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僧诗创作历史上,寒山子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他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且有着与传统文人相似的生活经历,他又接受了天台宗与禅宗的佛学思想与禅法,表现在诗歌创作中,他的诗作充满了内外学之间,及天台宗止观王法与禅宗禅法的矛盾。而超越这种矛盾的禅境诗,寒山子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寒山子是王梵志白话僧诗到文人高雅的禅诗之间的过渡人物。  相似文献   

2.
因有以禅入诗、入画的传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诗僧、画僧、诗画僧。文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及带有“依我自悟”表征的“我”的形象第一人称代词,进一步强化了其现代禅僧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3.
郑谷诗歌特点之一是爱僧,其表现既在他好与僧人交往,更在他写诗爱用僧字,其爱惹僧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而其提出的“诗无僧字格还卑”颇有意义,对唐诗的某种审美心理和表现内容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论“宋初九僧”及其诗祝尚书关键词:宋初九僧诗歌创作晚唐体宋初诗坛,先后风靡着三个诗歌流派,即“元白体”、“晚唐体”、“西昆体”,这是文学史家的共识。宋末元初人方回编《瀛奎律髓》,其卷四七收“宋初九僧”之一文兆《宿西山精舍》诗,评曰:“有宋国初,未远唐...  相似文献   

5.
僧人所作之诗即为僧诗,然其外延受作者、惯例、体式、内容等因素影响,变得十分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僧诗依据内容性质可分为世俗诗、劝诫诗、禅悦诗、颂古诗四类。与世俗文人诗相比,僧诗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其质量好坏与作者的宗教修为程度有关,其诗风以平淡清空为主,其创作过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表达方式也极为自由。二者大体分属于两大诗学系统。  相似文献   

6.
我们惊叹僧肇会通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取得的成就 ,却往往忽视这中间僧肇独特的文化观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僧肇在两种文化之间所进行的深入的对话与沟通 ,正基于对两种文化异质性与不可通约性的深刻认识。本文即是对僧肇文化观的一次考察。  相似文献   

7.
辽金两朝诗僧可分为职业僧人和准职业僧人两种类型,前者的人数远远多于后者。其群体特征主要有三:丰富的漫游、访学经历有利于他们佛学知识、佛教活动经验的积累和陶冶诗情、增长诗才、提高诗艺;绝大多数诗僧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文学创作能力;很多诗僧都具有深厚的佛学素养并在宗教事业或社会发展方面有显著贡献和历史地位。从创作的主题取向上来看,辽金僧诗的成就主要体现于佛理禅机诗、酬赠君主诗、抒发感触诗、表现俗情诗和山居修行诗五大类型的题材。辽金僧诗的独特魅力表现在多述山林幽隐之兴的"蔬笋气"和借佛典禅籍中的话语入诗、造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文人山居诗的兴盛早于佛教山居诗,但却与佛教山居诗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文人山居诗产生于盛唐山林别业兴起之时,艺术上仍属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写作路径;佛教山居诗则开始于禅宗的发源地,依赖的是佛教自古以来的山居传统。文人山居诗的形式以及文人对终南山僧的关注启发并影响了佛教山居诗的写作。佛教山居诗的大量出现,是佛教大德意图复兴传统、革除弊端、护持佛法、寻找出路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诗歌史上反对“温柔敦厚”诗教的言论不多,明清易代之际却出现了突破情感规范的“至情”思潮,遗民僧在其中最为激进。他们要求诗歌有强大的感情力量,既与儒者遗民不同,更与传统僧诗大异。究其原因,遗民僧以入世济众为宏愿,将人世悲欢视为证道之具,将强烈的情感体验视为度化众生的必经之途。曹洞宗觉浪道盛一派甚至肯定极端感情,视“怨怒”之诗为天地生机。他们将“怨怒”与禅宗“疑情”联系,要求冲破精神困境的猛烈能量。遗民僧试图通过释放个体能量激活社会生机,突破古典文学的秩序想象,可称为中国文学思想史上重情论的巅峰。  相似文献   

