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6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2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5篇
人口学   66篇
丛书文集   380篇
理论方法论   175篇
综合类   3264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及信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研究关于公司神经网络信用评估问题的现状,提出遗传算法辅助网络训练策略(优化后的网络称为进化网络),克服传统网络建模中产生的局部极小缺陷。建立了适合于我国商业企业的信用评分指标体系;然后依据该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信用评估模型;最后,利用样本公司实际指标数据对该模型的评分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2.
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背景,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企业质量体系管理的信息层次结构与流程,针对质量体系的制定、改版以及质量持续改进,研究了质量体系管理对数据模型的复用性、可引用性与可回朔性的要求,讨论了现有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动态质量体系管理数据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结构和功能,总结了所提模型的特点。最后,给出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次关于“何以立国”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此次争论包括了耳熟能详的一些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等社会名流,以章士钊为代表的“守旧派”、梁漱溟、晏阳初等乡村建设运动者为代表的“改良派”和以董时进为代表的“创新派”坚持“以农立国”,他们的出发点是中国对于农国地位以及农国精神的维护;吴景超、张培刚、孙倬章则是“以工立国”派的重要拥趸,他们主要着眼于现实,提出只有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才能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此外“非名流”乃至“草根”阶级也参与到了论战中,与他们相比,“名流”论战者有着更为宏观、全局性和深层次的把握。传统认为“工农之争”的论战以“以工立国”派的胜利而告终,然而从不同的视角看,“以农立国”的观点不无道理,甚至对于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基于秦巴山区40个村庄63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对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水平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资源禀赋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秦巴山区农户的脆弱发生率显著高于贫困发生率;人力资本、物质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本都会显著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发生率,自然资产对农户脆弱性的影响为负;村庄外出务工比重、清洁用水比重等都会降低农户脆弱性;村庄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基础设施水平会促进家庭人力资本和金融资产对脆弱性的缓解作用,但对社会资本降低脆弱性的作用会产生反向影响。  相似文献   
65.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将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进行有效融合,是未来一个阶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融合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推进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66.
湖南省的个案显示,20世纪50年代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国家权力的深入、渗透和扩展,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一体化走向;另一方面,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以集中、统一的国家计划代替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做法,也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不安稳和农村社会的不安定。  相似文献   
67.
综合管廊PPP项目的收益模式及其收费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PPP模式进行市场化融资是当前政府解决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资金问题的首选方式,相应的收益模式及其如何收费是能否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关键问题。针对综合管廊的准经营性,首先探讨了PPP模式应用于综合管廊的可行性;其次研究了综合管廊PPP项目的收益模式,即使用者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相结合,并根据投资收益理论及现金流量图建立收益测算模型;最后研究了综合管廊的收费模式,分析使用者所承担的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用的构成因素并提出测算思路,建立了相应的收费模型。  相似文献   
68.
大城市更有活力且更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导致大城市的消费者异质性偏好更强,进而可能推动企业家创业边界的降低与城市创业活动的发展。为了识别这一理论机制,本文在Zhelobodko et al.(2012)的分析框架上,通过引入城市规模和消费者异质性偏好假设,构建了一个异质性企业家区位选择与创业的空间经济学模型,考察城市规模通过企业家创业边界对城市创业活动的影响,并基于2000-2016年20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及2008年中国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家才能越高的企业,相应的产品定价会越低,产品需求量越大,而利润越高;(2)企业家创业边界除了受到城市规模的影响以外,还会受到消费者多样性偏好的影响;(3)消费者多样化偏好更强的城市,城市的创业门槛更低,城市的创业活跃度更高。  相似文献   
69.
“虚拟现实技术”正日益成为一个改变人类生活的新技术。其最大特征是给使用者带来一个混合现实的认知环境,以沉浸式感知体验突破了传统社会中现实环境的单一维度,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认知实践方法。与此同时,这种虚拟认知某种程度上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必然产生认知者在虚实之间转换的二元分裂问题,从而造成用户的认知困境。就如同“缸中之脑”,由于这种“代码”性的信息输入,在主体认知中形成一种碎片化重组的观念,而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才会导致主体对虚实处境的混淆,给自身带来困惑。若将这种虚实倒置观念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则会对自身和他人带来危险。因此从认识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及规范探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0.
天然气用作汽车的代用燃料,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便宜;辛烷值高、燃烧充分;低硫、低氮、无灰、环境污染少等优点。但是,目前的压缩天然气储气技术存在储气压力高、储气量小、续驶里程短等缺点,严重制约着天然气汽车应用领域的扩展。对5种车用天然气储气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后,指出了吸附储存和近临界流体储存天然气技术在天然气汽车领域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