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14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41.
为了巩固西北军事重镇洮州卫的军事力量,明朝将江淮地区民众大量迁居洮州。随着移民文化的播迁,江淮传统民居的四合院二层小楼阁建筑形制,在本土化过程中因地制宜,逐渐演化成洮州合院式土木结构平顶楼房形制的新型民居,并在与各民族的互动交往中以洮州为中心不断向周边扩散,形成颇具地域独特性且融合汉藏民族文化的甘南藏区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42.
宋代家训诗在社会变革和理学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走向繁荣,理学家创作的家训诗蕴含着其在伦理道德、治学仕宦、家庭生活、理学思想等方面的价值追求和对家族后辈的训诫引导,呈现出体裁多样、情理兼容的创作特征,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文学性和教育性。  相似文献   
43.
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发展视域性命题,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服务,超越微观服务质量管理逻辑。数字技术突破时空、资源限制,赋能农村公共服务,让农业农村农民提升人力资本、享有数字红利与共享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微观农民个体的全面发展、中观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宏观城乡融合发展。公共服务数字化是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的重要机制,然而现实中存在数字人才、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资源配置等三大限度。超越农村公共服务数字化现实限度,要从农民数字素养培养、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城乡数字公共资源体制改革等方面着力,以更好发挥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44.
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环境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回应与检证载体。以“环境治理现代化”表征的这种中国式现代化是对现代性本身的再现代化,需要重新去认识和把握跨域环境治理模式的“现代”属性。从环境污染正在经历的由局部向广域转变的解域化过程来看,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多辖区间联结与互动的动态演化过程。既有研究已从多层面和多维度视域构建了跨域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对于回答协同的应然状态以及如何锻造良好的协同秩序进行了叙事性再现和动态关联考察,但就协同进程中动力机制对协同结果的塑造作用探讨不乏“意犹未尽”之处。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环境协同治理,构建“理念-制度-实践”理论图式,并从触发机制、驱动机制和行动机制3个维度探索了开启跨域生态合作动力来源的机制之钥。研究发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环境治理中的协同模式是典型的组合式协同,存在以系统协同牵引绿色协同的发展倾向,更具有不变体制变机制的内在属性,此种模式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激励约束与功能分割双重作用下的理性择定。“组合式协同”在应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跨界环境污染问题上能够获得有效的合法性与合宪性回馈,并因其秉持共生、共进以及共...  相似文献   
45.
3月9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他谈到很多退休老工人年轻时为共和国发展流过大汗,绝不能让他们年老时再流泪,并当场承诺,对于养老金的正常缺口,国家会尽力支持。李克强同时强调,各地方不能"头戴三尺帽子报账",更不能动这些民生钱、"保命钱"。(3月10日《新京报》)在东北工业基地,老一辈工人曾为之付出过艰辛的劳动、洒下无尽的汗水,甚至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让我们百感交集。谁都知道那个时代,国家一穷二白,各种条  相似文献   
46.
以儒家之天道与人道合一的思想看来,康德先验辩证论中的第三个二律背反之"先验自由"与第四个二律背反之"一个理知的无条件的必然存在者",两者合起来正是指向儒家所谓天、天道或天理,而康德所谓先验自由为实践自由奠基,亦是想表明人道源于天道,以及由此而进一步人道与天道为一。康德沿袭西方神人之际亦即天人之别的一贯之旨,以至于天道不能同人道贯通,人之性不能充尽圆满地体现神之性或天之性,因而在人性本善的问题上模棱两可,不能也不敢充分肯定人之善良意志就是人之本有的良知良能。即使肯定人之实践理性的意志自由,也要由理论理性所设定的先验自由来奠基。这恰是康德也是整个西方理性的最大局限之处。  相似文献   
47.
民俗语境是语言民俗事象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民俗语言的科学考察不能脱离其产生和运作的环境。英语的民俗语言语境分为文化情境,情景语境、心理语境以及言内语境四个层次,它们共同制约和规定着语言民俗的形式与意义。主要探讨英语语言民俗语境的建构和民俗语境对民间语言的形式、意义、功能和使用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8.
10年前,我国新闻学界和业界曾掀起过一场有关"新闻策划"的激烈论战,学者们为了论证新闻策划是否能够成立,甚至争论到了新闻的内涵.然而几乎所有人都无视新闻策划背后的社会现实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为了获得利益,媒体在两个方面高度注重新闻策划:其一是通过公关的新闻活动策划来直接获益;其二是通过策划选题的方式进行深度报道以吸引受众.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范式转型.然而由于知识主体仅仅将新闻学看作是一门规范性、对策性或应用性的学科,割断了新闻学与社会其他要素之间的关联,因此使这场讨论的意义大打折扣.只有吸取10年前那场论战的深刻教训,我们才能由一个自为的研究主体转变成为一个自觉的研究主体.  相似文献   
49.
公共资源由于其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经常面临“公地悲剧”的威胁。针对如何对公共资源实行有效治理来避免“公地悲剧”的问题,市场治理强调对公共资源进行私有化和界定清晰的产权,从而避免“搭便车”的问题。政府规制侧重对公共资源进行国有化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自主治理突破了过去理论中“市场—政府”二分的思维,强调依靠资源占用者的自发行动和制度构建来避免公共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开辟了公共资源治理新的路径。在未来的研究中,自主治理理论可以继续从拓展理论深度、扩宽应用范围和创新政策实践三个角度来丰富公共资源治理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50.
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迁入民族"。朝鲜族的历史是从迁入民族过渡到少数民族的过程,其文化本身也是从朝鲜半岛的文化过渡到中国朝鲜族文化的过程。本文主要阐述了朝鲜族的传统婚礼文化以及它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受外来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影响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