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学界对于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是什么、如何形成及内在维度的研究还很薄弱,不足以回应政府和公共部门认识并提升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的现实需要。借鉴"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公正模型"、"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形成原理"和"医疗卫生服务供需适配度模型"等西方经典分析范式,结合我国农民工群体特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环境和供给模式等异质性,运用"嵌入过程"的分析方法,探索性地构建了一个解释我国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何以形成的"嵌入型"框架。研究发现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形成嵌入服务供需的全过程,即信息公开和搜寻服务、系统设计和接近服务、服务交付和使用服务等核心阶段中,信息可知晓、空间可到达、制度无壁垒、文化可包容、服务可获得、成本可承担和方式可适合等构成了可及性的主要维度。  相似文献   

2.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人才流失率较高,制约了整体队伍建设,是推进分级诊疗政策必须化解的现实难题。从个体感知视角考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的激励机制,提高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扎根理论,对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三级医院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进行深度访谈,用NVivo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内容文本分析。根据信息节点逐层建立了影响因素的主、副范畴,构建了问题导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激励模型。应适当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弹性管理权限,加强政策沟通,鼓励医院开展组织文化建设,促进医护员工获得积极支持性感知,并考虑医护员工家属关爱计划的制度推进,以提高人事管理的 “温度”。  相似文献   

3.
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是国家认同感培育和强化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2021),运用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宏观制度的认知和就医过程的身体化实践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宏观制度的认知与国家认同感呈显著正相关,对于医疗安全、医疗公平、地方政府医疗服务提供质量,公众的认知情况越好,以及公众的医保满意度越高,国家认同感越高。在公众就医过程的身体化实践方面,公众医疗机构选择对国家认同感存在显著影响,看病就医选择去公立医院的公众国家认同感更高,研究并未发现医疗机构就医感受与国家认同感的显著关系。要把健康治理作为检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窗口,从公众的健康促进入手,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能力,着力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公平正义,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文关怀,让公众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感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生成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潍坊市中老年患病人群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从潍坊市中医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医养结合服务迫切需求比例为36.3%;潜在需求比例为61.0%,表示拒绝的比例占2.7%。49.6%的患者选择医疗机构主办的医养结合机构。回归分析显示中老年患者产生医养结合服务迫切需求的显著影响因素是高龄、失能、规律锻炼、现住养老中心、同城子女少。结论潍坊市存在较大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市场。相关政策宜向高龄、失能、同城子女少的患病人群及医疗机构主办的医养结合机构倾斜。  相似文献   

