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综观库切自1974年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幽暗之地>到2005年发表的小说<慢人>,几乎所有小说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孤独.文中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旨在展现库切小说中的"孤独"主题,并且剖析主人公"孤独"背后的作者库切孤独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2.
《吃碗茶》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由美国政府排华政策造成的近百年的畸形华人"单身汉社会"。本文主要谈论的是主人公宾来的男性成长经历,主人公经历了生活的一系列尴尬与痛苦之后对人生的顿悟和自我反省,最后主人公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跨入了成熟之门,并且很好地适应并融入了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用"镜像"理论和存在主义哲学审读文本,认为女主人公执着追寻内心影像,以不求回应、常人难以理喻的爱,证实自我存在价值;指出了女主人公把一个不能承载重要负荷的人作为影像,注定她的爱情故事是凄美的。这一故事昭示两性和谐相处,让"人,诗意地栖居",蕴藏着人类生存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学界一般认为"交流障碍"和工业化造成的"异化"是安德森短篇小说《手》的两个重要主题,也是造成作品中主人公悲剧的两个主要因素. 在上述社会心理分析和经济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若从文化因素的角度看,父权文化是小说主人公悲剧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此种文化突出表现在对男子气概的放大与推崇,进而把与"双性同体"相悖的男子气概认同为一种美德. 主人公在这种被推崇至扭曲的文化中被迫屈尊与退变:手退变为机械,人退变为畸人.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女作家徐小斌的小说中,逃离是女主人公在现实社会受挫后最重要的行为方式,而那些蒙着神秘文化面纱的宗教神话世界、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化外之境"和摆脱了历史束缚的自然爱欲世界,则成为对主人公进行精神救赎的皈依之地。从心理学的意义看,这种奇特的逃离方式具有对病态现代人进行精神疗救的形而上色彩。然而,拨去神秘的面纱后我们发现,现代人始终无法抵达真正的灵魂栖息地,获得心的归属与庇护。  相似文献   

6.
《暗店街》的主人公居伊·布朗始终奔走于身份迷失、寻找自我的漫漫长途中。《暗店街》始终围绕着探询和寻找主题,其主人公的自我迷失始终围绕在个人表面,即姓名、国籍、外貌(包括着装和表象)等的附带物,其自我迷失的困顿与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主人公自我寻根的范围始终牵扯着一张关系网,这种把"寻找"定义在社会现实这个圈子里进行考量,既是对人的迷失感的疏离,又企望在现实中寻求超脱,充分体现出莫氏和他笔下的主人公都已找到了心理归属。莫氏始终在为主人公的寻找营造困境,这种困境的营造与莫氏独特的创作手法联系密切,这里意在表现主人公寻找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和记忆混乱所表现出的似是而非感,即人在现实中能否把握真实的自己。  相似文献   

7.
死亡重击下的生命承担与温情救赎——余华《活着》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着》是余华创作转型后第一部描写温情对死亡和苦难的救赎的长篇小说,接踵而至的亲人死亡无疑带给主人公福贵极大的失落、痛楚和遗恨,但主人公最后仍然能安适地活着。这部作品说明了人与命运的关系在于承担,死亡重击的考验让生命更为丰厚、坚韧;人要好好地活着,才能获得生命的尊严和温情的慰藉,才能超越死亡,获得救赎。  相似文献   

8.
以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亨利·劳森的代表作之一《赶牲畜人的妻子》为分析对象,对丛林文化中特有的丛林女性这一特殊的角色形象,从其诞生的环境与社会土壤、与男权主义社会的抗争、对"丛林"所象征的困顿的妥协与坚持的矛盾统一以及丛林女性特有的表达情感的方式等多个方面对其所象征的各方面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与探究。结论是"丛林"既可说是影响女主人公心境的主体,也可说是女主人公的心境在现实中的投影,主人公没能脱离丛林,但也没完全妥协于丛林,而是尽自己所能反抗这种境遇,表现出了勇于对抗男权社会、虽妥协于丛林但不屈服以及以沉默传达热情的丛林女性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及其笔下小说主人公一方面大胆自我坦白,近乎色情的心理揭示,顺应时代要求,冲击了封建禁欲主义,张扬了个性;另一方面,封建禁欲主义也造就了男权文化的中心地位,在郁达夫意识中,不可避免地有男权文化的残留.受其压抑的不自觉的反叛与以日本为中介的西方文化影响,"人之子"的觉醒,使得郁达夫及其笔下主人公陷入二元悖离.  相似文献   

