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认为,无论在阶级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因素对民族问题都存在着制约和影响。它们在阶级社会的表现是:阶级斗争是民族自身发展的动力;阶级压迫是民族压迫的实质。在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的消除决定了民族关系一般不再具有对抗性;社会阶层的变化会对民族问题的内容和走向产生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的民族问题上反映出来。文章还提出,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理解即便在阶级社会,也是应该有条件的、具体的;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民族压迫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对于弱势民族合乎“规则”的支配和剥削,其中蕴涵的阶级压迫关系具有隐匿化和“合法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民族问题的内涵展开讨论,认为民族自身发展是民族问题的源码,在社会交往的层面,民族自身发展问题通常会影响民族关系和国家建设,进而形成某种民族问题。在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通常以阶级斗争的形式出现,因此,必须注意阶级斗争对民族问题的影响。本文认为,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民族问题显现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3.
云南民族工作具有普遍的、全国性的意义。新中国建立以来云南民族工作的重要经验就是:正确认识民族与阶级的关系是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前提;民族与阶级是两个系列的范畴,民族的实质并不在阶级,民族就是民族。  相似文献   

4.
文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阶级"论断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基础,提出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关于理想社会的理论构想和革命阶级的发现是基于欧洲社会革命和运动的观察及理论抽象,阶级概念的应用具有优先特性,民族概念则处于从属地位。列宁和斯大林时代关于"民族"和"阶级"的论断内容更为丰富,但无产阶级的总体利益指向并未改变,这一时期的民族现象随苏俄特定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成为影响革命实践的重要概念,民族团结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时代特征以及关于民族和阶级关系的理论论断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主义文学和左翼大众文学这两种文艺类型是1930年代国共两党不同的文艺政策的产物,他们分别诉诸文学的民族性和阶级性,但是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又不免存在相互涵盖的因素,这与30年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和民族危机形势有关,同时也是检验双方各自理论阐释的难题。民族主义文艺诉诸民族主义的背后难掩阶级对立的事实,而左翼文艺坚持阶级的立场,却难免否定了民族情感的正当性。在创作上,双方也共享了新兴文学的某些共同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并与阶级和阶级斗争紧紧联系在一起.民族问题是在民族关系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解决民族问题,核心是实施民族平等.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失,随着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和差别的消失,民族最终将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着重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多个层面界定民族国家的内涵与外延,他们的"民族国家"概念有明确规定性,仅指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形式,不适用其他社会形态的政治共同体。"阶级国家"对"民族国家"概念的取代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分析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核心理论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强调利益是以阶级划分,而不是以民族划分的,不承认民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中国共产党则突破了经典作家不以民族划分的界线,认为民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将民族问题纳入统一战线的范畴,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上的一大创造.  相似文献   

9.
论民族问题的诸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问题是在民族交往联系中,基于民族文化差异,民族群体利益的关注,或者阶级不平等的延伸等原因造成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对民族问题应该在一种交往(contact)、互动(interaction)、关系(relationship)的动态场景中来分析和认识.本文在继承民族理论界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等领域研究成果,提出并阐述了影响民族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变量.  相似文献   

10.
民族国家的阶级状况与自我认同的关系有两个层面:首先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下,国家与个人是互相建构的,而这种互相建构又是以阶级政治为中介的。其次,在当代西方社会,中产阶级更是使自我认同成为一个社会基础。在社会性别方面,女性主义运动和性解放运动都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自我认同,它们都试图把人从私人领域的权力关系中解放出来,使人能在私人领域有更多的自由自主和自我把握。而在由多元族群所构成的民族国家中,族群状况同自我认同的关系也是与民族国家密不可分的。一个多族社会中的族群关系问题可能以同化或多元文化主义的形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国家的本质问题是认识和理解国家问题的核心所在,我国政治学界先后提出的国家具有"双重本质"和"两个层次国家"等新说法,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观的本意.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学说,不仅要认识到国家的阶级统治属性,而且要全面、辩证地认识国家的社会属性,要从阶级性与社会性结合、国家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和两种基本职能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等方面去认识国家的社会性,社会性并非国家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2.
封建等级制度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要社会特征,其导致欧洲中世纪民族概念演变出了贵族内涵.欧洲近现代民族概念演变出的公民内涵,则是力图克服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分层,用平等原则把人们团结在民族国家之中,实现人们社会团结的扩展,推动各民族在民族国家中共同发展.欧洲从中世纪的贵族到近现代的公民的民族概念演变,清晰地显示了...  相似文献   

