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翻译单位的问题 ,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初 ,就成了翻译界众说纷纭的问题。通常从三个方面探讨翻译单位 ,即以话语 (篇章 )为翻译单位、以超句单位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和以小句为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分析当前翻译单位的研究状况 ,尝试从“本位”的角度研究翻译单位 ,指出“以超句单位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可以改成“以超句为本位”的译法 ;“以小句为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 ,可以改成“以小句为本位”的译法。讨论这几种“本位”孰优孰劣 ,或者探索各自的使用频率 ,确定其相对的实践价值大小  相似文献   

2.
论语篇视角下的政治文献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政治文献翻译往往以词、句层面为翻译单位,尤其强调忠实性和准确性,因而,一些译者常常采取片面、极端的做法:孤立分析词、句,束缚于逐字对译,割裂句与句的联系,忽视句际和段际的逻辑性和语义的深层衔接等.在翻译过程中,从语篇视角,运用语篇分析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些做法,而且还可以更容易把握原文整体并产生衔接、连贯,准确、地道、传神,语义更单一、明确的译文.  相似文献   

3.
提出句子深层结构意义分析有助于英语语篇理解及英汉翻译.理解层面不同,翻译效果各异.优秀的译文能使语篇中词、句的本位意义(即深层意义)和文化意义(即语境意义)实现统一和契合.  相似文献   

4.
翻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确立翻译单位。文章试图借助语篇语言学探讨这个问题。从功能角度将翻译单位定义为语篇单位而非语言单位。这个语篇单位通过执行句法载体、信息载体和风格标记者三个功能而保持语篇完整性。这样语篇翻译归根结底就是:不是从句法形式而从功能保持每个翻译单位的语篇完整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伴有必要的层级转换,关键的功能翻译单位可以确定在句子层面。  相似文献   

5.
从翻译单位的概念入手,分别论述了音位、词素、词、词组、小句、段落和语篇充当翻译单位在操作上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探讨了以句子和语段作为翻译单位的理论依据,提出以句子和语段为单位才是译者真正摆脱原文表层结构的束缚,充分发挥目标语的优势和译者自己的创造才能,尽可能全面、忠实地传递原作信息的最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6.
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构建语篇的两个重要标准是衔接性与连贯性。随着语言研究的重心从句子转移到整个语篇,翻译实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而使得译者意识到要对原文有一个较好的理解,就必须将原文语篇看作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以语篇分析理论为翻译过程中的基本立足点,从语篇的衔接性与连贯性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抓住原文的精髓以及作者的真正意图,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风格、言外之意,最终达到准确再现原文语篇交际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与传统翻译策略不同的是,语篇翻译不再局限于语言形式,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情景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同样语篇的不同译文,可以发现具体语言环境,语篇的参与者不同以及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奈达把翻译的过程分为分析 -转化 -重组三个步骤。本文通过区分及分析翻译过程中分析的对象与分析的参照物 ,论证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 ,整个语篇不是也不必是译者分析的对象 ,它只起语境的作用 ,从而证明了翻译中“句本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翻译单位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单位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在语言等级体系的相应层次中准确地选择。通过对实例进行理论分析 ,证明了语段、语篇作为翻译单位的不合理性 ,提出对于翻译一个语篇 ,最大的翻译单位是句子  相似文献   

10.
奈达把翻译的过程分为分析-转化-重组三个步骤,本文通过区分及分析翻译过程中分析的对象与分析的参照物,论证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整个语篇不是也不必是译者分析的对象,它只起语境的作用,从而证明了翻译中“句本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翻译的方法历来为各种学派争论的焦点,可谓百家争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透过众多译法主张,不难找出他们所恪守的一条准则,即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标准是检验一切翻译理论合理与否的唯一准绳。本文从直译和意译的基本定义出发,依据翻译的标准,针对其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分别加以阐述,究其内在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讨论翻译活动中各自所遵守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任务和目标是在不同阶段培养相应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其有机组成部分包括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这是两种概念不同,目的相异但又相互联系的教学设计类型。本文尝试由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教学角度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在概念和目的上不容混淆,但二者教学上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加深,翻译活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翻译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直以来颇有争议。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对译者角色的理解和社会预期也相应提升。近年翻译界讨论的"归化"、"异化",其实也包含翻译伦理问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涉及译者译作的多元文化态度、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对原文重写的尺度、译者的责任等翻译伦理方面的问题。作为译者,在翻译时有必要对相关伦理问题有所思考,并体现在其翻译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尊重多元文化、沟通多元文化。但翻译伦理的内涵与外延究竟是什么,应保持在一个什么度上,作为翻译研究,更应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翻译领域一直存在着直译、意译的争论,后来又演变成为关于归化,异化的争论,这两对概念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本质上的不同。文章从两对概念的争论出发不仅探究了两者在文本选择、传译、目标人群、使用的主要领域和使用动机层面的不同,还简要探讨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由于翻译策略的变化反映着翻译理论研究范式的发展和变化,翻译策略研究成为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作为特殊翻译形态的自译本身具有生成性、过程性和内部回应性的特点,可以为翻译策略的研究提供一个内视角,增强了对翻译策略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进行阐释,结合余国藩和詹纳尔Journey to the West在翻译《西游记》中对佛教用语的翻译,比较这两种翻译策略在文化传递中的不同作用。指出在处理佛教文化负载词时,余国藩的译本更加倾向使用语义翻译,旨在达到传递佛教文化的目的。而詹纳尔的译文多采用交际翻译,以提高译文在西方读者中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7.
等值论认为翻译活动是跨越时空和语言的交际行为。翻译等值体现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语言和语用两个方面。等值论的核心内容是“功能等值” ,不能片面、绝对化地理解等值论中的“对等”概念。等值论对功能语篇的翻译有着全面、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斯玛丽.阿罗约后现代主义翻译观反对盲目崇拜原作权威,在课堂教学上强调译者积极参与意义建构的做法解构了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权力观,提高了译者的地位,使翻译不再为不忠实带来的罪恶感所捆绑,具有积极意义。但对意义的不稳定性的阐述似嫌矫枉过正,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文学文本的特殊性,学术界对其翻译评判标准莫衷一是。本文选取德译中和中译德作品各一部,从功能翻译学的目的论角度,采用文本对比的方法,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翻译理论对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这两对矛盾缺乏解释力,也无法为译者在翻译技巧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社会符号学和语用学介入翻译领域,形成了社会符号学翻译观和语用翻译观。作为两种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它们虽然提法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有一致性:译者可以跳出直译或意译,归化或异化的束缚,通过各种可行途径达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目的,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尽可能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