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易斯拐点对甘肃地区“民工荒”现象的验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甘肃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是否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通过对二元经济模型和刘易斯拐点的理论进行重新梳理,确定拐点的判断标准,即劳动力转移引起农业部门制度工资上涨,进而引起工业部门实际工资上涨。结合甘肃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不能认为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解决"民工荒"的对策应该是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加大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科技文化素质;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相似文献   

2.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我国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建立在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而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还称不上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只能称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因此被扭曲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由此而派生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我国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越来越强化。建立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基础上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经济已发展到刘易斯转折点之后,进入劳动力短缺时代。本文选取苏北地区(其中包括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和宿迁市)为调查地,运用日工折算法,计算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结果表明调查地区已经发展到刘易斯转折点后,运用刘易斯二元理论和劳动力供需模型分析该地区“招工难”的成因,并为解决“招...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殊制度背景,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揭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制。然后以此作为分析工具,从宏观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演变趋势出发,探讨"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在考虑到很多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是通过合约或其他方式确定下来的新情况和城市工作的机会成本下,对双方锁定工资决定模型进行了引申.对修订模型的分析可知,"民工荒"和城市失业现象,会交替出现,呈现出震荡的特点.当城市打工工资低于以农村现行工资衡量的城市保留工资水平时会出现"民工荒"现象;当城市打工工资高于保留工资时,又会出现城市失业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民工荒”与中国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民工潮”在中国持续了20多年,造就了中国低成本劳动力时代,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然而,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的中国近年来却出现了大范围的民工短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本文通过对“民工潮”和“民工荒”现象的分析,认为农民工的权利意识的觉醒才是引发“民工荒”的真正原因,而“民工荒”将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节点,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行将结束。  相似文献   

7.
刘易斯转折点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变化。基于3个假设,借鉴日本城镇化水平、人口变动、经济转折点经验,结合中国城镇化未完成、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转换的实际,利用1990—2014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城镇就业人数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预测中国将在2028年左右达到刘易斯转折点。在到达转折点之前,中国的劳动力供给能满足城市工业部门和服务业的劳动力需求,同时政府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要把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从人口学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了人口结构快速转变及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揭示了人口转变与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出现的新变化,提出挖掘人口红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户籍制度、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等建议,推动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有序合理迁移。  相似文献   

9.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再解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以刘易斯的经典文献为基础,探析其原生思想,是批判继承二元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从理论的前提假设和模型构建两个方面去把握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可以发现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采用市场与非市场经济并存的二元性结构的古典假设,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资本积累、经济增长的古典模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教育发展和缺位视角下的“民工荒”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论述新一轮"民工荒"现状的基础上,以新生代农民工和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主为研究对象,从教育发展延迟适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时间、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观改变的角度,从企业主自身素质低导致企业定位低、管理不科学以及企业主诚信教育缺位导致农民工流失、农民工自身职业技能教育和维权教育缺位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新一轮"民工荒"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辛克莱·刘易斯在其代表作品《巴比特》中 ,继承了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精髓 ,对人性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作了深入的探索和挖掘。在巴比特身上 ,我们发现真真切切的人性沉浮。这正是刘易斯对 2 0世纪美国文学最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的理论描述与发展中国家实际不相符,缺乏有效性。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针对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流动做出了简单而有说服力的解释。对两个模型进行分析,对我国协调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研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开始就已经展开了对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是否会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争论,至今尚无明确的答案,但是,这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受到它的影响,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虽然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多,但还存在诸多不足:第一,研究内容不全面:对社会保险研究较多,对社会保障其他项目的研究较少;从影响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因素来看,研究农民工个人因素的较多,研究企业因素的较少;具体的对策研究多,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总体性、前瞻性研究少.第二,研究方法较单一.吸收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手段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总体规划和制度创新将是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河南省部分地区回流农民工回乡意愿的调查数据,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农民工回乡意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家庭内部特征、外出农民工与家庭的联系以及回乡创业需求等,对农民工回乡意愿均有显著影响。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劳务输出和回流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中国农民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日渐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农民工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妥善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因此,加强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四川征用大量民工进行国防工程建设.民工的待遇主要包括工资、伙食费、病伤死亡抚恤费、工具费、工棚费.抗战时期民工的待遇主要以《修正四川省非常时期征工服役暂行办法》为纲办理.对于民工的待遇,政府当局制定了发放细则,在发放中存在实际问题,民工只得到了有限的实惠.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无法明确定位自身身份,其身份认同模糊化倾向十分突出.务农经历、经济地位、闲暇活动、与市民交往情况、留城意愿、城市户口拥有意愿、理想职业等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有明显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模糊化倾向,与当今我国社会转型密切相关,社会急剧转型在不同程度上形塑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就业在经历危机后被动返乡,如何有效地促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甘肃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劳务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严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就更为严峻。对甘肃省返乡农民工就业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系统分析了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就业经历、返乡原因、职业教育的认知程度等,得出劳动技能不高是制约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主要瓶颈,职业教育是农民工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的结论。并指出甘肃省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培训质量不高、培训内容滞后等问题。从而提出了发展农民工职业教育,要在形成培训合力、强化培训保障、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时与城市居民在互动中产生了冲突和磨擦,而这种群际冲突的实质是人们把自己看作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而发生的内隐或外显的对抗行为。社会类别化是群际冲突产生的认知基础,而相对被剥夺感是群际冲突的基本心理动力,群际冲突产生的直接原因则是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有着利益冲突。要想减少这种群际冲突,就要消除刻板印象,通过平等的接触加强相互了解,并且要运用规范使冲突去人格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