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出土文献、大量契约文书、民间习惯和官方规定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契约中的担保制度产生早,法律的规定和民间习惯的约定俗成相结合,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并存,尤以人的担保独具特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契约担保体系,对保证契约制度的正常运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重刑轻民"的传统,因此,在契约担保制度中,民间习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契约担保制度中的许多合理性因素对于完善我国现行担保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社会,身份关系及契约关系都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两个重点.对于古代中国,身份关系一直是由儒家的“礼”所调整,鉴于儒学的发达与较高的传承度,我们今天很容易就能从大量的古籍与相关学术文献中了解古代中国身份关系的全貌,但对于古代契约关系我们却鲜有系统地了解.以中国古代契约之存在基础为出发点,从社会思想、制度保障及立约手段三个层面来认识中国古代契约活动,揭示“诚信”、古代民事法律和立约保障方式三者在中国古代契约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当市场经济日益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之主要形式时,人们突然发现人的经济行为中间出现了"诚信"真空,中国公德系统出现了重大危机——诚信危机。正是基于此问题的考虑,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契约诚信"的历史考察,从国家法律制度中的契约诚信和民间契约诚信实践两个方面,系统进行阐述并分析古代中国契约诚信的现代价值,为我国现行契约诚信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些许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4.
契约精神是现代商业文明的人文支柱和核心要素,企业家契约精神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优势获得广泛社会认可的基础条件。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商业氛围下中国企业家契约精神严重发育不良,以逐利为核心的商人气质与社会和公众对于企业家的期望相差甚远。产品契约精神、雇佣契约精神和交易契约精神构成企业家契约精神的三个维度,其中产品契约精神具有引领作用。企业家契约精神的塑造应主要通过法律、制度与机制的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法律监督的本质精神是控权.中国控权型检察制度形成的直接渊源是大陆法系控权型检察制度经前苏联转换的以法律监督为特点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间接根源是中国古代的法典化传统和御史制度所包含的控权精神.现实渊源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选择.控权型检察制度经历了两次发展.第一次发展发生在德国.通过这次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大陆法系特点的以控权为本质的检察制度.第二次发展发生在前苏联和我国.我国法律监督制度不仅全面汲收了控权型检察制度中的合理因素,而且通过法律监督制度,实现了对控权型检察制度的又一次发展.在中国,通过这次发展,以法律监督为本质特点的检察制度不仅全部包含了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制度中"国家权力的双重控制"和"客观公正义务",而且正在形成一种更为全面、更为多元的权力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古代中国行政体制的核心。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特点鲜明,这些制度不仅保证了古老中华帝国的有序运转,对当时的许多国家乃至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几乎蕴涵了现代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鉴古而知今,深入探究古代文官制度的嬗变历程并剖析其现代启示价值,对于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契约精神从传统单一的私法领域逐渐渗透到了刑事诉讼法等公法领域。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回应了域外司法契约精神的时代发展需求,本质上是控辩双方进行的公私合作和协商合意。被追诉人签署的认罪认罚具结书需要借鉴吸收民事契约和行政契约的合理之处,形成我国的契约司法模式及其治理机制。根据契约司法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要件,契约司法成立并不意味着生效,原则上不允许双方轻易反悔。当存在使契约无效的情形时或者即便是契约已经生效,在不满足契约精神的诚实守信等原则时,法律赋予控辩双方一定程度和范围的调试权力和反悔权利。  相似文献   

