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部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对于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行补偿机制下,资源开发税费较少,涉及生态补偿的内容不明确,市场化补偿机制发育不足,相关部门合作不紧密,不利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因此需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优化考评机制,培育市场交易和补偿机制,以及构建和完善生态补偿技术支持体系、金融支持体系、公众参与机制等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近年来,学者们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现实必要性和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构建路径进行了探索,重点涉及绿色发展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责任追究和监管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等研究领域。从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尚需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全局性和区域特殊性以及制度约束力和执法独立性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迫切任务。生态环境意识、环境法律政策、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等诸多因素,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公众参与、生态补偿、环境责任及纠纷解决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难题,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安全预警应急机制、ADR争端解决机制等环境法治保障机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水面被侵占、水质严重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与城市过度扩张、湖泊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管理体制混乱等不无关系。从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出发,政府应加强湖泊保护立法,逐步健全完善湖泊管理法律体系,应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湖泊管理执法工作,应提升公众的湖泊生态功能保护意识,应完善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环境税的生态补偿效应基础上,梳理我国的环境税费制度实践情况。结果发现,目前我国的环境税制体系不完善,融入式环境税制影响了税收中性原则,缺少独立的环境税种,导致生态补偿导向缺失,"双重红利"效应难以实现;征管体系不健全,弱化了生态补偿效果。鉴于此,我国应明确环境税改革方向,立足国情、循序渐进地建立具备"生态补偿"理念的环境税制模式,完善环境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环境税效应,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的生态环境危机对传统环境规制的治理思维、制度设立和规制效果提出挑战。完善生态法治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但现有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生态法治建设的哲学经济学基础理论进行探析,指出生态环境制度的建立缘于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要想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必须综合考量其哲学经济学基础和价值目标取向,以实现生态环境制度的有效供给,进而指导服务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式,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基础。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系统和政治系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会危及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且能诱发政治冲突,影响一国的政治稳定。因此,中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注重生态文明导向的政治发展:构建完善的政府生态责任机制,实施绿色新政;建立健全生态环保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发展基层民主,激励社会公众环保深度参与,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治理;公正协调环境利益冲突,保证生态公平,以使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政治发展取得双进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适应行政民主化潮流和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而协同学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推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形成机制应着力于从主体互动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监督惩罚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构建,并从理念、机制和行动三个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系统设计,即通过培育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绿色绩效考核机制和全面推进多元主体环境信息公开共享等路径来推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9.
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目前大部分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都是一套指标,相同标准,既忽略了各地区生态系统特征、资源环境本底、社会经济基础和人类活动形式的区域异质性,也尚未体现其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特定的功能和定位.新时期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同,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也不同,建立差异化、精准化、现代化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更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协调统一.从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的区域分异客观规律和地域功能适宜性出发,构建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五个维度,分区分类的主体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机制,推动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落地提供了补充和参考.最后,建议优化调整现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制度,提高资源环境基础数据质量以及建立健全差异化配套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在我国有一定的历史,但一直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对其进行规制。建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首先应准确界定概念,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注意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缓解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生态补偿制度是一种为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调整利益相关者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从而达到环境利益均衡,促进环境公平、正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制度。构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时应坚持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相结合原则,在此基础上还应合理界定补偿主体,实行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补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税费制度,从而达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强烈现实迫切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在厘清京津冀生态环境现实,提高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认识基础上,可以从几个方面具体推进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一是制定区域统一法规,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二是完善环境税收机制,建立区域合作发展基金;三是强化技术要素,引导区域产业有序升级;四是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治理公众参与机制;五是创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制与创新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依托法律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城市生态环境的法治化治理具有必要性。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的法治化治理仍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思想意识困境、法律制度困境以及实践困境这三个方面。城市生态环境法治化治理的完善路径主要有:强化思想意识,提高环境治理公众参与度;完善立法制度保障,健全环境司法救济渠道;政府之间统筹合作,建立环境综合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近年来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目前西部地区的环境仍呈总体恶化趋势。造成西部地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为的原因,还有历史上的因素等等。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陈旧、操作性差,相关政策还不完善,相关机制还没有完整建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当从各方面加以考虑。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转变生态观念,三是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四是建立完善相关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14.
海洋生态补偿作为调节海洋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在立法体系、利益相关者界定、补偿机制、补偿标准核算、补偿资金筹集方式、补偿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各效力层次的海洋生态补偿立法体系,建立和完善海洋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确立多元化的海洋生态补偿主体,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标准评估制度、海洋生态补偿资金筹集制度、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相关管理配套制度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正义理想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种际正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代内正义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代际正义.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正义卓有成效:生态红线制度维系底线正义,生态补偿制度奠定分配正义,生态督察制度凸显矫正正义,但也存在不足和问题.补足非正式制度供给,中和生态资源地区分配非均衡,平衡各类发展区环保设施建设,明晰各类环保主体责任,完善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健全监管督察机制等,成为建构生态文明制度正义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正义理想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种际正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代内正义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代际正义.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正义卓有成效:生态红线制度维系底线正义,生态补偿制度奠定分配正义,生态督察制度凸显矫正正义,但也存在不足和问题.补足非正式制度供给,中和生态资源地区分配非均衡,平衡各类发展区环保设施建设,明晰各类环保主体责任,完善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健全监管督察机制等,成为建构生态文明制度正义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论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补偿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是对农业的特别牺牲予以补偿,恢复社会成员之间义务负担平等的需要;从现实来看,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农业环境资源的需要。我国现行农业生态补偿在立法上存在空白问题,在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农业生态补偿立法应在整体的生态补偿立法中和新农村建设中予以完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健全农业生态补偿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投融资制度;在具体实施方式上,应完善"计划 项目 协议"补偿形式,提高补偿资金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产出效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工具,背后涉及利益格局的再调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建设既是有效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依据与保障,亦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建设应置于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的统一体系之下,重点解决目标定位、领导体制与结果应用三大问题。我们应借鉴国内外已有实践经验及相关法规体系构架,从法律体系、制度体系、法制程序和法治机制等方面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9.
湖泊流域生态治理政府责任机制是指为实现和维护政府生态职能,保障公共利益,通过制度安排而形成的政府生态责任系统内各责任主体之间构成完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循环体系。湖泊流域生态治理政府责任机制建设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明确总体要求,并通过优化责任履行机制、健全责任保障机制、完善责任评价机制和构建责任追究机制等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已然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直接相关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和责任。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全球化和适应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政府治理必须创新。首先,改变政府治理理念,加强生态教育宣传;其次,调整政府职能体系,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最后,完善政府治理的生态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生态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