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元文化共同发展是历史上新疆文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新疆多元文化格局发展过程中,自西汉以来的屯垦,既为新疆多元文化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也为多元文化在差异中交流、整合创造了条件。屯垦的长期实施,使内地汉、锡伯等民族向新疆迁移,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因屯垦在新疆而汇聚;促进了内地农业技术向新疆的传播,游牧民族向定居农耕或农牧兼营转变,各民族生活方式产生了交融。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不同民族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同一民族内部联系的纽带。独特的生产和生活实践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类型。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交融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这种既有"东学西传"又有"西学东渐"的民族文化交融绵延一千多年,更迭频繁、波澜壮阔堪称人类民族文化交流史上的奇迹。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独特的地理环境、多元的文化碰撞交汇是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基础。正是由于走廊内各民族文化之间各种形式的碰撞、互动和交融,才谱写出河西走廊丰富多彩、多元共生、兼容并包的民族文化壮丽画卷,河西走廊也因此而成为我国历时最久、规模最大、文化积淀最深的"民族走廊",彰显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流变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汇聚的地方。民族流动的过程,就是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流变的过程,各民族融合的过程,也就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民族文化的变迁与交融构成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流变的主线。  相似文献   

4.
儒家道德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承,是儒家道德文化的纵向传递与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横向传播的对立统一,是中原汉民族文化外在驱动与少数民族文化因素内在结构适应性变迁的交融与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少数民族对儒家道德文化认同的方式而实现的.因此,儒家道德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承过程具有鲜明的共性特征和因民族差异而具有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不同国家民族有着各自的独特文化,正因为文化的差异才使得翻译成为必然,而文化交流又须借助翻译来完成.在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日益密切的今天,异化翻译的使命更显卓著,成为文化交融的"大使",担当了重要角色.异化翻译传递了异域文化的特色和风采,是文化的借鉴与学习,这意味着不同文化的交融,同时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使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交往更加频繁和密切.  相似文献   

6.
广告传播的民族文化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行为,一种文化体系表现,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现代社会文化中最具活力的文化现象。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现代与传统,这两种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质的文化现象,在现实生活运行中,必然会发生碰撞、冲突与交融。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会在民族成员对现代文化的读解中构入广告文化,促进广告的传播;而民族文化自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及维护传统的惯性,又使它在面临广告这一现代文化进入时,始终处于警戒状态。因此,广告传播务须正视民族文化的功能。广告传播的民族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构成广告的文化精神意蕴、形成广告文化表现个性、影响着受众对广告的接受取向以及制约广告文化传达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海外传播日渐繁荣,并逐渐形成了官方与民间、本国与海外共同构建的海外传播机制。日益丰富的海外传播实践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更深刻地置身于民族性与世界性杂糅的文化维度中,造就了海外银幕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多元驳杂的文化图景。本文通过梳理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海外传播历史,观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全球化时代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路径,并研究在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语境中,海外银幕上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文本的话语构成和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8.
当比较集中的文化全球化讨论热潮即将落下帷幕,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存在现状及发展态势,学界逐渐对这一问题得出结论,文化全球化并非是指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界限,且整合了各民族文化特性而产生的一种凌架于各民族文化之上的单一独立并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形式,也并非主张以西方文化来主宰和主导世界文化发展的全球文化西方化,而是由经济全球化过程所决定的、以文化传播技术为媒介的、多元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9.
儒家道德文化在云南白族地区的传播过程,既是先进地区文化向落后地区传播的过程,又是儒家道德文化和云南白族地区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儒家道德文化以各种方式、不同的渠道在云南白族地区广泛传播,对云南白族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汉语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文学创作语,当代汉语文学在新疆的跨语际传播与接受,不仅加强了新疆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而且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它还是中国当代文学、文化走向中亚地区的重要载体,具有桥梁纽带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重新认识当代文学在新疆的跨语际传播的现状与意义,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可能的出路,促进各民族文化、文学的交流与交融,以期实现中国文化、文学在中亚地区的广泛传播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主流电影是一个内涵丰富、驳杂的术语,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务实、折中但又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理想电影形态。它在中国电影语境中的萌芽、显形、发展的复杂过程,是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由多种意识形态诉求共谋的结果。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环境中,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都在各自的场域中,呈现出不同路径的主流化趋势: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商业电影主流化、艺术电影商业化。而它们的共同实质则是大众化趋势。主流影片是丰富多元的文化共生与融合的结果,其中有主导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与调和,也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传统文化、青年文化、香港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突与流变。这些文化资源的主流化或大众化,营造了多元化的主流电影文化格局,并呈现出一系列主流性的艺术、美学及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2.
由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历史沿革,可知后殖民主义之后的发展方向为:既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又反对自闭的民族主义,在各个国家或民族文化自主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前殖民地国家与民族在与西方文化的对撞中开创出新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翻译可以给我们更开阔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文本的转化,还体现着文化的操纵和翻译的暴力。从译者的文化身份、翻译对文化身份的塑造、翻译的流向,以及翻译的策略四个方面来探讨,发现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操纵和暴力,但文化交流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文化交流中,最佳的状态是交流各方达到“共赢状态”,译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转换语言,而且肩负着跨文化传通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not a simple "output-input" process. For foreigners, they undergone a process of "reception-cognition-mirror-recognition-expression" in the process of experiencing the Chinese culture. After introducing the mirror theory, it can be clearly found tha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s dynamic regarding its way, understanding, acceptance and re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We can underst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ir knowledg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by analyz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apers in this field,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on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identification. Starting from what kind of cultural mirror on the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formed in their minds, we can put forward m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establish and disseminate Chinese cultural image and build an ideal Chinese cultural view.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视野中 ,文学活动是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 ,也是诗意的文化交流活动。它以文化语境和文化心理为前提 ,亦即在特定文化语境的制约下开展 ,并以主体的文化心理为根本动力。因此 ,在文学活动中文化的作用是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另一方面 ,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都是基于文化传统的个性化的创造活动 ,其艺术的性质也构成了主体间诗意的文化交流过程。这不仅创造了审美文化 ,还实现了各类文化的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觉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起源、形成、演变、特质和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对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文化认知是文化保护的前提,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根本。对黔中屯堡文化的研究可看做是一种对本土文化的自我意识,研究者的文化自觉既包括对屯堡文化历史发展过程尽可能真实和准确的认识和评价,也包括对其未来趋向的正确预测和筹划。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和思维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所反映的是不同民族的心理思维、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社会文化习俗。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行为,文化间的差异使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要注重对文化因素的分析以及翻译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江户时代,在多种语言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之下,边缘文化向主流文化靠拢,东亚三国之间形成了类似的文化认同和思想倾向,但是建立在"言语差而风俗殊"的多元文化框架之上,难免出现与之相伴随着的文化摩擦和冲突。由此呈现出脱离传统汉字文化圈,转而全面地肯定本民族之"风"的局面。通过分析雨森芳洲的风俗语言差异,反思东亚三国语言文化交流史,将会给人们留下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学术思考。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媒体在区域文化传承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文化全球化和媒体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多元文化态势和多重价值体系的交融与碰撞,地方媒体在区域文化积累、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创新等方面呈现新的特色。发挥新的价值功能的同时,地方媒体传承区域文化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如何坚持文化属性,扮演好传统区域文化的守望者与传承者,是地方媒体在多元文化时代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