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萧辉  萧放 《江汉论坛》2001,(5):30-34
传统社会是家族的社会,家族社会以岁时礼俗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团聚宗族,联系乡里;以人生礼俗塑造家族传人,保障宗法文化的传衍。中国传统文化的绵长与家族力量的深厚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
顾红亮 《人文杂志》2007,5(5):60-65
儒学在现代的生命力被遮蔽了。对儒家礼俗的重塑也许是开显儒学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向度。梁漱溟的礼俗儒学为我们阐述儒学的现代生命力提供了一个范例。梁漱溟所说的传统儒家礼俗至少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伦理责任,二是情感联系。他把礼俗关系而非法律关系看作现代社会组织建设的主导原则。建设现代礼俗社会需要汲取传统的资源,在儒家传统中有两个资源可以吸取,一是乡约的思想和制度,二是儒家讲学的风气。从梁漱溟的论述中得到的启示是,儒家礼俗生命力的发挥既要求礼俗儒学、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共同发展,又要求我们激发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伦理化是基督教与我国社会相适应的契机和相结合的模式,是基督教对在我国社会的特殊处境的合理应对,但基督教伦理化中还有几个亟待界定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基督教伦理化与基督教道德化的关系、基督教伦理化的解释基点、基督教伦理的二元性及其难题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伦理化政治理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延安时期和建国以后.其早年与小人“共跻于圣域”的思想,不仅突破了儒家传统的“君子小人论”,对当时的革命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而且在三个阶段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直接影响到延安时期的“群众路线”与建国后的“群众运动”.探讨这一思想及与中国社会政治的关系,对于梳理毛泽东伦理化政治理想的发展轨迹,考察20世纪中国政治伦理的演变,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礼俗和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这在人们的饮食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中国饮食礼俗和习俗已成为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探讨中国古代饮食活动中的礼俗和习俗,对于深刻认识中国饮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循礼蹈矩的古代饮食礼俗礼是我国数千年历史的核心,具有我国一切文化现象的特征。礼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有关国家的典章制度、社会的生活习惯、个人的行为规范等,都包含在内。 1、礼俗产生于饮食礼是以俗为基础的,俗既有礼的成分,则俗就形成的礼俗。最早的礼俗,是从人们的饮食生活中产生的,《礼记·礼运篇》  相似文献   

6.
中国佛教的形成过程,就是印度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佛教东传以后,中国佛教的伦理化倾向特别引人注目,这是佛教中国化进程所使然。必须看到,尽管我们不是简单地把中国佛教作为印度佛教在中土的延伸,但我们从来也没有把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关系完全割裂。基于这一点,我们讨论早期佛教的伦理化倾向,以及佛教传入中国后所赖以生长的中国伦常社会的文化基壤,就有助于了解中国佛教伦理化的中土之源、印度之根,在根源与土壤中,更好地把握中国佛教伦理化的契机。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伦理化倾向,主要是指佛教  相似文献   

7.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市民社会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市民社会理念依据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求解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困境。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市民社会理念范式的核心问题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建构中国市民社会必须超越泛政治主义传统,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形成双向适度制衡的发展型互惠关系。此视野下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是: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和相对独立的社会;自主的个人和社会组织;政治结构的调整和政治文化的重构;独立自主的公共舆论。  相似文献   

