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论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是我国政府治理变革和职能优化的目标取向。社区作为我国城市的最基层组织,是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础。社会社区化(社会人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法则,契合我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需求,为公共服务社会化提供基层实现路径——公共服务社区化。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会自我服务机制和实现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公民受益于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处于单位社会向社区社会转变的中国,需要通过不断提高社区的信息共享度来型塑新的社区信息秩序和社区人际关系,并通过这一型塑来保证舆论引导能在其社会运行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增长的坚实座架.所以,舆论引导的社区化,不仅是舆论引导力的提升途径得以切实落地化的需要,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还是全面提升基层社会在突发性事件之处置过程中的信息反应力和执行力的需要.而社区化路径下舆论引导力的提升,既是舆论作为社会势能向动能方向的积极转化,也是其可能的负面动能的被规制,同时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落地,进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得以探底的基础路径.  相似文献   

3.
杜吹剑 《社区》2014,(18):13-13
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社区由一个个“单位”组成,所有的城市居民都是“单位人”,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扮演的基本是“拾遗补阙”的角色。改革开放后,单位制逐渐解体,如何加强对无所属单位的人口的管理,成为城市基层政府面临的新问题,于是,单纯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块状网格人为划分成“社区”,“社区化管理”由此应运而生。旧有的行政色彩较浓的居委会,在某种意义上也被“激活”并实现更新换代,基层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热情也逐渐高涨。  相似文献   

4.
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我国社区分类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分类治理是基于社区异质化和社会问题社区化的现状考察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社区治理理念。从目标、依据、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社区分类治理的意涵和内容体系进行阐述,社区分类治理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作为逻辑前提。社区分类治理的具体推进路径是治理理念要从行政化逻辑转向以治理需求为中心,治理机制要从“一刀切” 转向“创新引领”,治理资源的整合要从“一元管理” 转向“多元共治”,借助信息科技,实现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精细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MBA不仅要国际化、本土化而且要社区化,所以,中国MBA应该是一个国际化、本土化、社区化三位一体的整体。MBA社区化的实施路径有二:一是MBA培养目标要体现社区化;二是培养过程嵌入社区元素。MBA社区化的实施取决于五个要素:任课教师、教学设施、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已有研究虽然较多,但尚未有从社区传播角度对服务体系创新进行整体性思考的探索。本文研究分析了社区传播视角对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创新的必要性。研究认为,农村社区既是生活的对象,也是一种影响其成员生活方式的力量;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是政府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期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平台。只有以社区传播为媒介,将农村社区及其参与者作为一个整体,透视渗透在社区中的微观权力和日常生活旨趣,才能真正找到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社区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社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量社会人从单位脱离以后转移到社区,社会问题和社会利益的焦点都日益汇集到社区层面,社会具有社区化管理的倾向,因此,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区指标体系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和有力工具。在当前,提出构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具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作者在实地调查了南京市锁金村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社区建设的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符合和谐社区建设的和谐社区指标体系,使其在社区实践中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大维  陈伟东 《社区》2008,(7):34-36
