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其特殊性和时代历史性,对农村区域竞争力评估有着特殊的使命和动态发展意义。通过对农村区域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探讨,考虑到指标的统计意义及可得性,设计出17个评估指标,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农村区域竞争力省级尺度评估提供了支持,并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关联相关理论,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代表性项目类型的立项数据作为评价指标,构建出我国区域基础研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市的基础研究实力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我国区域基础研究实力分布情况,以期为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的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有文献分析,从人才规模、人才流动、人才产出三个维度和经济竞争力、知识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资源凝聚竞争力四个维度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量表设计、样本描述、信度和效度检验、指标体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合江苏省调研的样本数据,分别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相关性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江苏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度为0.75,验证相关假设,并围绕人才规模、人才流动和人才产出制定人才战略,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征求有关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意见,并结合作者的研究,构建区域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包括创新环境、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共3个部分,42个最终指标.运用多层次交互式的研究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形成最终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此模型对我国中部地区的两个核心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创新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流通产业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并给出了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该指标体系、采取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的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做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辽宁省区域金融竞争力水平,借鉴国内外区域金融竞争力评价的即有成果,构建了区域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东北三省金融竞争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金融竞争力在东北三省中处于“领先水平”,并且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提出将沈阳建成东北三省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筑企业竞争力测评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建筑企业竞争力测评研究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建筑企业的特点,构建了建筑企业竞争力测评模型,提出了测评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建立了CEMCE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权重计算和指标处理,最后运用该测评模型对H建设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区域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山东省区域差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山东省区域差异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19项指标的两个主成分,通过计算两个主成分的得分对山东省17地市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对山东省17地市进行了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创新能力体现了区域技术创新的总体水平。建立一套全面、客观、准确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一方面要参考国内外的指标体系与模式,吸收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各区域间统计指标的差异。指标选择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并行、系统性与开放性结合、代表性和可比性同步等原则。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可以从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产出、技术扩散和区域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10.
对品牌竞争力的评价分析是品牌研究的前沿问题,目前的评估指标体系,大部分是从企业内部,从各企业相比较出发来确定评估指标.实际上,品牌竞争力是通过消费者给企业带来未来收益的能力,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对品牌竞争力进行评估更可靠,特别是通过品牌的顾客价值优势,对品牌竞争力评估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分析产业集群的特征入手,提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从集群的行为业绩、集群的潜在能力、集群战略和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来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数据(CHNS),利用混合数据的Tobit模型,探讨中国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在地区之间和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从东部到西部,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逐渐增加,特别是贵州省等西部贫困省份,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最长。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的性别差异也呈现出地区性的不同,相对而言,中部地区男性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最长,而西部地区,女性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最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应该按照地区差异、性别差异实行不同标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Dnyna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和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FE-IV)对海南省农村居民1990—2008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及其地区差异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1.海南省农村居民存在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高于海南省城镇居民的水平,但远低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2.海南省不同收入地区的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差别不大,没有出现"居民收入越低,预防性储蓄动机越强"的规律;3.提高人均GDP水平和城镇化率都不能有效降低海南省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7—2016年31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尼系数、面板数据模型、低保减贫指数测度等方法,借助GIS技术,探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减贫效应的区域差异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支出的基尼指数总体下降,最低生活保障经费支出的公平性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减贫效应空间格局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次高等级区和高等级区向西部扩散,低等级区向中部地区收缩,呈现“中部塌陷”特征;城镇化率、人均GDP、社保和就业占财政支出比重、财政收入等影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减贫效应,但同一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应坚持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减贫效应的区域均衡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5—2009年东、中、西部的面板数据,对农户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种渠道融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从两种渠道获得借贷均能提高农户收入,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正规金融的借贷在西部地区作用最为显著,贡献率为0.80,分别高出东、中部地区0.21和0.41;非正规金融借贷对中部地区农户增收作用显著,贡献率为1.47,但在东、西部作用不显著。可以判定,农户借贷差异是导致农户收入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农户产生借贷区域差异主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区域种植结构差异有关。要提高农户融资绩效,减少借贷差异,进一步缩小农户收入的区域差异,应该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提高农村金融覆盖面,对非正规金融适当解禁,引导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适度合作,加大正规金融对中部地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辽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区域差异问题,依据2006年的城市旅游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辽宁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辽宁省14个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可分为3个层次,提出要从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保持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适度规模和速度,实现辽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对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系统分析评价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的优劣出发,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来研究资源因素、支持因素、区域旅游管理因素、区位因素及需求状况因素五个因素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采用对称量表形式,通过现场调查和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完成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收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拟合优度更好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上述五个因素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旅游需求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支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必须准确认识和把握该产业的竞争力水平。以区域产业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从生产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组织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7个方面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重庆市为例运用这一模型,对该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水平做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