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略论孙中山关于国家统一的主张徐友仁编者按:今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研究中山先生的革命经历,弘扬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实现中山先生关于祖国统一、民族富强的遗愿,本刊将开辟专栏,发表有...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先生名文,中山是他的号。其号的由来,原是一八九七年,在他去日本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为寄寓旅舍登记之事,化名“中山樵”,后来简署为“中山”。其时,他还取过另一个日本式的化名“高野长雄”,发表文章时又简署为“高野”或“长雄”。  相似文献   

3.
中山先生一生的伟大贡献,即创立“三民主义”革命学说;理论联系实践,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注重经济建设,亲手制定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而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文章指出中山思想核心就是:救国和建国。他是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位总设计师。中山思想在当前仍有其现实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永远是中华民族的珍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缘起于反清革命,早期曾受到19世纪欧美流行的“种族主义”影响。随着中山先生中国革命实践的深化,他对民族主义的内容不断修正,最终扬弃了西方殖民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因素,将其升华为用以统合中华民族全体同胞的国族思想来建设现代中国。因开展反清革命宣传时曾借用欧美的话语、观念和理论,中山先生的国族思想至今仍被一些学者批评为“带有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近年来,随着中国发展壮大,一些别有用心者更将其刻意曲解,企图通过抨击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和国族观念来解构“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进而“把中国去中心化”。因此,有必要依据新老史料正本清源,研讨孙中山反清革命时借用欧美理论和话语的动机与方式,以及他在后来的反殖民主义和反帝国主义斗争中通过建构“三民主义”国族思想对西方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形成的批判与升华。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共和国道路,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奋斗了一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成为我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开拓者。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来是从中山先生开始的”。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上,中山先生在许多方面都是超越前人的。  相似文献   

6.
中山先生逝世以来,已满三十周年。经过三十年的过程,回头再看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中的历史意义。中山先生一生在发展与前进中,他没有停留在固有的阶段,他的思想和活动不是在退步,而是在进步,他不是惧怕将来,而是相信将来。中山先生的早期活动,和俄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一样,也涂上了民粹主义的色彩,最相近的一点是俄国的民粹派不相信社会发展规律,“照他们的意见,历史不是阶级所创造,不是阶级斗争所创造,而只是个别杰出人物,即所谓‘英雄’所创造的;群众、‘群氓’、人民和阶级是盲目地跟着这种‘英雄’走的。”无容讳言,中山先生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看法,他是一个主张“知难行易”的人,他强调“知”,他说“知”是创造世界的,但不能每人全能  相似文献   

7.
<正> 为隆重纪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67周年,弘扬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和爱国精神,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孙中山基金会、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于1992年3月7日上午在广州联合举办了以“孙中山与广东”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民革广东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中山基金会副会长方少逸主持.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段云  相似文献   

8.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文 翻开孙中山先生的文集,这句由他亲手书写的名言,便立即闪现在我们面前。这位革命巨人,一生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在历史潮流面前,他总是欢欣鼓舞地去接受着她,并总是奔走在历史的前列。当戊戌时期的君子们正醉心于改良之时,他发出的却是发聋振聩的“创立合众政府”的呼声;当摆在欧美各国日程上的问题是从资产阶级下面解放出来,即实现“社会革命”的时候,中山先生又别具慧眼,为在中国防止资本主义发展时的“祸害”,进而对欧洲社会主义表示了真挚地同  相似文献   