8.
政治道德关涉政治与道德、政治与伦理之关系问题.中国传统政治道德是围绕政治权力的道德价值要求而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的总和.除了政治道德所具有的阶级性、历史发展阶段性、相对稳定性、相对独立性等一般特征外,传统政治道德还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以君权至上为核心价值;以修身为本作为价值基点;政治伦理化倾向更为明显;政治道德制度化、法律化.传统政治道德和政治伦理对君主专制政治统治体系具有强大的反作用,是规约政治权力健康运行、维护政治秩序稳定、促进政治统治体系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9.
诞生于西方的治理理论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比较适合于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和成熟的市民社会.中国要借鉴西方的公共治理理论,必须首先实现治理理论的本土化.治理理论的本土化不仅存在普遍性阻滞因素,而且也存在特殊性阻滞因素.普遍性阻滞因素有可能导致“治理失败”,而特殊性阻滞因素则可能导致中国的公共治理根本无法实施.阻滞中国公共治理的特殊性因素有五个方面:差序结构、关系社会、官本文化、集权思想和形式主义.本文仅就关系社会对公共治理的阻滞机理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炜 《南方论刊》2010,(12):68-70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伦理政治的困境是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的内生性原因。政治"去"伦理化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与政治变革的本质诉求。其时,革故纳新的先声先驱通过理论的先导与实践的现行挑战合法的权力与权威以粉碎解构旧制度的合理与合法性,非伦理与去伦理则构成思想界的主流,政治社会由宗法伦理的实践样式变革为道义伦理的目标性诉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契约理论是西方社会源远流长的一种伦理文化思潮,蕴含了十分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与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有着异质性特征.契约精神的价值驱动与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时期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提出和探索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双重命题,是对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也是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一种新的理解.这双重命题必须同时上升为执政党和政府的时代性理念,必须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主题"的主流分析框架之下;必须从同等程度意义上,上升为执政党和政府的战略性决策层面;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迫切需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联系;必须从真理性与价值性之统一的角度解析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问题双重命题的同等程度范畴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改革开放29年以后,正经历着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矛盾凸显并存的"发展悖论"。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仔细分析中国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的性质,可以发现,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统一性,这些社会矛盾对社会政治发展与稳定造成了威胁,但同时赋予了持续发展与动态稳定的内在推动力。应该从共识重构和制度建设的视角致力于建立政治共识、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社会资产、构筑和谐基础,这将是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旨在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是一个强调科学性和技术性的职业,有助于弥合社会断裂、促进社会公平。在西藏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把具备社会行动能力的社会工作融入社会发展,致力于构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西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民社会权与社会救助的互释、互构,在穷人求富和富人求安的心理上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因而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而政府在保障公民社会权以及大力实施社会救助方面的努力为二者的互释、互构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但要使二者的结合更加充分有效,还须强化社会救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适当赋权于弱势群体,增强公民社会权意识;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以及继续发挥司法等救济模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的培育,是现代社会转变及其现代性建构及重建的重要任务,从国家、个人向社会的跃迁及其社会性的生成,决定着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之历史生成的艰难迟缓,诸多现代性社会问题的突显,又要求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的积极建构。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及其利己主义的批判,其有关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与人类解放的思想,其人类社会与社会化的人类的思想,即蕴含着现代性论域下的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的培植。从启蒙以来直到当今时代,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建构特别受到社会的无政府化与民粹化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中国社会原子化动向及其对社会工作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单位制走向消解的背景下,出现了社会原子化动向.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疏松化、社会纽带松弛、个人与公共世界疏离等方面.在道德滑坡、规范失灵,社会结构"碎化"的情形下,社会工作虽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欲发挥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就必须努力开展社会创新,通过社会改革完成对社会的修复,实现社会公共性构造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体系是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社会工作可以为社会治理宏观目标的实现提供行动、政策和理论支撑;微观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嵌入社会微生活而推进社会治理中微观目标的实现。创新社会治理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社会治理失灵问题,而造成社会治理失灵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失灵、社区失灵和志愿失灵。要解决这些失灵问题,需要完善和发展社会工作体系,以宏观社会工作应对政府失灵问题,以微观社会工作应对社区失灵和志愿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9.
转型时期社会发展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在社会结构的转型时期,提出建立“和谐社会”是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建立起社会在稳定中实现和谐发展的有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弱者的社会支持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慧珠 《东岳论丛》2000,21(1):31-35
所谓社会弱者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经济贫困、生活质量差、主观承受力弱和发展潜力缺乏的特殊社会群体。建立社会弱者支持体系 ,对实现社会公正理念 ,实现社会发展的宗旨 ,减少社会的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 ,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社会中间层、单位、基层社区、家庭等要素共同构成了对社会弱者的支持网络。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 ,政府和单位的作用将是一个逐渐缩小的趋势 ,而社会中间层的作用将会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