8.
英国法学家梅因曾做过著名论断:“我们可以说,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①这堪称揭示社会发展动因的经典论断.在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契约一直扮演着一个无处不在,有时却又无影无踪的神秘角色.有学者说:“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出现契约关系和契约制度最早的国家”.契约关系和契约制度本身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契约关系出现最早并不意味着就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契约制度.在中国特殊历史语境下,契约自由和契约制度才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之沿革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古代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历代统治者为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维护良好统治秩序的一项根本设施。它萌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颇具中国特点的机构、职能和监察法规,切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代买卖契约中担保的形式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卖契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民事契约之一。为了保障交易安全,保证买卖之债的实现,官府法令与民间习惯均要求买卖双方尤其是卖方必须在契约订立时明确各类担保条款。古文献资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资料显示,我国古代买卖契约中常见的担保方式为瑕疵担保、追夺担保、恩赦担保和信用担保。传统买卖之债的担保制度,在今天除恩赦担保完全失去价值外,其余则对现代市场经济进一步培育诚信公平理念,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契约理念透视婚姻本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法律的角度看,对婚姻的本质有诸多认识,也形成了各种学说,如:契约说、身份关系说、婚姻伦理说、制度说等.本文以"自由、平等、公平"的契约理念符合婚姻法的精神为依据支持婚姻契约说,并进一步以契约理念对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进行再认识,指出其回归契约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与中国的宗祧继承制度所采取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不同,中国古代的财产继承制度采取的是诸子均分的继承形式,这种财产继承制度首次在两汉时期确立,它的形成由中国古代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而这种财产继承制度在中国古代家庭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唐代社会阶层结构变革:由贵贱到贫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中叶,一个新兴的阶层--富民阶层崛起.由此,中国古代社会的阶层结构出现转型,由身份等级制向以财富为标准的贫富转化.富民作为"民"无权将佃农沦为自己的依附民,而只能依靠财富的力量,以契约形式利用佃农的劳动力.这样,在法律身份平等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契约关系成为主导.唐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变革对国家政策、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转型.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君主的主要统治技术,符牌以其独特的契约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古代社会国家治理的诸多领域.在职官管理方面,3000多年前的周代采用的是官员随身佩玉的制度,隋朝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改随身佩玉为随身佩鱼,这一做法对后世职官制度影响深远.研究隋至唐宋这一历史时期职官随身佩鱼制度不仅可以引发学界对符牌现象的关注与研究,重要的是可以从制度层面更加清晰地透视中国古代社会国家治理的运作机理,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智囊制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的养老制度和占卜制度,鼎盛于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智囊制度有以下特点第一,学派林立,给决策者以广泛选择的余地;第二,智囊兼具谋划与执行的双重任务;第三,人谋与天算并存,科学与迷信混杂.中国古代智囊制度对我们有四点启示第一,借鉴历史经验,加强智囊制度建设;第二,适当授权,让智囊参与执行;第三,对智囊实行言者无罪的政策;第四,发挥老同志的智囊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终身雇佣与自由雇佣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内地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前奉行的是长期用工制度,即通常所说的“铁饭碗”。目前,这种原有理论上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已被劳动与资本契约所取代,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形成雇佣契约关系。本文对终身雇佣与自由雇佣的制度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索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劳动用工关系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文书来治理国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伟大智慧之一,公文书确保了政令的畅通,私人契约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文书是否畅通,契约是否得到有效履行,体现出当时国家的治理水平,反映出社会和谐的程度。从唐代开始,中国的公私文书制度也深刻地影响到东亚的朝鲜、日本等国家,这些国家在吸收唐朝文书制度的同时,也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相对独特的发展模式。而唐代以后中国的公私文书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从文书的层面去发现东亚三国制度与社会变迁特点,进而重  相似文献   

18.
袁济喜教授的新著《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称《精神》),立足于当代的人文导向与人文关怀,在广泛而审慎地掌握文献资料的前提下,从文化、哲学、宗教、文学与文论融合互动的层面,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精神意蕴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并对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论的契合问题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中国古代文论并不像西方文论那样去有意识地追求体系的建构和概念的推演,而是通过文艺作品的赏析,将古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蕴含其中。这种特点就要求研究者不能将中国古代文论仅仅视为一种按照一定规则形成的编码系统,而是要将其当作…  相似文献   

19.
致仕制度伴随着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的产生而产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历朝各代的统治者所重视,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清代在大量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损益与增补。形成了别具特点的官员致仕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西周时期,关于家族的礼和刑已经初具规模。礼和刑在一同纳入律之前都扮演着法律的角色,实现着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西周时期关于家族的礼刑制度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家族法律制度的基石,深刻影响着后世家族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家族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根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西周时期礼和刑中的家族制度进行梳理和探讨.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在形成之初所具有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