9.
<正> 一九七八年第六期《文史哲》发表的漆侠先生《读<李自成>——论农民的革命民主主义》一文,提出了“我国封建社会里的农民阶级”是“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看法。我读了之后,很受启发。但也觉得,这种提法仍有讨论的必要。因此,仅就漆侠先生的文章,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一在典型的封建时代能否产生出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体系,这是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虽然漆侠先生在文章中强调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我总觉得,这种提法缺乏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寿星小传] 喻育之,104岁,湖北黄陂人.青年时代立志振兴中华.他早年加入"共进会",积极追随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八次聆听中山先生的教诲.1919年参加辛亥革命,为武昌起义立下过功绩,后与冯玉祥、居正、张难先等爱国志士多有交往.在他百岁庆典上,当时武汉市政协主席辛甫评价他说:"喻育之先生的一生,与我国近代史同命运共休戚,他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坚定不移."这是对喻老一生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由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会、民革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孙中山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协办的“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5月12日至15日在天津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恰逢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两位先生先后访问大陆,台海两岸关系出现新局面的特殊时刻,中山先生研究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来自美、日等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大陆的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提交论文50余篇,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海内外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山盗”一语,源出于《战国策·秦策五》中魏人姚贾对秦王嬴政所言。由于姚氏当时并未点明“中山盗”的具体身份,所以后世注家说法不一,歧异甚大,以至成为一桩历史疑案。笔者以为,弄清“中山盗”一语的原委,对于了解中山国早期的历史以及春秋中山与战国中山的承续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撰文析之,以求突破。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中山学社、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同盟会成立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7月29—31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80多位学者向会议提交了69篇论文。会议主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关于同盟会;(二)关于孙中山与其他革命党人的思想;(三)关于同盟会、辛亥革命与周边国家革命运动的关系。张磊《中国同盟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为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政党,在民主革命年代起着“革命之中枢”的作用。蒋永敬《孙中山革命希望的新纪元———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从“中华民国”、“三民主…  相似文献   

14.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热情地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充分肯定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同时要求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他的缺点,“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过的评价,是符合毛主席的指示精神的。他高度称赞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是“创造民国的战士”;同时,回顾这一历史事件,“精神的丝缕”,又使他“不能全忘却”。从辛亥革命失败后不久,一直到临终以前没有写完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鲁迅一直在研究和撰写这部历史,他已经把“不能全忘却”的“精神的丝缕”,清晰而深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5.
有同志在悼念茅盾先生的文章中说,郭沫若生前书赠“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这幅对联给茅盾,对茅盾先生的革命精神和惊人才华“画龙点睛似地做出了很好概括”;并说这幅对联挂在茅盾先生的“书斋墙壁上”。一些报刊上都郑重其事地转载了郭沫若和茅盾生前的这段翰墨姻缘。  相似文献   

16.
罗敏 《学术探索》2013,(3):99-102
1922年国共两党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创立的上海大学被誉为“革命的摇篮”、“民族革命运动的核心”。上海大学创办初期一位“半隐身”的特殊中共党员,同时也是资深的国民党人士——邵力子,身兼国共两党党员,作为“联络员”,能将两党致力于办学的人士召集在一起商讨创办这所革命学校。故本文首先展示他参与创办上海大学跌宕起伏的经历,再现他于此初步探索的新式教育理念。本问题的研究,无论对中共党史,抑或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今天就要胜利闭幕了。在这次为期五天的纪念和学术活动中,大家怀着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心情,对他伟大革命的一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的杰出贡献,进行了认真严肃的研讨,取得了有益的,可喜的成果。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是要科学地评价中山先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宣传他的丰功伟业和革命精神,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树立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知道,胡风与鲁迅先生有着“平生风谊兼师友”的革命友谊。胡风早年就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受了很深的影响。特别在三十年代,胡风有幸工作在鲁迅先生身旁,并亲聆许多教诲。鲁迅先生所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著名口号就是通过胡风撰文传达出来的。胡风还曾为党和鲁迅先生之间的联系人。胡风在三十年代中期对鲁迅先生的战斗的支持、对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相似文献   

19.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罗香林先生借主持中山图书馆之机,以数年光阴,广泛访求与收集中山先生的生平及其和革命建国有关的资料,并以其高深的史学才识,对所集资料比证归纳、覃研精思,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撰出专著《国父家世源流考》。  相似文献   

20.
李华兴 《社会科学》2001,10(6):73-76
孙中山是一位与时俱进的世纪伟人。“以建民国 ,以进大同”① ,他为三民主义和大同理想奋斗了一生 ,真可谓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据刘望龄教授辑注的《孙中山题词遗墨汇编》统计 :在他收录的 2 99件遗墨中 ,书写“博爱”的有 49件 ,题赠“天下为公”和“大同”的有 40件 (内中一件恭录《礼记·礼运》大同篇全文 ) ,两者合计共 89件 ,占所辑遗墨总数的 2 9% ② 。可见中山先生对大同博爱向往之深、追求之切。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演讲的结尾 ,孙中山谆谆教导国人 :“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 ,去统一世界 ,成一个大同之治 ,这便是我们四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