5.
郑芳 《调研世界》2020,(5):23-27
基于山东省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的调查数据,本文运用加权平均分值法和二项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结构及不同项目的需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工对各项公共服务的偏好顺序按照从高到低依次是职业培训、权益保障、社会保险、工作环境、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和同工同酬;个体特征变量、务工变量和控制变量对不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偏好影响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根据农民工需求调整公共服务供给,针对性地为不同群体提供各自所需的公共服务项目,增加政府和社会组织机构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回乡,还是留城?--对影响农民工理性选择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在我国户籍制度下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迁入城市之后,回乡还是留在城市是他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影响他们理性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对自身资本的认知、对户籍的评价、对城市以及乡村的认知.这几个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农民工选择回乡还是留城以及留城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逐渐从起点基本相同的利益阶层分化为不同层次的利益个体,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是造成分化的隐形因素.无论是以学历和职业技能水平为判断标准的表层文化体系,还是以民族、地域等人文特征划分的深层文化风格,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制约着农民工产业、地域、职业等身份的获得.文化背景差异造成了农民工群体在面对风险、利益及代际传承时经常出现两难选择,进退矛盾日益凸显.通过对文化诱因的经济学梳理,本文认为教育是克服贫困的治本良药,不同教育层次和质量的提升是解决文化困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相关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均值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效率均值;相邻省份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存在正向相互影响;医师诊疗均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管理人员占比对其影响显著为负;医护比对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现实需要,是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构建“政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众”三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影响三个博弈主体方行为策略选择与演化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每方的博弈主体都受另外两个主体合作概率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为了优化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绩效,必须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高政府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收益,并增加公众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0.
青年志愿服务是指青年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益于其他个人、群体或事业的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受到来自志愿者及其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机构、政策法规、社会环境和志愿者自身等四个方面因素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机构组织建设、经济激励政策、社会需求、志愿者年龄等12项因素对青年志愿服务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江苏省167所高校卫生医疗机构开展调查发现,江苏省各高校均已实现卫生机构校内全覆盖,日常多以体检、健康教育和基本卫生保健为主要服务内容;但普遍存在着校内医护人员配置不足、服务强度较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有限、校内医疗服务设施设备配置不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为有效发挥高校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职能,本研究提出高校医疗机构职能再定位,加大高校公共卫生投入力度,提升高校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企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相关企业中农民工群体的就业,致使大批农民工返乡或转换工作。现今金融风暴虽已逐渐退去,但其对我国农民工就业状况的影响仍将长期存在。本研究以河北境内的企业和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的一手数据,分析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特别是个体因素对就业状况的影响作用,为更好地掌握河北省农民工实际现状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信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易门县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首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然后总结了当前我国基础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工作人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最后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人才发展工作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的调查表明:整体而言,农民工缺乏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意识,倾向于选择医院为自己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生活压力和生活质量对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影响较大,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对其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影响较小。两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现状有所差异,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意识略强于第一代农民工,且对由互联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明显强于第一代农民工;两代农民工最关心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差异。调查结果说明,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可通过预防解决的一般心理问题,如及时发现并给予预防,则可以妥善解决,相关机构应致力于提高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意识,加强他们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理解;并依据两代农民工的特征,通过多种渠道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新农合对就诊机构选择具有显著性影响.农村居民自身疾病认知程度对就医行为影响显著,特别是认为疾病危害性相当严重的群体,更倾向于选择去私人及单位诊所或者县级及以上医院就诊.相对中低收入组而言,高收入组更倾向选择设施齐全的大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6.
运用DEA进行效率衡量和评估北京市医疗机构运营效率,分析造成现有医疗服务机构运营效率较低的原因。针对现有资源配置与运营效率,结合北京市各种医疗机构发展的特点,提出:政府应在医疗改革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起到重要作用,有效进行市场化调节,保障资源的优化利用。医疗机构应承担解决人民医疗服务的基本责任,提高自身运营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效果。患者应转变观念,接受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一些较低评级的医疗机构提供的诊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李盛 《社区》2005,(16):44-44
美国:自费医疗保险美国医疗卫生系统主要由医疗服务机构、医疗保险组织、医疗保险参加者组成。在美国,无社会化医疗制度或全民性健康保险。想获得医疗保健服务,必须参加健康保险,或者是自己直接掏钱看病。美国医疗卫生系统因其具有全世界最先进最发达的医疗技术、病人享有选择医疗服务机构的自由,而号称全世界之“最好”;但同时又因其缺乏全国性医疗保健制度、医疗卫生高投入伴随低产出,而自认为全世界之“最糟”。加拿大:全民医疗保险在加拿大,国民可以参加医疗保险计划。保险计划包括各项医疗服务、诊金、住院和手术等费用,但不包括药费。…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南京市浦口区居民就医选择现状,分析影响就医选择的相关因素,以浦口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调查地点,普查与等容抽样相结合方式纳入调查对象2 301人。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就医选择以及医疗相关行为等信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浦口区居民就医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1 883人(81.9%)表示可以接受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基层首诊,1 525人(66.3%)选择首先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到最近医疗机构所需时间、年龄、慢性病、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是居民接受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基层首诊的相关因素;影响居民就医选择的相关因素则包括到最近医疗机构所需时间、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浦口区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的构成比相对较高;签约家庭医生有助于促进社区居民对基层首诊的选择与接受度;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与慢病患者对基层首诊的需求度更高,提示签约家庭医生的推广工作应重点关注这两类人群。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龄”农民工((1))的自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流动时间小于1年的高龄农民工的自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城镇同龄劳动人口;随着流动时间延长,健康优势有所损耗,但存在波动情况;直至流动时间为10年及以上时,高龄农民工的自评健康状况差于城镇同龄劳动人口。高龄农民工的自评健康状况受年龄、流动时间、输出地、输入地困难情况、医保参与状况、社会歧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应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便利性,满足其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有落户意愿的高龄农民工有序落户,并畅通流动机制;开展社会活动,促进社会融合,保障他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是构建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前期研究中所构建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南京市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辖区内的486名居民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计算南京市每个行政区在各公平性评价维度中的得分,通过绘制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未来政府还应通过强化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水平、加快建立并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接受程度等手段,继续提升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在各个维度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