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毛泽东作为人民的领袖,非常重视社会美育。他将马克思主义的美育理论与他的美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美育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有三:一是以崇高的理想美育人;二是以清廉之美育人;三是以公仆之美育人。毛泽东在社会美育中,之所以紧紧抓住这三个方面,是因为他要在中国培养一批有共产主义理想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通过他们带领人民群众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毛泽东进行社会美育总是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他要求人民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在他的伟大人格的感召下,中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共产主义者,他们依靠人民廉洁奉公,使中国无产阶级政权没有沿着“革命——胜利——骄傲——腐败——灭亡”这一历史轨迹发展,而是开辟了一条“革命——胜利——谦虚——清廉——发展”的新路。他以他的社会美育的实践,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美。  相似文献   

2.
伟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他的志向理想不同凡响。孟子云:“夫志,气之帅也。”历史上大有作为的伟人,无不以崇高理想为其人生精神动力,并往往少年立志,早期成熟,奋斗终生。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伟人。今天,在世纪之交人们理想信念处于迷茫之际,我们回到历史中,去探寻毛泽东早期理想观发展轨迹,不仅有助于全面完整理解毛泽东光辉伟大的一生,而且对跨世纪的中国青年一代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析毛泽东早期理想观,以表对伟大领袖的深情怀念,并就教于专家学者。什么是理想?从认识论角度看,理想是人们认识中的“超…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理想人格学说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理论体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经世致用”湖湘文化为其理想人格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思想资源,近代西方进步思想为其提供了时代性内容,马克思主义为其规约了理想人格理论的价值取向。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为理想人格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根本途径。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实践中,仍然需要强调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的理想人格学说仍然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人民观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不仅把人民群众理解成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而且把为人民谋解放和谋幸福视为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评价理论和实践的标准,把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坚持调查研究和坚持走群众路线作为人民观的根本实现路径,并能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现状界定人民的具体内涵,使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更具现实性和科学性,这对我们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伦理思想初探许亚非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为理论基础,汲取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精华,弘扬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深刻地研究了共产主义道德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伦理思想。一、集体主义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在毛泽东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历史活动都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任何事业都将一事无成。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确立了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人民观”。比较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人民观,无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湘文化与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的形成》一书,将党史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相结合,建构了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实现了早年毛泽东研究的方法论创新;将党史人物研究与地域文化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湖湘文化对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形成的巨大影响,从而真实而生动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相融合、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8.
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人民观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毛泽东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人民概念的与时俱进、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群众路线等重要思想。毛泽东的人民观不仅在革命年代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仍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毛泽东的人民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根本依据;其次,毛泽东的人民观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根基;最后,毛泽东的人民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9.
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是我们党的真正优势。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必须狠抓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解决理想淡化、信念动摇问题结合起来,使党中央关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要求变成全党同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0.
尊重、解答和满足人民群众理论诉求是经典作家提出的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是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全新视野,是解释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合法性的根本依据。自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面对中国人民比较薄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认知意识,从未忽视和否定过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地位。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时代背景,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现实需求出发,以实践提升人民群众的理论素养,以实践激发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双重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理论建设的巨大成就,最终为实现中国梦培育了具有强大创造力的理论主体。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容易产生对可追溯鸡蛋的购买行为。最后,提出增强消费者对可追溯鸡蛋比普通鸡蛋在质量安全上更有保障的认知水平,提升消费者对贴有信息追溯标签鸡蛋的信任程度等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门神观念是我国传统民俗观念之一,其产生与早期人们对门户的认识与理解相关。门户不仅是建筑实体,且具有多重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出于装点、神秘化门户的需要,门画这种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一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受到了无情冲击。在商业化社会中,如何建立相互尊重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是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