13.
车臣问题是 2 0世纪 90年代令俄罗斯联邦政府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车臣问题的由来、发展及其解决过程曲折复杂 ,车臣问题与俄罗斯强国战略关系十分密切 ,俄罗斯确保车臣 ,一方面是为了维系联邦的统一和完整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该地区的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普京重拳出击 ,取得了对车臣战争的胜利 ,意义重大 ,重塑了俄罗斯大国的形象 ,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同时 ,战争暴露了俄罗斯的弱点 ,这也是俄罗斯发展强国战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国家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是工具性的,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契约论的国家观也是工具性的,国家是人们为了自保和实现自我福利而通过契约而组成的一种机构,以实现签订契约者的利益;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与二者的国家实质指的都是政府。中国传统的国家观是家国同构的,国就是家的扩大版;还有一种要素说的国家观,国家的实质是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国家可以解构,也可以重构,国家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消失。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目的论看来,由于国家的公共性在于其正义性、美德性,因而国家公共性的实现要依赖于国王,君主的个人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治理国家应以德政为主。在国家手段论看来,由于国家的公共性在于普遍而平等的约束性,因而国家公共性的实现要依赖于民主制,治理国家应以法治为主。然而,就当前来说,国家的公共性越来越受到了广大民众的质疑。人们对国家的公共性问题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就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必须关注和研究国家的公共性及其实现问题,以使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既有效率而又不失去其本真的公共性,进而促进人类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解放区文学的开拓者与超越者——丁玲与解放区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解放区文学作为完整的艺术形态 ,是从丁玲到达陕北后开始的。丁玲继承鲁迅开创的五四文学传统 ,将救亡与启蒙这一时代所赋予的双重使命融为一体 ,注入解放区文学的命脉中。她始终坚持救亡与启蒙的统一 ,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统一 ,这使她的创作既表现了鲜明的解放区文学的特点 ,又超越了后来在统一规范下所形成的解放区文学的某些基质。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 ,作者认为 ,丁玲是解放区文学的开拓者与超越者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出场是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双重冲击之下的理论自觉。它既是针对中华民族结构性张力和民族事务日趋繁复的靶向医治,又是拯救自由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乏力的话语创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表述,并不是“中华民族”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简单变形,而是有着自我丰富的理论面相和伦理意蕴。“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潜藏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目标诉求、共生的群体心态、共享的公民身份、共通的文明体认等多重意蕴。“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以“中华民族”和“共同体”复合而成的偏正结构,彰显中华民族建构的伦理指涉,即公益政治优先于权利政治、共和主义优先于多元文化主义、大我忠诚优先于小我关切。  相似文献   

18.
多角度阐述国家利益与国家主权的概念,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是紧密关联的,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和统一是国家最重要、最核心的利益,同时也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族群遗产对于该族群而言绝非仅仅是日常生活中存留下来的遗留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遗产承载了族群内部成员的情感依托、知识与信仰,由此促成了族群成员对于本族群的认同,而这一认同也成为族群遗产保护的关键所在。然而,今天在“国家遗产”、“世界遗产”的申报热潮中,族群遗产不可避免地在国家与世界层面被动员与调动,由此引发了以“遗产”为中介,族群同国家与世界两股力量的遭遇与碰撞。针对这类问题,文章特别强调了族群遗产向“家园遗产”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包括汉族在内的各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加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对于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局面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讲,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也是中国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即使是在全球化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民族一国家仍然是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主权政治单位,而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正是近代以来中国宪政发展进程的一个核心主题和神圣使命,所以,更需在当代中国的宪政言说中强化中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