10.
元僧诗与僧诗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文学与元诗的特点之一是释、道、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教士齐聚文坛。僧诗是元诗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积累极少,文献散失亦多。本文对元僧诗基本情况作了概括,并就诗僧别集的散失、辑佚、考释等,作了专题研究。忽略元僧诗,导致元僧诗文献散失;文献散失,直接后果则是对元僧诗的忽略。两者互为因果。元僧诗文献研究可以证实:元代僧诗相当活跃;宋元之际士人出家与科举不再实行有一定关系,主要是出于生活方式的选择;迄于元,诗僧是受到南宋江湖诗派影响明显的群体。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对元代僧人相关的宗教、文化、经济、制度以及僧诗的研究状况进行论述。论文认为,目前,学术界开始重视元代佛教文学研究,但研究力量比较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2.
晚明毛晋大索十余年,终聚得释皎然《杼山集》、释齐己《白莲集》、释贯休《禅月集》,并将三家之诗合刻为《唐三高僧诗集》.毛晋校刻《唐三高僧诗集》在补遗、校勘方面虽屡有疏误,却是此后三家诗集最为流行的版本,不仅为诸多丛书所收录,亦是今人整理三家诗集的重要参校本.毛晋并称三家之诗为"唐三高僧诗",是用最为简明而直接的形式揭示出了中国古代僧诗创作的一种典范,具有较高的批评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传龙《“九僧”生卒年限及群体形成考》一文以为,九僧群体形成于京师,形成于馆阁,《九僧诗》是类似《西昆酬唱集》一样的馆阁吟唱结晶,其清邃淡泊的诗风并非真实山林景色的映现。实际上,从《九僧诗》之结集与诗歌内容考辨可知,九僧诗人群体的形成于九僧四处云游期间,且其周围有一个庞大的诗人群体。九僧所结交之名卿也非达官显贵,而多为文士词臣,彼此是基于文学互动的交游。  相似文献   

14.
"九僧"是北宋初期的一个诗人群体,他们的诗是典型的僧人之诗,擅长写景,境界清淡静谧,不乏警句,但往往有句无篇。九僧诗学贾岛、姚合,其作品几乎全是五律,句法单调。杜甫之后,作五律者只能于风格上求变,发展到晚唐便已是穷途末路。如果风格上也不能写出自己的特色,这样的作品只能与前人陈陈相因,九僧的诗歌创作颇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既深蕴般若之本旨,又深含中华文化之精义的僧肇佛教思想是具体通过他的有无观和体用论体现出来的。僧肇在前人的基础上,肩负起恢复和发展佛教基本思想的双重任务。第一项任务的完成,是建立在批判道家思想以及依附道家思想的格义佛教的基础上的、并通过非有非无的“不真空”论,展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殊异性。这是从反面给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提供了经验。第二项任务的开展,是建立在吸取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的,并通过“即体即用”论,揭示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性。这是从正面给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提供了经验。总之,两种文化的融合,是指既能保持各自文化的特质,又能彼此互补,并且能在新的体系结构中建立起内在联系的贯通。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译场的儒臣参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唐代各译场的序次录其参译朝臣,并介绍《僧传》和位序未载的有关儒臣的家世、起家及参译前后的任官经历。作者认为,唐代许多熟谙传统文化的儒臣,到国家译场中参与译事,这不仅对汉文经藏的形成,而且对古代中印两大文化体系的沟通,对借鉴外域以丰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佛传与僧传是佛教传记的两种基本类型.印度佛传丰富,传主释迦牟尼由世尊成为救世主,反映了印度佛教的发展演变过程,也体现了印度民族特有的神话思维.中国僧传发达,基于深厚史学传统的僧传,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独具的历史意识.佛传僧传既有不同的民族特征,又有相同的文类特点,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产物,其中既有印度佛传对中国僧传的影响因素,也有中国史传文化对印度僧传的反馈作用,形成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僧人作诗如果限于内学的传扬,不能向世俗拓展的话,就永远只能在宗教狭谷中徘徊,在法门胡同里踯躅。他们的劳作就无法获得世人的认同,其艺术必将日趋枯竭。王梵志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他以其众多的优作对僧诗的题材与主题作了再大的拓展,完全改变了此前僧诗的偏狭局面,开辟出了一代僧诗发展的坦途。在王梵志等的开拓精神影响下,整个唐代涌现出数以百计的诗僧,创造出数以千计的诗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局面。本文拟就此题,略抒己见,就正方家。  相似文献   

19.
八指头陀在中国近代佛教界身居领袖地位,是个富有传奇人生的奇僧、深受各界敬重的高僧,"诗名赢得满江湖"的诗僧.他踏入人生旅途,就遭受种种磨难,后来因缘成熟,披剃为僧.佛寺使他找到了安身的地方,更可贵的是使他找到了人生的信仰,同时使他踏上了诗歌创作的征途.他一生写了近两千首诗,出版了好几部诗集.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与诗有缘,巧遇良师;以诗会友,诗名于世;善写梅花,诗表身世;学佛咏诗,通诗于禅;以诗言志,爱国护教.  相似文献   

20.
节令在一定范围内能反映出国家民族的发展史、生活史和文化史。古代节令诗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特殊窗口,它形象反映出古代佳节时令的产生背景、节令特征、民风习俗、人文内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媒介。节令与古代节令诗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是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