,但却并不符合中国思想史的实际,故而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个问题反复被人们提出来讨论 ,有人主张只有正确的理性认识才是真理 ,有人认为正确的感性认识也是真理。从双方的争辩中作者注意到 ,致使双方争执不下的原因在于流行的教科书及一些工具书上有关真理问题的论述是不一致的 ,而双方的实质分歧则在于没有明确“真的”与“真理”的根本区别 ,“真的事理”才是真理 ,因此 ,正确的感性认识虽然是真的 ,但并不因此就是真理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宣布自己认识了绝对真理,妄图建立一个“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的哲学体系时,阐明了认识有限和无限的矛盾。他说:“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