社区事务因何而来 经济转轨:社会问题社区化 单位制解体后,单位人变社会人。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发育滞后,经济建设之初,政府组织无暇顾及社会管理,社区弥补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空间,于是社会人变成了社区人。社会问题沉积社区,社区成为社会问题集中的领域。聚集于社区的问题复杂多样,诸如弱势群体救助问题、养老服务问题、公共治安问题、市场污染问题、设施短缺问题、居民参与问题等等,都是社区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架构探讨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社区发展走的是从社区迈向社会的道路,这是人类在现代化道路上所作出的第一次选择;而社区建设走的则是从社会返回社区的道路,这是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所作出的第二次选择。社区建设的总体理论是社会社区化或社会人文化。所谓社会社区化,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它揭示了社会发展向社区发展转移的必然趋势,复兴在现代化过程中被遗忘的落后社区;二是它反映了用社区共有原理或社区人文精神来建设大社会的客观要求,使整个大社会变成一个人关系和谐、充满亲情、友谊和人情的温馨社区。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已成为社会运作的基本单元。社区保障是构建广覆盖、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政府、市场以及任何其他组织都难以替代的作用。目前.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医疗保障难显公平,养老保障面临挑战。失业保障救济功能不足.应通过加强实施社区化救助,完善社区化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开展社区就业服务等方式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社会有机体的微观缩影和基本单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快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从现实空间布局审视,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需要以主体存在为支点要素,以现实交往为空间要素,以“共同善”为目标要素。嵌入社区的真实生活情境,多元价值观激荡之下居民的道德自我缺场、空间完整性剥离中居民的道德交往缺乏、风险社会语境中居民的道德审美流失成为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的困境之源。聚合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诸要素之“力”,需要在关注个体中引领道德主体的回归,在空间交往对话中激发道德情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道德审美。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社区发展趋势与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使社会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组织方式,学习型社区的内容也不断发展、拓宽。明确学习型社区的发展趋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探求对策,有助于完善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社会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资本理论对构建和谐社区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第一,中国城市社区的社会状态与社会资本范式有不谋而合之处。第二,社会资本提倡的对社区人的社会需求和作为社区生命共同体的重视有利于减轻中国学界被理性选择范式和新古典经济学毒化过深的危险,纠正社区居民行为选择的过分理性化倾向,在社区治理研究中恢复人本主义精神。探索社会资本在宁波和谐社区构建中的作用,对于进一步加快城市社区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综观现今诸多生态伦理观的基础范畴,其理论前提的基本预设,都存在着思维方式上以本质主义的普遍性取消复杂整体包含的差异性、论证材料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分割、逻辑推论上将“实然”与“应然”关系简单化的缺陷,这就难以从理论上合理地确证人类应该对谁承担生态义务以及承担何种生态义务。生命共同体范畴则不存在这些严重缺陷。作者通过分析生命共同体范畴相对于利奥波德提出的“生物共同体”范畴的优越之处,认为前者理应替代后者,并阐明了生命共同体这个基础范畴对于建立生态伦理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本体论层面的"共同体取向",方法论层面的"中观路径"以及价值论层面的"公平精神",并以援助取向、增能取向、解放取向、解构取向四种理论取向构成其理论分析的基础框架。在实践上,"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延伸出了支持性路径、赋权性路径、倡导性路径和反思性路径四重实践干预路径。"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以社区为主体,旨在借助社区成员的集体参与来整合社会资源,以多样化的行动策略回应社区的多元需求,促进社区的整体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达致团结、互惠、尊重、平等、意识觉醒、能力提升的集体行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管控”与“自治”双重向度的现实困境。面对社会结构多元化、居民需求异质化的现状,城市社区推行“微治理”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创新。通过发挥多元协作、降缩单元、利益联结、赋权增能等机理优势,“微治理”有效弥补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中政府“越位”及社会“缺位”的不足,实现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差异化、扁平化和高效化,促进了社区参与氛围的营造及多元共治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社会政策重要的和基本的操作单元。社区层面社会政策资源动员机制薄弱, 是当前中国城市社会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南里社区以成立社区社团 (公共服务协会)的形式,为社区层面社会政策资源的动员提供了适切的中介和平台。通过 对该协会的案例分析,概括和总结其创新之处,试图为中国城市社区社会政策资源动员机制 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视日益加大。在社区这样一个社会基本组成单位中,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更加不容忽视。但是目前社区居民对社区科普活动的参与却往往不如人意。本文着重分析居民参与对社区科普活动的重要性。通过对重庆市科普调研结果,分析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原因,并对相关部门的决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该文关注新疆单位社区社会变迁,着重对单位社区居民的单位情感、社团组织、文化接触以及婚姻双方的互动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梳理,并使用英国人类学家贝特森的多元发展理论对以上四个方面的结构关系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单位社区变迁的内在规制,借以理解在转型期中国单位社区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据此,该文认为多元发展的共时性是分析单位社区社会变迁和居民关系互动的重要视角,同时利用田野材料对这一理论在历时性上的缺憾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