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91.
左翼文艺运动的十年是中国新文学大发展的十年,作为此次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冯雪峰同志,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值此“左联”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之际,认真回顾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历史,正确评述冯雪峰的历史功绩,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是有重要意义的。此文拟从几篇有代表性的论文,谈他在左翼时期几次文艺论争中的主要贡献。不当之处,祈指正。  相似文献   
92.
革命英雄理念是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重要美学范畴.毛泽东虽没直接领导左翼文学运动,但探讨革命英雄理念却绕不过他的英雄观.其实早在20年代革命英雄理念已提出来,到了左翼文学思潮勃兴时,它便具有完整的理念形态;不过把革命英雄理念与个体英雄或个人主义英雄对立起来,将主观想像的英雄强加给现实中的英雄,却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相悖理.  相似文献   
9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胡适是个比较复杂的、曾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五四时期,他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积极参与了对新文学运动的领导,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中,作出一些重要贡献;“五四”以后,随着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深入,因他顽固地坚持资产阶级政治立场,便逐步走上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道路,最终堕落成历史的罪人。这篇文章,不想对胡适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历史功过,作全面的评价;拟就他在新文学运动中对白话诗的倡导和创作,依据辩证唯物史观,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史实出发,予以评述,以探求胡适在中国新诗的产生和发展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4.
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已走向成熟”的说法提出质疑。作为独立学科的“中国现代文学”,开始就不是建立在经过充分学术研究与学理论证的基础上,至今仍缺乏学科规范的完整性与学术研究的自觉性。衡量“现代文学”学科是否走向成熟,标志之一是所选取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是否具有科学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与文学史的多维结构和本来面貌是否相吻合;标志之二是致力于“现代文学”研究的队伍是否具有独立的学术意识、自由的学术心态、自主的学术追求和个性化的学术品格;标志之三是进入90年代“现代文学”研究在分化中形成的学术本位派所研究的成果呈现出真正的“学术史”或“学术至上”的趋向,也许这是判断该学科是否成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5.
关于文学史观的建构——答《东方论坛》编者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文学思想性质和领导思想的研究,早已抛开“政治框架”的阶级定性,而纳入了人学范畴或现代性范畴进行探索与思考不过,至今我对五四文学的思想性质与领导思想的研究尚有些困惑;在文学史观研究上,我最看重的是“人学”文学史观与现代国家文学史观;探讨文学史观的意义是为了更切实地拓展、提高、充实、丰富研究主体自身,也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教学内容更新,有利于学术研究创新。目前文学史观的探讨存在两大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建立一个大家认可的价值标准或评价体系。其二,重解重评文学史的文学运动形态、文学理论形态和文学创作形态。  相似文献   
96.
深沉激越的理想主义情怀--评诗集《捧一束鲜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说过:“作家的天职在于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使他的勇气、荣誉感、希望、自尊心、同情心、怜悯心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些情操正是昔日人类的光荣——复活起来,帮助他挺立起来。”[1]宫志峰研究员的《捧一束鲜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版)就是这样一部激励人们“复活”情操与精神的诗集。接过这“一束鲜花”,你会发现,一种久违了的理想主义激情扑面而来,一种沉睡已久的阅读期待悄然激发,一种战胜平庸超越自我的生命冲动油然而生。假如我们想到这种作者与读者的心灵感应、理想与激情的强力…  相似文献   
97.
孔孟的人学结构是以人为本,以"仁"为质的规定性,既"爱人"又"泛爱众"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它既重"己"的主体性又重"众"的主体性,更重"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建构;并把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或独立人格植根于深邃复杂的"仁"的范畴,"泛爱众"的博爱平等则是"仁"的最高境界,"礼"与"乐"内蕴自律性与他律性的因素。周作人的人本思想源于欧洲,"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是其人学观念的核心;其人道主义具有四个特点,即"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是灵与肉一致的有机体,人与人类是相依相成的,利己与利他是统一的、爱自我与爱人类是一致的,"人"的理想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与道德生活相结合。人学结构与人本思想虽存在差异,但核心内涵却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98.
<正>从地域文化的视阈来审视文学演变的内在规律,可以说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并且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由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就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由于从事这一课题研究的学者多是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学者,其所涉猎的区域文学仅仅局限于二十世纪,而没有从整  相似文献   
99.
探寻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壮丽与辉煌后,此后显出相对沉稳的发展态势.在新世纪里,这一学科的前景和格局将会怎样,如何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推动研究的深入,这为学界同仁所关切.去年九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同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生长点研讨会",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 多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展开了充分热烈的讨论,贡献了许多宝贵意见.本刊征得专家同意,将部分发言(包括书面发言)整理成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0.
新探与界说:中国山水诗朱德发中国是个诗国,更是个山水诗大国,历代诗论付山水诗都有界定,尤其现代曾一度出现“山水诗讨论热”,众说纷纭,至今未取得共识。这是合乎学术发展现律的,也说明山水诗内涵外延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既然山水诗是个历史的概念、发展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