10.
<野草在歌唱>的女主人公玛丽在婚前寻找一种能摆脱、控制婚姻的权利,但她"阴影人格"中所含对性生活的渴望成分却讽刺地将她送入婚姻的殿堂;阴盛阳衰的婚姻曾一度使她操纵丈夫的权利梦顺理成章,但 "女靠男"这一典型的家庭意识形态却迫使她成为反控制的对象.女主人公最终孤注一掷地把其权利梦想建构在压迫黑人上,却因与摩西的身体接触而遭到种族歧视这一政治立场的致命报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明确法律移植主体问题既是我国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法律移植秩序化和我国法律体系完整性要求的基础上 ,从狭义的法律移植角度和宽泛的法律移植角度对法律移植主体构成进行阐述 ,认为法律移植主体应依法拥有法律移植权 ,而法律移植权属于立法权的范畴 ,故法律移植主体应具有专属性。就我国法律移植的现状而言 ,我国应尽快在法律中明确法律移植权的归属 ,使法律移植主体合法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法治层次论主张法治由治理方式、制度形态、秩序状态和价值理念等4个高低不同的层次组成,这4个 层次,从宏观上又可分为制度法治和观念法治两大部分。法治建构论强调的是制度法治的建立方式,进化论针对 的是观念法治的衍生过程,二者不仅不相互排斥,反而是紧密相连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性质命题的定义、种类、性质命题与性质命题形式、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做了全新的研究和解释。性质命题的定义不能以"性质"为种差,以"命题"为属概念;单称性质命题没必要与全称性质命题合并;性质命题与性质命题形式必须严格区分;主谓项分别相同的性质命题之间不存在真假不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国外意义协商研究三十年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义协商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国外已经有30年的研究历史。意义协商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定性描述阶段(1980-1984年);(2)理论创建阶段(1985-1995年);(3)理论修正阶段(1996年至今)。本文分别对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指出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意义协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税式支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际税式支出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我国税式支出管理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如加快完善税收立法,特别是税式支出管理法;建立税式支出分析评估制度,加强税式支出的监督与管理;适时将税式支出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等.  相似文献   

16.
海运提单项下的提货权与承运人无单放货责任的认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海商法》相关规定的分析 ,引申出海运提单项下的提货权的概念 ,提出持有提单是主张提货权的必要条件 ,提单持有人可以凭提单而请求提取货物是主张提货权的充分条件 ,指示提单只有通过有效的背书才能成为提货权的凭证 ,承运人无单放货行为侵犯的客体是提单项下的提货权 ,提货权是索赔人以承运人无单放货为由向承运人提出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与改进税式支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税式支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总结国际上税式支出管理的主要经验及做法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与改进我国税式支出管理,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结合我国财政职能的转换及国情,重新界定税式支出的范围与活动领域;加快完善税收立法,特别是税式支出管理法;建立税式支出分析评估监督制度;逐步把税式支出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等.  相似文献   

18.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可以划分为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新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阶段。传统产业竞争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生产要素结构和产品的要素投入结构是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新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指出,规模经济、产品生命周期、代表性需求等因素对产业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影响。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强调,钻石体系愈完善,产业愈能确立竞争优势。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对于中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法治概念是法治理论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前提.对法治概念性质的不同理解,内在地包含着对法治建设内容的不同规定,甚至内在地规定着法治建设的不同模式.从性质上讲,不能把"法治"概念局限在法律自身范围之内而仅仅将其视为一个纯粹的法学概念,法治内在地包含着道德价值追求和基本政治原则,甚至包含着对法律的热忱和信仰.法治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因而法治建设也就是一个融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20.
人的精神由知、情、意三个部分所构成,由此决定人的精神生活具有认知需要、情感需要和意志需要三 个方面。人精神生活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内容,因而具有不同的满足方式和价值尺度。认知需求的价值尺 度是知识量的前提储备;学习和科研的满足方式;认知的情感激励;顽强意志的有效保证。情感需求的价值尺度包括"自知、自控、自激、知人、善交"的认知尺度和情感需求的意志调控。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自主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